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社会工作类型与领域实践

社会工作类型与领域实践

【摘要】:由于不同人士有各自的特性,针对不同人群的社会工作内容则相应存在差异。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类型与实施领域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实际上是一百多年来世界社会工作经验发展积累的结果。如此,社会工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则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或类型。比如,社会工作的最初形态是慈善性、分散化、非职业性与非专业化,而现代形态则是理性化、组织化、职业化与专业化,二者之间呈现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仅如此,不同类型的社会工作,也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工作实务领域。

一、社会工作的类型

社会工作的类型与范围,各国各家之说法甚多,不胜枚举。以下主要参考台湾学者李增录的总结(21),来介绍社会工作几种较重要的分类。

(一)按工作方法分类

传统的、主要的或基本的社会工作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1)社会个案工作(social casework),以个人或个别家庭为对象的工作;(2)社会团体工作(social group work),以一群人、团体或社会团体为对象的工作;(3)社区(组织)工作(community organization),以一群人共同生活的地区或社区为对象的工作。有些人主张除了上述三种工作方法之外,应加上另外三类而成为六种主要的工作方法,包括:(4)社会福利行政(social welfare administration)或社会行政(social administration);(5)社会工作研究(social work research)或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6)社会运动(social movement)、社会行动(social action)或社会改革(social reform)。之后,有些人认为辅导(guidance)或咨询(consultation)、社会工作督导(supervision is Social Work)、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社会设计(social planning)或方案评估(program evaluation)等,都是一种社会工作的方法或技术。

(二)按社会问题性质分类

按照“社会问题性质”的视角进行划分,社会工作可以是针对贫穷的社会工作,针对失业的社会工作,针对疾病、婚姻家庭、残障、吸毒、酗酒、犯罪、劳工、种族歧视等方面的社会工作等。根据上述问题的原因不同,依托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采取社会工作手法而非其他手法进行干预,是这些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特性。

(三)按“人”或工作对象分类

按这种视角进行划分,社会工作主要被划分为以下几类:(1)儿童社会工作,如受虐应对、身心成长等;(2)青少年社会工作,如逃学、辍学、就业恋爱、成才等;(3)妇女社会工作,如虐妻应对、歧视、健康等;(4)老年社会工作,如临终关怀、精神充实等;(5)贫民社会工作,如基本食物、住房等;(6)残障者社会工作,如歧视、康复等;(7)劳工社会工作,如维权、发展等。由于不同人士有各自的特性,针对不同人群的社会工作内容则相应存在差异。

(四)按工作方式分类

以工作方式分类可分为:家庭式、社区或社会以及机构式等三种。此种分类法与各国传统习惯所称的院内救济(indoor relief)与院外救济(outdoor relief)两种分类法颇相似。家庭式与社区式可归为户外救济式,而机构式则属于户内救济式。(1)家庭式社会工作有儿童寄养、儿童家庭补助及家务事服务等。(2)社区或社会式社会工作,指在社区中设置各种社区或社会服务中心,如儿童福利站、老人活动中心等。(3)机构式社会工作主要指院舍社会工作,如孤儿院、老人院、康复院、中途宿舍、精神病疗养院等。此外,在广义上,机构式社会工作还包括学校社会工作,医院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

(五)按服务方式分类

社会福利工作按服务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即“直接服务或初级服务”(direct service of primary service)与“间接服务或次级服务”(indirect service of secondary service)。(1)“直接服务或初级服务”指社会工作者直接面对案主或与服务受益人在一些直接接触过程中,达成服务的功效,如个案工作、团体工作以及各种治疗、辅导、咨询等,此类社会工作又称为微观社会工作(micro social work)。(2)“间接服务或次级服务”指社会工作者不直接面对案主,即不直接接触服务受益人,而以间接的方式提供服务或达成服务的功能,如社会立法、社会福利行政、社会工作研究、社会工作督导、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方案设计与方案评估等,此类社会工作又称为宏观社会工作(macro social work)。不过,有人认为,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工作应属于直接服务的范畴;有人认为它介于直接服务与间接服务之间,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尚未定论。

