(三)“神”与人在马克思所论述的人的发展问题中,三阶段分期是从个人与整个社会相互关系的角度提出来的。如西方宗教中赎罪、禁欲的说教,中国封建理学中“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达到大多数人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现实矛盾的目的。恰恰相反,宗教的产生,体现了早期人类的精神解脱的主体要求。不仅如此,从文明时代开始以来,宗教这个神灵世界就被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所利用,成为他们奴役劳动人民的精神支柱。......
2023-12-05
东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皇帝亲自主持和召集当时著名的博士、儒生在白虎观讨论五经之同异。这场大讨论的由来,一是由于古文经学出现之后,在文字、思想、师说各方面都同今文经学派发生分歧,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自西汉武帝时占统治地位的今文经学派,为保住自己的地位,急需利用皇帝的权威制成定论,以压倒对方。二是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提出一整套"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后,用神学解释经学之风便愈刮愈烈,到西汉末年,封建神学和庸俗经学的混合物谶纬迷信盛行起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和提倡,迅速弥漫于学术思想领域。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封建皇帝也乐于出面,组织一场大讨论,以便使谶纬迷信和封建经典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神学经学化,经学神学化。在白虎观,博士、儒生纷纷陈述见解,章帝亲自裁决其经义奏议,后由班固等人整理编撰成《白虎通义》一书。《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这部书是今文经学的政治学说提要,广泛解释了封建社会一切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成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神学、伦理学法典。
《白虎通义》继承了《春秋繁露》"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并加以发挥,把自然秩序和封建社会秩序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完整的神学世界观。
关于天地万物的起源问题。《白虎通义》的解释是:"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浊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清浊既分,精曜出布,庶物施生。……故《乾凿度》云:'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天地》)简言之,世界的起源是由太初(气)到太始(形),再到太素(质),经过这三个阶段才形成天地。单看此段文字,天与地都是物质的实体,但纵观《白虎通义》的整个思想,这种自然物质之天又是从属于道德之天的,如天地运行的规律,日月星辰的运行及关系,都不由其自身规律所决定,而是由伦理道德关系和目的决定的,最终它是从属于一种神灵之天的。因而其宇宙观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
《白虎通义》发扬《春秋繁露》无类比附的手法,将封建制度下君臣、父子、夫妇之义与天地星辰、阴阳五行等各种自然现象相比附,用以神化封建秩序和等级制度。它认为:
"子顺父,妻顺夫,臣顺君,何法?法地顺天。"(《天地》)照它看来,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关系,犹如天在上,地在下一样,是永远不能改变的。天之地位高,地之地位卑,犹如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等级关系。它还将太阳比做君主,月亮星辰比做臣民,用日月星辰的自然现象来论证和神化君主的权威。"三纲之义,日为君,月为臣也。"(《日月》)"君有众民,何法?法天有众星也。"(《五行》)君主之于臣民,犹如天上月亮星辰所拱卫的太阳。《春秋繁露·阳尊阴卑》曾说:"君不名恶,臣不名善,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白虎通义》进一步阐述此理论:"臣有功归于君,何法?
法归月于日也。"(《五行》)月亮本身不发光,它的光源于太阳的照耀,照此而推论,"臣有功归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概念阴阳五行说,曾被董仲舒利用为其"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服务,《白虎通义》进一步发展和引申了董仲舒的思想,用阴阳五行说为皇权至上的中央专制集权制服务。它特别突出和发挥了"土居中央"的观点,把土列为五行之首,其他的金木水火都依赖土而存在。"土在中央,中央者土,土主吐,含万物,土之为言'吐'也。"
"木非土不生,火非土不荣,金非土不成,水非土不高。"
(《五行》)这一解释完全超出了《春秋繁露》中关于五行"土居中央"的观点,它将金木水火土明确划分出等级尊卑贵贱,并以此来比附社会,将封建等级制度自然化,从而神化君权,巩固封建统治。(www.chuimin.cn)
《白虎通义》的认识论是依附于宗教神学的唯心主义之上的。它所要认识的,不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而是由"天"所决定的"道"。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辟雍》)"道"由谁来发现和传授呢?是通天地鬼神的圣人:
"圣者,通也,道也,声也。道无所不通,明无所不照,闻声知情,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时合序、鬼神合吉凶。"
(《辟雍》)由圣人发现,与天有密切联系的道,就是"天不变,道亦不变"中的道,即封建统治秩序、伦理纲常。
