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何理解残疾人教育培训工作的责任分工

如何理解残疾人教育培训工作的责任分工

【摘要】:各级教育行政、人力和社会保障、民政部门和残联组织要建立工作联系制度,明确责任,通力合作。

51.如何理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和残疾人联合会负责残疾人教育培训工作”?

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做好残疾人事业,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条例》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和残联组织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特点和需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求各级教育行政、人力和社会保障、民政部门和残联组织要根据残疾人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出发,做好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让每个残疾人都享有教育培训的机会,全面提高残疾人的整体素质,提升残疾人参与社会、融入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做好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应该做到:

(1)把握市场需求,增强培训工作的吸引力。残疾人职业培训是指对有一定的就业条件而未就业,需转换职业和已就业需要提高技术水平的残疾人所进行的职业技能训练。它包括就业前培训、岗前训练、转岗训练和在职训练等。要做好区域内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首先要依托社区建立残疾人求职登记信息库,掌握有劳动能力未就业的残疾人数,对不同类别的残疾人弄清他们对职业技能的需求情况;同时更要了解市场对各种技能岗位的需求,针对需求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各级教育行政、人力和社会保障、民政部门和残联组织要始终坚持“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根据市场需求,改变过去盲目培训、培训后难以就业的做法,结合当地实际和用工需求等情况,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结合”的方式组织残疾人开展有目的、定向的、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残疾人既有兴趣参加学习,学起来更会有兴趣,这样大大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吸引力。(www.chuimin.cn)

(2)合理组织安排,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效力。各级教育行政、人力和社会保障、民政部门和残联组织要建立工作联系制度,明确责任,通力合作。要把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重点,纳入本部门业务计划,统筹安排,协同动作。同时,要对本地具备接受培训条件的残疾人定期调查统计,动态管理,跟踪掌握各类残疾人对培训的不同需求状况,制定计划,可根据市场需要和残疾人的具体情况采用随班培训,单独开设培训班等方式,组织输送残疾人到残联、劳动及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对通过培训达到一定技能水平的残疾人,要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考核、考评及时发给技能等级证书,劳动部门所属培训机构应积极接纳残疾人培训,统一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和发证工作,为其求职就业大开方便之门。

(3)培训方式、方法、内容多样化,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生命力。要根据地域经济特色和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当地市场需求的残疾人职业培训特色项目,广泛采取订单式、定岗式及定向式培训。要形成与地域经济发展相吻合的培训模式,扶植一批联系密切、岗位适合安置残疾人的企业,推动残疾人规模就业。

在培训方式上应充分利用社会公共资源,为学习者寻求实习场所,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提高;与企业联办、与社区共建等,以保证培训质量。残疾人就业培训和就业安置基地,是由残联与当地热心民营、私营企业或职业技术培训机构进行合作,通过采取“定向培训、定点就业、集中管理”形式,帮助残疾人掌握劳动技能并安置就业,解决残疾人家庭困难。在培训方法上,把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对残疾人的公共服务结合起来,把培训和特殊教育、就业服务结合起来,把普及性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重点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广大残疾人失业不失志,努力培养出一批技能明星、致富能手。

(4)注重舆论宣传,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是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所以,要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各地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显著成果。把“培训一人,真正掌握技能一人,考核办证一人,实现就业(含自谋职业)一人”这“四个一”作为衡量集中培训和强化训练的检验标准,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抓实培训工作,实实在在让残疾人得到实惠。让更多的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属知晓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社会各界都来关注和支持残疾人职业培训,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营造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