(六)按主办机构与经费来源分类

社会工作有的是由政府或公家机关主办;有的是由民间团体或私人社团举办。前者为“公立”机构,经费由国库或地方政府开支;后者为“私立”机构,经费由私人社团筹募或由财团捐助。公办、私办社会福利工作各有利弊,由政府办理社会福利工作的优点是有通盘的计划,且可能在较短的期间内普遍推行;其缺点是法令、编制预算的限制过严,手续较多,易受政治的影响。私人举办的社会福利工作的特点是手续便捷,工作自由,工作人员服务精神、创造精神与事业心均较强,容易获得社会的赞助;缺点是缺少权力,限于经费不能通盘计划与全面推行。一般来说,属于创造性、局部性的工作由私人团体创办或试办,凡是必须普遍推行的工作则由政府负责办理。(www.chuimin.cn)

(七)按专业水准分类

社会工作是民主国家的产物,可是由于每个国家社会背景不同,社会工作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台湾学者廖荣利,按社会工作水准分类,曾将社会工作分为了三大类(22),包括:(1)传统式的慈善教助工作。即指个人或宗教团体基于爱心的慈善事业或管理性的社会服务工作;(2)政治性党团的社会工作。指政治组织或社会团体,为达成某种政治目标或团体的宣传手段所从事的片段或表面性的社会服务工作。(3)专业性的社会工作。指通过专业组织,由专业人员以专业方法与助人过程所提供的切合人民实际需要,并达成社会发展的专业服务工作。

此外,中国学者王思斌基于中国社会对社会工作的三种理解,将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分为以下三种类型(23):(1)在社会上占主流地位的“普通社会工作”。这是在中国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指在本职工作之外所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与管理性工作,如教师兼任的班主任、职工兼任的工会委员等。此种工作人员凭忠诚、热心与奉献精神开展工作,基本不需要助人专业培训,它基本上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2)社会福利部门从事的“实际社会工作”。此种社会工作指在我国政府部门与群众组织中,一些以专门进行福利服务活动为己任的职业或岗位,并且,这类职业或岗位承担着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职能。如民政部门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工会与妇联对职工、妇女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劳动部门对离退休职工的生活与医疗保障,共青团系统对失学儿童及问题少年的爱护等。此类社会工作属于行政性与半专业性的,但它又是我国当前社会工作的主体。(3)新出现的专业定义上的“专业社会工作”。它指受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人员,遵照社会工作价值观,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进行的服务。比如,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一些教育、咨询服务与发展机构开始尝试进行该类服务。其工作人员系非政府官员,服务组织多是社会团体或民间机构,如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深圳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等。不过,此类社会工作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应该说明的是,上述三种社会工作有明显的差异,也有一些相通之处。并且,它们在中国不同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在各自的经济—政治—社会系统架构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二、社会工作的实施领域

社会工作的实施领域也称为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由于社会工作的实施领域是由社会问题的出现与社会工作者对它的认识及有意识的干预确定的,如此,社会工作的实施领域可以分为理想的与实际的两种。理想的社会工作实施领域是按照人类理想应该干预并对之进行改变的社会问题的发生领域。其中包括社会工作者已涉入其中的和由于社会者在认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而暂时未能进行干预的领域。与之相对应,我们可以把社会工作者已经涉入其中者称为实际的社会工作实施领域。不过,随着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扩展,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实施环境愈来愈多元化,这些工作实施环境包括:政府机构、学校、医疗机构、家庭和儿童福利机构、心理卫生机构、企业和工业组织、保护管束机构及个人工作室等。这样,有关社会工作实施领域的划分也变得非常复杂及多样化,以下仅介绍常见的社会工作实施领域。

(一)按社会工作服务的案主划分

由于社会工作者面对的案主来自于不同的年龄、种族、民族、社会经济阶层、宗教信仰、性别倾向与能力,美国社会工作界将社会工作服务案主的实施领域分为:(1)游民;(2)有儿童疏忽、儿童虐待、性侵害,或配偶虐待的家庭;(3)严重婚姻冲突的夫妻;(4)有逃家行为、偏差行为,或暴力倾向儿童或青少年的单亲家庭;(5)AIDS的患者(24)与他们的家人;(6)因为服刑而遭遇生活困难的个人与家庭;(7)未婚怀孕的青少年;(8)有个人或家庭困难的同性恋者;(9)因为身体、心理疾病或肢体残障,由此遭遇生活困难的个人或家庭;(10)有药瘾、毒瘾、酗酒的个人或家庭;(11)生活在寄养家庭,以及遭遇父母死亡或遗弃的寄养儿童;(12)缺乏基本生活资源的移民与少数民族;(13)有严重生理或发展障碍的个人与家庭;(14)无法照顾自己的老人;(15)缺乏基本生活资源的游民;(16)有学校生活困难的儿童及其家人;(17)因为重大灾难事件或生命发展历程而遭遇压力的人,如经历退休、心爱的人死亡、空巢期,或是有同性恋倾向的人等。(25)

