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兰州市‘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评估成果

兰州市‘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评估成果

【摘要】:现就“十五”期间兰州市小康进程、工业化进程、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实力在国内的地位作出如下评价。兰州市总体上处于重型化工业的较先进水平。兰州市经济总量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位居20位,增长速度位居25位。

二、兰州市“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评价

“十五”期间,兰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在兰州市的发展史上开创了新的局面,大大推进了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现就“十五”期间兰州市小康进程、工业化进程、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实力在国内的地位作出如下评价。

1.小康建设已由宽裕型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

兰州市于2000年基本实现了总体小康建设的各项目标,提前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农村总体小康的各项指标和城市小康的主要指标,除一两项外均达到和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小康目标。

第十个五年计划确定,兰州市要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也就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环境和城乡居民收入都要较大地超过总体小康的各项指标,而逐步向全面小康推进,并且要提前六年,即于2014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兰州市基本达到了宽裕小康的目标。2004年,兰州市人均GDP已经达到1.64万人民币,达到了国家关于全国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683元,接近当年全国9422元的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50元,接近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0元的水平。人均拥有的公共设施面积和绿地面积均达到宽裕型小康水平,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普及,以及城乡居民生活的环境质量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小康进程上已经达到了宽裕型小康,为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然而,兰州市已取得小康成就距离全面小康建设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只有经过若干年的继续奋斗,才能使兰州市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水平。

2.工业化进程正在由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向新型工业化推进

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重化工业构成工业的主体和骨架。兰州市的工业化水平处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中间水准,兰州市的工业经济总量占甘肃省的1/3。目前,人均占有工业增加值为6600元,这在全国属于偏下水平,工业劳动者人均创造增加值17万,在国内属较高水平。

兰州市的城镇化和城市化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甘肃省处于领先地位,城市化率达59%。兰州市经过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传统工业的改造,原有工业的科技含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在市内进入了一些新型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工业结构的层次有所提高,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优势工业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都有所提高,石化工业、核工业、冶金工业、电力工业和新型材料工业在西部和省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兰州市总体上处于重型化工业的较先进水平。然而,兰州市距离工业化、城市化的实现还有较大差距,正处在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化过渡阶段。工业领域的资源利用率较低,工业循环经济尚未形成,国内名牌和国际名牌很少。农村的工业化和产业化水平不高,高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比重偏小,工业经济效益和质量尚需继续提高。由此可见,兰州市的工业化正处在中期阶段向完成化阶段过渡,由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化模式发展阶段。

3.市场化进程达到较高水平

兰州市的经济体制基本脱离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政府已转向规划引导、提供服务和优化环境的角色上,而企业基本上获得了全部生产经营自主权。兰州市中小企业获得完全自主权的达到100%。价格市场化在兰州市基本实现,除了大型国有企业的某些产品价格受上级政府调节外,90%的企业和98%的产品完全由市场确定价格。劳动就业已基本实现市场化,政府统一分配劳动力的现象基本消除,政府引导、自谋生路、市场调节成为劳动就业的基本方向。然而,兰州市一些企业和某些行业计划经济的固有作用还未消除,企业和经济组织对政府的依赖及政府对某些微观经营的干预仍然存在。兰州市市场化水平在全国城市的市场化对比中处在中等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任务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的改革还应向纵深发展。

4.兰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国内比较

五年来,兰州经济处于持续快速增长阶段。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已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所制定的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横向比较还存在许多差距,在全国省会城市、西部城市中的排位并不理想。

——在全国省会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兰州市经济总量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位居20位,增长速度位居25位。2001~2004年四年中,兰州市GDP总量在全国基本保持在19或20位的水平上,但增长速度却呈逐年降低趋势,由“十五”初期的21位,降至2004年的25位,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二。从2004年的统计数据来看,GDP总量低于兰州的省会城市有西宁、银川、乌鲁木齐、贵阳、呼和浩特拉萨、海口等7个。但其中一些城市人均GDP却高于兰州,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兰州。乌鲁木齐人均GDP已达26015元,比兰州人均GDP高58%,以2003年数据计算,呼和浩特人均GDP也高于兰州31%,而其他五个城市的GDP增长速度均在13%以上,都高于兰州11%的增长速度。由此可见,兰州经济增长速度偏慢,已是不争的事实。(www.chuimin.cn)

表2-4 “十五”期间兰州与全国27个省会城市GDP比较

img6

进入“十五”以来,在扩大内需、增加投资宏观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全市投资持续增长。“十五”以来,投资增速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投资增长速度却在不断下降,增长速度也是排在了全国倒数第四。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21位,增速居第24位。因此,兰州市必须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切实抓好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投资水平、质量。

表2-5 “十五”期间兰州与全国27省会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较

img7

——在西部省会城市发展中的地位。2004年,西部11个省会城市中经济总量超过千亿元的城市已有成都、西安两个,500亿~1000亿元的有3个。西部排名第一的成都在27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而在西部城市中排名在第二、三位的西安和昆明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就已排在13、14位,已落入中游水平。“十五”以来,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下,西部各省会城市纷纷抓住机遇快速发展,而兰州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相对来说是慢了些,增长速度排名已降到第9位。

表2-6 “十五”期间西部省会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速对比

img8

——在省内城市发展中的位置。由于传统产业布局、计划经济的影响以及省会中心城市的优势,兰州市的经济总量在甘肃全省一直保持在第一位。“十五”以来,甘肃省内各地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持续快速增长。嘉峪关、金昌等市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超过15%,而兰州市在全省14个州、市经济增长中的排名仅为第10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和完善,各类要素市场的不断完善,资本及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将会越来越少受到行政手段的干预,省会城市的优势将会逐渐减弱。如果我们不能看清形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将来可能连甘肃省第一位的位置都难以保证。

表2-7 “十五”期间甘肃省十四个地、州、市GDP及增速对比

img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