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博弈结构功能主义:克服机制中的权力层面

博弈结构功能主义:克服机制中的权力层面

【摘要】:这意味着医患关系及彼此之间的博弈被引入权力博弈的体系之中。关于无权无势者如何从“看得起病”沦为“看不起病”,我们可以借助相对地位这一概念来对以上逻辑的具体历史过程进行探讨。医术高明者在各地的分布也相对均匀,此时患者基本不会“看不起病”。

三、克服机制:引入权力(武力)层面的博弈

引入权力层面的博弈来缓解或者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1)来自信息优势方内部的要求。他们自己发起或者要求一个相对公正的第三方来为他们确立信号机制,甄别群体内成员或相关产品及服务的优劣,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信息劣势方。比如,政府或医疗行业相关协会对医院进行评级,医院或医生群体内部又对医生进行分级,然后向患者群体公示;又比如,卖苹果的人将自己所卖的苹果分类,给不同质量的苹果标示不同的价格。特别是第三方可以通过确立最低标准来维持市场中的最基本信任。比如,政府或者相关的协会规定做医生需要达到的最低的医术水平,如果不能达到则将其驱逐出医生群体等。

(2)来自信息劣势方中有权力者或者高暴力潜能者的要求。他们可以对交易中的信息优势方进行具有一定可信性和可行性的威胁。比如,如果患者是曹操,他就可以威胁医生(华佗):如果他不好好给自己看病,则将其抓去杀头;反之,如果能治好病则能够加官晋爵。这意味着医患关系及彼此之间的博弈被引入权力博弈的体系之中。信息劣势方能够威胁信息优势方,更多的是因为有权力体系作为支撑。由于权力作为一种能力在患者群体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权贵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群体的甄别能力更强,愿意为获取医生细微的改善性对待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成本,医疗机构和医生群体会因此不可避免地发生分化和层级化。

医疗机构和医生群体分化和层级化在对信息不对称的克服过程中展现出来:政府对医院进行等级划分,于是各种类型的医院得以产生;一有机会和条件,高医术水平者就可能脱离原来的医生群体,进入更高级别的医院。归结前两点和本章第二节的内容,可以看到不仅系统内部成员的权力和外部患者物资、货币分布的差异性会导致医疗机构和医生群体的分化和层级化,外部患者权力分布的差异性同样能够促使医疗机构和医生群体的分化和层级化。如果这几种力量同时发挥作用,医术水平较高者一心希望进入级别较高的医疗机构,富裕的患者愿意花费大量金钱来换取医生的改善性对待,大量的医生以成为专门为权贵服务的医生为荣,那么这种逐利倾向会导致医生群体对无权无钱者的歧视或者压榨,最终使他们看不起病。(www.chuimin.cn)

关于无权无势者如何从“看得起病”沦为“看不起病”,我们可以借助相对地位这一概念来对以上逻辑的具体历史过程进行探讨。

在相对地位问题中,最为关键的自然是博弈双方(比如上文中的群体1和群体2)相对的谈判能力。如果群体1对群体2的服务有相当强烈的需求,而群体1却无法提供相当的服务来换取该服务,也无法寻求其他服务来替代该服务,更无法通过暴力手段来强迫群体2提供该服务,则群体1相对于群体2就处在博弈地位的弱势位置上。这意味着信息弱势方同时也是博弈地位的弱势方。

但是,群体1中并不是所有成员都是处于博弈地位的弱势方,一些掌握了权力或者身处权力部门的成员便不在此列。在权力体系占据主导的计划经济时代,不同权力等级的单位和机构自己的医院或者医生对外部患者特别是低级别的患者是具有一定程度封闭性的,医生在这些单位的流动也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此时各级别患者对于看什么样的医生有相对明确的预期,基本不会去跟更高级别的患者攀比。医术高明者在各地的分布也相对均匀,此时患者基本不会“看不起病”。但是,当以上单位壁垒、医生流动壁垒被市场机制打破之后,当“高干医院”也能够救治普通患者之后,优秀的医生更容易往上层、往高级别医院聚集,患者也来这里“扎堆儿”。货币作为桥梁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原来由于权力差异形成的沟壑,但是,有钱人毕竟只是少数,没钱人“看不起病”的情况会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