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为什么要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为社区提供公益性教育服务

为什么要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为社区提供公益性教育服务

【摘要】:截至目前,太原市已依托了覆盖全市各社区的336所民办教育机构同附近社区签订协议成立社区教育学校,定时定点为社区居民开放,实行“市民学习卡”备案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良的学习活动场所,并进行公益培训,强化了民办公益培训对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42.为什么要“鼓励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性教育服务”?

社区教育机构是推进社区教育社会化开展的重要实体。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北欧的民众学校、美国的社区学院,还是日本的公民馆都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场所。从目前情况来看,太原市在纵向层次上都已建立起了以市社区大学、城区社区学院为龙头,镇、街道社区学校为骨干,村(居)社区分校为基础的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但其空间的覆盖面还太少,点上的溶渗度也不够。今后的主要任务是社区大学、社区学院要在面上增多,社区学校和社区分校要在点上渗透。为此,需要调动、统和、利用辖区内的各种教育资源,解决社区教育场地场所问题,为社区居民终身学习提供服务。

太原市作为中部城市,在开展终身教育工作存在经费、场地、师资不足等问题,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太原市摸索出整合现有资源发展终身教育的措施,即鼓励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与社区结对子,开放学习活动场所为社区居民开展终身教育活动提供方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为拓宽学校教育体系服务于全民终身学习的功能,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的步伐,太原市非常重视民办培训机构进社区的工作建设。2007年出台了《关于在民办学校开展公益培训进社区活动的通知》文件,动员组织全市民办培训学校在社区开展各类公益培训,成效显著,2009年太原市教育局进一步拓宽了工作思路,结合太原市社区教育发展缺乏场所的问题,市教育局和民政局出台了《关于依托民办培训学校成立社区教育机构的通知》),以学校、社区互动渗透,相互融通,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为出发点,依托覆盖全市社区的民办培训机构,同附近社区签订协议成立社区教育学校,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活动场所,拓展社区教育阵地。社区教育学校定时定点向社区居民开放进行公益培训,解决了社区教育活动场地匮乏、社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截至目前,太原市已依托了覆盖全市各社区的336所民办教育机构同附近社区签订协议成立社区教育学校,定时定点为社区居民开放,实行“市民学习卡”备案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良的学习活动场所,并进行公益培训,强化了民办公益培训对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www.chuimin.cn)

致力于太原市终身教育场地建设,今后要继续鼓励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定期为社区居民开放学习活动场所,通过建立行业协会,引导民办培训机构开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培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即对于一些公益性的教育培训项目由政府出资购买培训项目替消费者买单的办法,通过成立专业评估机构公开市场招标,对市场上多家社会教育培训办学机构的办学条件和资质(包括场地、设施、专业特色、课程特色、教学质量等软硬件环境)进行评估考量,择优遴选。支持优质的社会教育培训办学机构为市民提供公益性教育服务。通过统筹和规范管理,理顺不同行政主体审批学校的办学资质,营造公平健康的办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