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尊重自我,遇见更多正能量

尊重自我,遇见更多正能量

【摘要】:管仲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正是由于他的辅佐,齐桓公才能成就伟业。对这样的人自然应该保持警惕之心,以防其另有所图。管仲显然对这三个人是非常不满的,也明确地表达了这三人不能重用的意见。管仲对此是否定的。由此可见管仲的意见何其正确,一个不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不配得到别人的尊重。

管仲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正是由于他的辅佐,齐桓公才能成就伟业。他不仅在内政外交上建树颇多,在看人上也非常有见识。

齐桓公四十一年时,管仲重病,桓公问他:“大臣之中谁可以代你为相?”

管仲回答说:“没有人比君主更了解臣下的了。”

桓公说:“易牙怎么样?”

管仲回答:“他杀掉孩子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

桓公又说:“开方如何?”

管仲回答:“背弃亲人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近。”

“那竖刁如何?”

管仲说:“阉割自己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爱。”

孟子》有言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人之常情,而违背人情,连自己和亲友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善待他人呢?对这样的人自然应该保持警惕之心,以防其另有所图。管仲显然对这三个人是非常不满的,也明确地表达了这三人不能重用的意见。因为他们或者毁弃身体,或者背叛齐人,或者杀子求媚,实际上都是在通过贬低自己来取悦他人,如此不爱惜自己的人,会善待他人吗?管仲对此是否定的。可惜的是,管仲死后,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重用三人,三人争权夺利,导致了齐国五公子争位的混乱局面,而齐桓公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春秋霸主则无人照应,在病死后六十多天,才被收殓。由此可见管仲的意见何其正确,一个不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不配得到别人的尊重。(www.chuimin.cn)

有一家海外的大型企业要招聘一位管理人员,不仅薪水高,而且福利待遇也很好,吸引了不少报名者。应聘的条件除了学历、工作经验等基本要求外,还要求有一定的口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经过最初的笔试和面试之后,留下了三个人进入复试,由公司的老总亲自主持,他在商场中一向以果断和善辩著称叱咤风云。

第一个应聘者进屋子后,看到面前坐的是总经理,面试还未开始,就有些心慌意乱起来。老总的问题尖刻而带有挑衅性,许多甚至很无理。应聘者不敢正面驳斥,只是力图自圆其说。但很快,他就退无可退了,只有随声附和。

老总笑着对他说:“你可以出去了。”

第二个应聘者的情况大致也是如此。

第三位是一位戴着眼镜的男子。进门后,他礼貌地说:“你好。”

老总威严地扫了他一眼,先提了一些基本问题,应聘者对答如流。接着,话锋一转,提出一个涉及个人隐私且十分尖刻的问题。应聘者一听,不禁有些气恼,但仍然平静而有礼貌地指正了老总。老总不同意他的观点,两人便言来语去地争论起来。老总的话语突然戛然而止,笑着说:“不错,有胆量,你等公司的最后通知吧。”

第三位应聘者气冲冲地走出面试室。回到家后,冷静了下来,想到自己这次被录取的可能性不大,但至少没有违背自己的意愿,所以虽有遗憾却并不后悔,但结局却出乎意料,真正被录用的是第三位应聘者。公司老总评价说,有主见并且能够坚持己见的人才是公司需要的。

前两个应聘者犯的错误在于,以为委屈自己,就能够得到他人的成全。其逻辑思路是:我已经把自己放得那么低了,你也应该知足,并且放我一马了吧?也许这样的人因其忍让在生活中能够赢得他人一时的好感,但却无法赢得长久的尊重。因为正常的人际关系应当是相互平等的,若你已经把自己放低了,又怎能让人高看你呢?而这位老总身经百战,懂得知人之明。公司需要的不是随声附和与鼓掌,而是见识和胆量。有了这两者才能够做到自我尊重,也才能为公司作出贡献。前两位应聘者缺少的也正是第三个人所具备的,因此,他能被录用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都希望能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但要如何赢得他人的好感呢?有的人奴颜婢膝,行谄媚之事,也难以做到八面玲珑;有的人特立独行,桀骜不驯,却总有那么一些朋友真心相待。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和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对象相处,如此才谈得上互动,才是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因此,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就应该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这样的人,应该自尊自爱,有自己的底线和处事原则,而不是一味地随波逐流,迎合他人。《孟子》中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亦可借用为,自爱者,人方爱之,自敬者,人方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