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摩托车的精细化管理必备10个细节

摩托车的精细化管理必备10个细节

【摘要】:像手表一样精细的摩托车曾经有一段时间,日本的本田公司决定用一种小型轻便摩托车来打入美国市场。1966年为了对付哈利·戴维森公司,本田公司推出一种450CC的大型摩托车。值得庆幸的是,本田公司及时发现了问题之所在,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

像手表一样精细的摩托车

曾经有一段时间,日本本田公司决定用一种小型轻便(50CC)摩托车来打入美国市场。这种车能在使用少量汽油的情况下行驶数英里,而且只需花不到300美元就可买到,其他大多数摩托车都卖到1500美元左右,甚至更高。而且,本田车有6种活泼的颜色和3种不同的型号同时让顾客选择,而其他公司的摩托车一般只有不到两三种型号和颜色可供选择。小型本田车时速能达55英里,用40美分的常规油就可行驶180英里,其产品质量是无可挑剔的。一名英国的摩托车厂的首席执行人在1961年检查了一辆本田的样车后,说了一番被广为传诵的话:“老实说,当我们拆开机器时,我们发现它的质量是如此的好,这令我们大吃一惊。它制作得像一块手表一样精细,它是任何其他物品所不能相比的。”当本田刚开始占领美国市场时,它就着手扩充了产品种类,力争为每一位潜在顾客制作出适合他的一款。1965年公司已拥有了14种型号的摩托车,从小型的50CC型到高速的30CC型一应俱全。1966年为了对付哈利·戴维森公司,本田公司推出一种450CC的大型摩托车。

在产品战略中,本田公司还有两点特别值得一提:

1.生产优势(www.chuimin.cn)

本田在进军美国市场的进程中,确实有着美国人比不了的先天的优势。日本的劳动力比美国的廉价得多,这导致本田的生产成本远低于美国同行。另外,日本国内每年对摩托车的需求都在200万辆左右,这个强大的销售基础也使本田公司能保持高产量,从而降低了单位成本。因此,日本的摩托车出口价格就低得没有一个外国同行能与之抗衡。

2.产品事故处理

与销售量迅速增长同时出现的,是产品质量及服务方面的麻烦。由于销量增长过快,本田公司在美国不容易请到受过训练的销售及维修人员。公司一些仓库也面临着严重的材料短缺。有一个时期这些问题特别严重,对本田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值得庆幸的是,本田公司及时发现了问题之所在,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许多新职员得到了迅速的培训,更多的仓库开始投入使用,现有的仓库被扩大了规模,商品的存货也保持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