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拥有令人称赞之作,助你人生腾飞

拥有令人称赞之作,助你人生腾飞

【摘要】:你得有一样拿得出手张三有两个儿子。人生在世,安身立命,养家糊口,你必须有一样拿得出手。人生成功的秘诀,浓缩起来其实就是张三的这句精辟之言:你要有一样拿得出手!后来,孟旭的父亲送他到日本学习厨艺,临行时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人活在世上,总要有一样东西能拿得出手!”每个人都像孟旭一样,身上一定也隐藏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只要开发出一样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人生就会充盈如歌,亮丽夺目。

你得有一样拿得出手

张三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初中毕业后,张三让他从师学瓦匠。学了1年,大儿子嫌那砌砖抹灰的活儿既脏又累,不想干了,提出要改学理发。张三将他臭骂了一顿,教训他说:“干什么不苦,干什么干好了不能干出大名堂?行行都出状元呢,你今天学这明天学那,到头来一样也拿不出手,艺多不压身嘛。你给我沉住气,认认真真学好一样本事,这辈子就够了。”张三逼着他又学了1年瓦匠,打下一定基础后,再花钱送他去跟一位姓康的师傅专门学习砌土灶的技术。在当地打一口既好烧又省柴的土灶可不容易,康师傅在这方面却有一手绝活。现在,康师傅已故去,大儿子代替他成了方圆百里砌土灶的行家,每天拿着瓦刀忙得不可开交,日子过得十分殷实。

小儿子呢,念完高中,未考上大学,张三送他到村里小酒坊去学酿酒。学了一段时间,小儿子就觉得技术已学到家了,想自个儿开间小酒坊。张三对他说:“用三两天就能学会一门手艺?做梦吧。告诉你,你得老老实实给我待着,直到手艺拿得出手为止。如果不能比别人更高明,那就等于没学”。不久,张三借了一万多元钱,把小儿子送到一家学院自费学习酿酒。后来,小儿子到一家酒厂当了技术员。现在,10年过去了,小儿子已成为那家蒸蒸日上的酒厂的技术权威和生产副厂长了。

想一想张三的教子哲学,还真有几分道理。人生在世,安身立命,养家糊口,你必须有一样拿得出手。不学无术,得过且过,没有掌握半点拿得出手的本事肯定不行;虽好学肯干,但目标分散,用心不专,这样本事虽多,却大都水平一般,没有一样拿得出手亦不行;浅尝辄止,“半罐”即安,不能学精学透,直抵高点,这样虽有一样本事,却仍然拿不出手还是不行。人生成功的秘诀,浓缩起来其实就是张三的这句精辟之言:你要有一样拿得出手!

一群人站在北京某外国使馆前等待签证,他们有要去留学的,有要去经商的,也有要求探亲和旅游的。

这当中有一位挥金如土的富翁,也有一位从陕北赶来的农村老大娘。那位富翁不是第一次来申请签证了,在此之前,他已经先后来过了好几次,但都被负责签证的大使冷冷地拒绝了。上次申请签证时,那位大使曾问他有什么专长,他想了好久,还是摇了摇头,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有什么可称为专长或特长的,几十年来,除了赚钱,自己真的是什么特长也没有。他站在等待签证的长长队列里,心里忐忑不安,他希望当自己又一次站在那位签证大使面前的时候,那位面无表情的大使能够认出他来,为他的锲而不舍而感动,从而意外给他签证。

他问站在自己前边的那位农村老大娘:“你会英语吗?”老大娘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他又问:“那你有什么专长吗?”老大娘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说:“我一辈子只是种地和照料孩子,不知道啥叫专长。”他十分同情地对老大娘说:“那你申请签证肯定会十分困难。”老大娘想了想说:“但我也有一手绝活儿,我们老家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知道我,年轻人结婚贴窗花、小孩子过周岁生日绣兜肚缝虎头鞋,很多人要绣巾什么的,全都找我给他们剪样纸。”他一听,心里就禁不住好笑起来,剪纸?剪纸怎么能算专长呢?

终于轮到老大娘了,当签证大使面无表情地询问这位老大娘会什么专长时,老大娘却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红纸,先把那张纸朝签证大使亮一亮,然后便熟练地折叠了又折叠,伸开五指轻轻撕起来,只用了眨眼的工夫,当那张红纸展开时,已是栩栩如生的一张剪纸画了,画上有一朵莲花、几片荷叶,荷叶下面是一尾尾妙趣横生的小鱼。签证大使惊奇得目瞪口呆,兴奋地说:“你是一位了不起的美术大师,了不起,你真的了不起!”边说边为这位大娘办理了签证。

老大娘身后的那位富翁,他又一次被拒签了。其实,生活的道理就这么简单,不管你的工作是什么,也不管你生活在哪一个阶层,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你就得必须有一样拿得出手!

电影《小英雄雨来》曾名震天下,剧中雨来的扮演者孟旭也因该片获得广泛赞誉,被称为“天才小影星”,成了许多人眼中的未来的“电影大明星”。

但是,命运并不都像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孟旭长大后不仅没有成为影视界的明星,而且书也读得不够理想,处境似乎有些尴尬。(www.chuimin.cn)

后来,孟旭的父亲送他到日本学习厨艺,临行时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人活在世上,总要有一样东西能拿得出手!”在日本留学的几年,尽管他非常刻苦、努力,但很遗憾,厨艺还是拿不出手。

孟旭20岁那年回国,立志改学杂技,侧重钻研在“口腔内用舌头穿针引线”的绝活儿。其实,出生在杂技世家的他,很早就发现自己有练此绝活的天赋。他4岁那年,偶然观看了口内穿针的魔术演出。他很惊讶,不靠手、眼,只凭舌头、嘴,也能穿针引线?回到家后,他偷偷地练,竟然真的穿针成功。

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终于练就了一手令人赞叹不已的绝活儿,可以在口腔内用舌头游刃有余地穿针引线了。他深有体会地说,用舌头纫针的技巧属于微型杂技,是真功夫。除了口腔器官的技巧外,表演时的心理状态也十分重要,要沉得住气,尽量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从1997年开始,他在世界各地进行过多次表演,中央电视台也请他在曲苑杂坛的第90期节目里,表演了在口腔内用舌头穿针引线的绝技。

表演时,只见孟旭打开一个盒子,上面插着几排最小号的缝衣针。他把一根丝线和缝衣针先后放到嘴中,闭上嘴,嘴唇微微嚅动,大约不到20秒,捏着针尖的手往前一推,一根针就挂在了丝线上!在2分20秒内,他用舌头穿上了八根针……

孟旭令人匪夷所思的绝技,引起了境内外多家媒体的关注,纷纷争先恐后地采访。有的媒体认为,他的这项绝技可与美国魔术大师胡迪尼媲美。

孟旭实事求是地解释说,胡迪尼的节目是魔术,是假的,把一根线和一把针一起扔进嘴里,再拉出来,其实扔进嘴里之前针已经全穿在线上了;自己在口腔内用舌头穿针引线,则是真的。一真一假,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当然,像胡迪尼那样变魔术他也会。

孟旭凭着用舌头在嘴里纫针的绝技,在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高手如林的“中国首届绝技绝活评选暨挑战大赛”决赛中,以6分40秒用舌头纫针31根的成绩获得了“十佳”最高奖。不久前,他还拿到了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

人生就是一座宝藏。每个人都像孟旭一样,身上一定也隐藏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只要开发出一样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人生就会充盈如歌,亮丽夺目。人生在世,可以有很多尝试,可以有很多探索,可以有很多追求,但千万别忘了,总要有一样东西能拿得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