宣扬维护封建统治的"三纲"、"五常"、"六纪"是《白虎通义》的主要内容。它说:"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故《含文嘉》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人皆怀五常之性,有亲爱之心,是以纲纪为化,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三纲六纪》)从三纲出发,它进一步提出三纲之纪,即六纪: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三纲六纪与自然法则是相通的:"三纲法天地人,六纪法六合。"具体而言:"君臣法天,取象日月屈信(伸),归功天也。父子法地,取象五行转相生也。夫妇法人,取象六合阴阳,有施化端也。"(《三纲六纪》)由于封建伦理关系取诸阴阳和天道,因而它就是普遍而绝对的。君权、族权、夫权、神权束缚人民的四条绳索亦以皇帝钦定的形式而成为"法典",成为完整的束缚人民的精神枷锁。在强调臣绝对服
《白虎通义》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全书共汇集43条名词解释,内容涉及社会、礼仪、风习、国家制度、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其中有很多条目汇集了不同的学术观点,有些条目还并列了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如"王者不臣"条、"王霸"条等,对有关解释都存而不决,以供人们参考。
《白虎通义》问世以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它是由皇帝亲自钦定的,内容又包罗万象,在政治、思想、伦理等各个方面,都为人们规定了行为规范。《白虎通义》用阴阳五行来普遍地具体地解释世界的一切事物,大者如"三纲五常",小者如婚丧嫁娶、日常生活现象,都可以用阴阳五行说去说明,不管如何牵强附会,如何荒唐,说者言之凿凿,听者深信不疑,使阴阳五行成了人们认识与解释世界的万能的"金钥匙",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和定式,这对学术的更新、思想的解放无疑是一种致命的桎梏。
《白虎通义》融合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与谶纬迷信于一体,企图统一经学,建立神学经学,并将其奉为永恒的真理,要人们世代相沿,习之、诵之,不许怀疑和批判,这只是统治者一厢情愿的梦想,历史发展的事实告诉我们,经学一旦发展为神学,它的生命力也就接近枯竭了,这是《白虎通义》给我们的启示。从这个意义讲,《白虎通义》宣告了经学的衰落,是经学走向没落与衰败的标志。
有关影响中国的100本书的文章
(三)“神”与人在马克思所论述的人的发展问题中,三阶段分期是从个人与整个社会相互关系的角度提出来的。如西方宗教中赎罪、禁欲的说教,中国封建理学中“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达到大多数人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现实矛盾的目的。恰恰相反,宗教的产生,体现了早期人类的精神解脱的主体要求。不仅如此,从文明时代开始以来,宗教这个神灵世界就被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所利用,成为他们奴役劳动人民的精神支柱。......
2023-12-05
四神文化与酒泉四神造型关夫酒泉崔家南湾发现的一座魏晋墓中有非常精美的四神铺地方砖。沿对角是三条平行线把方砖分割成四个三角形的大面,四个大面依东南西北,分别是神态各异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西汉酒泉胜迹的泉眼四壁也雕刻有四神的造型,嘉峪关也曾发现有四神的造型。再以后四神被人格化,分别给起了名字,青龙叫“孟章神君”,白虎叫“监名神君”,朱雀称“陵光神君”,玄武称“执明神君”。......
2024-10-17
问题是,当人们将美国的民主、自由思想与启蒙运动联系起来后,一般都会割断它与宗教的关联,将其看成是纯世俗的观念。因为人们倾向于认为启蒙文化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活,是对中世纪欧洲神权政治思想的根本否定。下面,笔者从分析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来说明这个观点。......
2024-10-23
至此,东岳大帝就成为泰山神的具体形象。这一威赫神衹的诞生,使泰山神实现了人格化,迅速走向民间,得到了广大信众的普遍认可。岱庙天贶殿正中的神龛内,供奉着东岳大帝神像。东岳大帝的这个装束,由宋太祖及其孙宋真宗定制,延续至今。那么,东岳大帝神衹是怎么诞生的呢?《东岳大帝本纪》《历代神仙通鉴》等亦持此说。随着通俗小说《封神演义》的普及,东岳大帝演变为众望所归的黄飞虎形象。......
2023-10-23
从精神表达的意义指向而言,神图主要是指用以描绘三清、西方三圣、释迦牟尼、孔子等被赋予了宗教性内涵的人物图画,神图多为主神。而神挂在囊括神图基本类型的同时,还将傩坛中具有装饰性、审美性功能的宗教配饰纳入其中。他们认为主持傩坛者自身的修为和傩坛的神挂、神图能够为法事活动提供神力,从而实现满足事主的预设目的。......
2023-08-04
结盟后的巴部落在新头领廪君的带领下,一路向西进发,趁势吞并了生活在清江流域的盐水部落,并以夷城为中心建立起夷城巴国。江州巴国囊括了川东沿江一带以及渝东南和清江流域。因巴国受封为子爵,故称巴子国,习称巴国。巴国从公元前1046年立国始,到公元前316年被正式纳入秦国的版图止,前后共经历了730年。巴国虽然不在了,但勤劳、勇敢、顽强的白虎巴人及其后裔,却早已在这片沃土上书写下了不朽的传奇。......
2023-11-07
欧洲宗教改革时期,西班牙成为西欧各国的眼中钉。在养病期间,他沉浸在宗教书籍中,并对当时天主教会在海外的传教成果产生了质疑。西班牙全境分11个教区,其中托莱多教区是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佩德龙是个只有3000多人的小镇,这里有许多宗教建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圣地亚哥大教堂,还有许多巴洛克式建筑、大祭坛和圣殿等。......
2023-12-03
义和团的宗教信仰为什么不一样,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劳乃宣在《义和拳教门源流考》一文中认为“义和团一门,乃白莲教之支流”,以后很多人同意他的这种说法。反映出三种情况来:义和团是白莲教的支流,义和团与白莲教无关,义和团与白莲教为敌,这些相互矛盾的说法,证明义和团的信仰是不一致的。[4]《义和团档案史料》册上,第15页。[15]佐原笃介:《拳乱纪闻》,《义和团》,第120页。[18]《拳时杂记》,《义和团》册1,第272页。......
2023-08-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