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必须结合市情特点,贯彻国家宏观政策,有保有压,总体上要加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2023-12-02
七、坚持工业强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原则
兰州今后五年总体上要遵照“三个文明”整体推进的原则,要实现工业、农业、商贸、旅游、教育、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但在经济发展重点和城市的定位上,应当继续强化工业城市的特点,因为兰州是甘肃“工业强省”战略的重要支撑,工业是兰州经济最大的现实优势,必须坚持走“工业强市”的道路,这是“十一五”期间兰州发展的根本原则。同时还要明确另一个原则,就是今后继续重点发展工业不是单纯继续强化传统的、粗放的工业化模式,而是要按新型工业化要求,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思路下,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着力培养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
目前兰州的产业集群尚处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东部发达地区那样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产业区内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基于共同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相互认同和协作关系,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及支撑产业相互关联的互补效应。因此,必须着力培养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要围绕石化、冶金、建材、能源、机械、制药等重点行业,积极构建上下游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链,尽快形成配套半径小、区域整体优势明显的产业配套环境,进一步增强专业化协作能力,形成若干个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使这些产业集群成为兰州工业的框架和主体。
2.打造西固“石化城”,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西固石化城是兰州最具实力的工业区,其石化产业及其相配套的下游产业、服务产业是兰州工业最具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因此必须全力打造西固“石化城”,以“石化城”为龙头,带动全市其他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在“石化城”建设中,要重点突出,全面推进,要以大力发展石化产业为重点,同时积极发展有色冶金、新能源、新材料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也应当充分利用石化产业的现有优势,如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也应当重点向炼化产品的延伸加工、精细化工、高新技术开发等方面发展。在发展壮大石化产业主体的同时,利用工业带动商贸、清洁能源、旅游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如利用工业资源发展现代工业旅游业,利用“企业办社会”时期形成的既有条件,整合资源,发展社会事业,都应当成为“石化城”发展新的亮点。总体上就是要围绕打造“石化城”的城市品牌,带动各个行业、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把“石化城”的文章做好做足。(www.chuimin.cn)
3.把产业创新、制度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结合起来
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大力发展能够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用技术,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医药技术、能源技术、环保技术等,坚持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从人才、投入和机制等方面创造条件,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步伐。要进行制度创新,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切断增长方式粗放和经济效益低下的体制性根源,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保障。要跳出工业发展工业,注重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加强和改善人口、扶贫、教育工作,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功能,显著提高人力资本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贡献。
4.要处理好传统工业和传统增长方式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
从总体长远的发展上看,兰州必须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和规律,来制定发展思路。但这是一个涉及面广、跨越时间长的庞大工程,需要采取渐进式的发展,不可能立竿见影。所以一定要防止急功近利的做法,对于现有的传统工业,以及业已形成的传统增长方式,也要区别对待,对尚能发挥作用,能够产生一定效益和有一定发展空间的产业和增长方式,应当允许继续发展,逐渐改造提高;对于确实没有效益、没有前景的则应迅速关停并转,防止资源的进一步浪费。由于兰州经济总量不足,所以还必须想方设法扩大投资、扩大规模,有必要使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适度发展。
有关养殖业固体废弃物快速堆肥化处理的文章
改革能否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活力能否尽快地有效地激发出来,各项社会事业能否迅速跟上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将成为兰州未来的关键问题。......
2023-12-02
省上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建设“兰州核心经济区”,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必须以兰州为根本依托。黄河横贯全境,使兰州蕴含丰富的水利资源。技术和人才资源不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兰州发展的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依托和保障。......
2023-12-02
这都是制约兰州发展的重大瓶颈。二是兰州及周边地区可供大规模开采的矿产资源贫乏。这种状况是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有其积极的作用,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兰州长远发展的制约因素。......
2023-12-02
目前在兰州存在着创新意识淡薄、创新环境不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从兰州实际出发,应当以产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为重点,大力发展能够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用技术,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环保技术、医药技术等。......
2023-1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