(二)按社会福利服务方案划分

根据美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对“社会福利”一词的解释(NASW,1995年),社会福利服务方案同时基本上也是社会工作者就业与提供专业服务的领域,如此,实际的社会工作实施领域划分为:(1)寄养服务(foster care);(2)领养(adoption);(3)日间照顾(day care);(4)启蒙计划(Head start);(5)观护及保护管束(probation and parole);(6)公共救助方案(public assistance programs);(7)公共卫生护理(public health nursing);(8)性治疗(sex therapy);(9)自杀案件辅导(suicide counseling);(10)休闲服务(recreational services);(11)少数族群及老兵服务(services to minority and veterans);(12)学校社会工作(school social services);(13)低收入者医疗及法律服务(medical and legal services to the poor);(14)家庭计划(family planning services);(15)送餐到家(meals on wheels);(16)居家护理(nursing home services);(17)受虐夫妻庇护(shelters for batters spouses);(18)后天免疫症缺乏症候群患者服务(services to person with AIDS);(19)儿童保护服务(protective service for children);(20)自我肯定训练(assertiveness training);(21)会心团体及敏感度训练(encounter groups and sensitivity training);(22)国民住宅方案(public housing projects);(23)家庭辅导(family counseling);(24)酒瘾者匿名团体(alcoholics anonymous);(25)逃家者服务(runaway services);(26)身心障碍者服务(services to people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27)庇护工厂(sheltered workshops)。(26)

(三)按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的关系划分

从以上关于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的关系看,社会工作显然属于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的范畴。从这个角度看,一般而言,多数国家(包括中国大陆)较认同社会工作的17个实施领域,它们是:(1)公共救助,即针对经济困难的个人或团体提供的服务;(2)社会保险,即为劳动就业成员及其家属提供的生活保障;(3)家庭服务,指帮助家庭解决人际关系、婚姻、健康、经济、家庭计划等问题的社会服务;(4)儿童服务,包括日托、儿童养育机构的设置、督导儿童之家与领养家庭,儿童偏差行为与适应不良的预防与保护等,以及学校社会服务与童工保护等;(5)保健服务,包括妇幼卫生、儿童健康中心、家庭卫生服务、公共医疗服务、贫民医疗服务、残疾康复、预防流行疾病及医疗部门的社会服务等;(6)心理卫生服务,包括医疗机构精神科与心理卫生中心的服务设施、职能康复与心理辅导等;(7)矫治服务,指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帮教工作,为拘留所、教养院、监狱、“中途家庭”等提供的个案与团体服务,以及社区矫正与社区预防犯罪的服务等;(8)青年闲暇服务,包括社区与青年中心、邻里聚会场所与休闲娱乐设施的青年活动方案,以及其他一些青年组织的活动;(9)退伍军人服务,指为残疾或精神疾病的退伍军人提供个案与团体工作服务,以及为退伍军人提供的就业安置、康复、教育、住宅、军人之家等社会服务;(10)就业服务,包括就业训练、职业辅导、工作安全与职业保障,以及再就业、人力发展等服务;(11)住宅服务,包括住宅方案、新住宅区,尤其是劳工、低收入户与老人等住宅设计及都市更新等;(12)社区福利服务,包括社区的计划、组织、募捐、社区基金、社区理事会及通过社区服务中心达成的健康与福利服务工作;(13)老人服务,包括老人的住宅方案、家庭服务、医疗保健、救助、娱乐及社会适应服务等;(14)工业服务,包括劳工的立法、福利、生活适应、医疗保健、心理卫生、休闲娱乐、教育,以及工会组织与劳资协调等;(15)乡村社会工作,指在农村地区开展的各种社会工作服务;(16)少数民族服务,指针对少数民族的特点与问题而开展的各项社会工作服务;(17)军人社会工作,指针对军人与家属的军队生活适应、军人家庭问题,以及军人子弟的教养、健康、心理卫生等,在军队内部及其家属区所开展的各种工作。(27)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社会工作的方法分类与实务取向中的“问题”取向分类及“人”(或“机构”)取向分类紧密相关,如此,参照卡罗尔(Carroll)(28)的社会工作实务架构,可以整理出如下社会工作的三维理论与实务分类架构图(见图1-1)。

img1

图1-1 三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分类架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