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何避免竞争对手先于自己,精细化管理10个细节

如何避免竞争对手先于自己,精细化管理10个细节

【摘要】:不能让对手先于自己竞争的实质就是与对手的较易,企业管理者必须专注于对手,因为对手是企业生存的最大威胁。比尔·盖茨个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甘落后于任何一个对手,特别是在电脑软件的技术开发方面,他更容不得对手先于自己。对于“维赛温”和“极观”的出现,盖茨有一种落后于人的惭愧感,认为自己丢失了面子。他的处处争先的性格,容不得别人先于他。并在那次会后,对“视窗”进行了十分紧张的研制。

不能让对手先于自己

竞争的实质就是与对手的较易,企业管理者必须专注于对手,因为对手是企业生存的最大威胁。

比尔·盖茨个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甘落后于任何一个对手,特别是在电脑软件的技术开发方面,他更容不得对手先于自己。其实,早在微软以前,20世纪60年代,“视窗”的概念已被计算机研究者提出来了,设想屏幕上显示界面可以同时出几个模块的程序功能,每个程序各占一个“视窗”。

因此,盖茨在IBMPC微机上配置了MS—DOS操作系统后,他就考虑,如何将MS—DOS颜色单一、古板的文字显示界面转换成色彩华丽、直观亲切的图形界面问题。同时,他还企图将“维赛计算”、“多元计划”、“莲花1—2—3”等等各自一套、各行其是的状态统合起来,纳入一个兼容系统,做到触类旁通,以方便用户。他设想的方法是在DOS和应用软件之间加入一层“管理器”程序,因而称之为“管理器方案”。

但是,把操作系统转换成图形显示界面的想法非盖茨独有,不少软件公司也在尝试,而且1982年,还在盖茨设想的时候,最先开发出电子表格应用软件“维赛计算”的维赛公司,就展示了它的类似“管理器”的“维赛温”转换器。IBM公司也开发出名为“极观”的类似软件。

对于“维赛温”和“极观”的出现,盖茨有一种落后于人的惭愧感,认为自己丢失了面子。他的处处争先的性格,容不得别人先于他。所以,1983年1月,在一个全国性电脑研讨会上,他不时地寻找机会向人暗示,“维赛温”这类软件微软公司同样有“管理器方案”,而且性能更好,交货时间更早。

那些天,不知什么启发了盖茨的灵感,他突然将“管理器方案”改了名字,叫“微软视窗”。并在那次会后,对“视窗”进行了十分紧张的研制。由于盖茨害怕维赛公司的“维赛温”特别是IBM的“极观”占满市场,所以他用合纵之策,游说各大兼容计算机厂商,联合起来对抗IBM,并且谎称“微软视窗”很快即可装备它们的微机。被游说的公司也不愿意见到IBM垄断市场局面的出现,同意与微软公司站在同一阵线。到1984年初,宣布支持兼容“微软视窗”的硬件生产厂商有惠普、王安、增尔智、迪吉多、德州仪器、数据将军等24家。而IBM与维赛公司签订了合约,共同对抗盖茨的“联合阵营”。(www.chuimin.cn)

对于盖茨来说幸运的是,“极观”、“维赛温”的上机运行效果都不是太好,就在它们改进期间,“微软视窗”终于在1985年5月的一次全国计算机展览会上与世人见面。11月,“视窗”1.0版走向市场。它的功能果然如同两年前盖茨虚张声势宣称的,用户可以利用它把各种程序安装在任何电脑系统上,把电脑文件整理得井然有序,不必担心不兼容。

由于“微软视窗”一上市就优于“维赛温”、“极观”等产品,故而受到广泛的欢迎。盖茨要求对它不断改进,到1990年5月推出了“视窗”3.0版。

“视窗”3.0版,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是增加了扩充内存的功能,使软件运行冲破了640KB的限制,能够让多功能操作在足够的内存空间运行,不必担心转换的困难,不但操作非常简单,而且它增加了网络功能,尽管这种功能还不完善。

盖茨把“视窗”3.0版视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继MS—DOS之后的新一代操作系统。为推广“视窗”3.0版,微软公司在北美、西欧和东南亚地区做了广泛的大规模的宣传。

“视窗”3.0毕竟是领先产品,不出几年,全球大约1.5亿部微机中,90%采用了“视窗”软件。比尔·盖茨终于又一次获得了市场竞争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