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你是算计风险,还是逃避机会古语有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面对同样的情况,前者将其放弃,后者将其视为机遇。基于反复考虑和论证,贝佐斯决心抓住互联网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这一机会,立即采取行动。无论是市场当前的需要,还是未来潜在的需要,贝佐斯都能看清,这正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这引起了曼斯塔尔的极大兴趣。......
2023-12-02
第三章 告别“空想家”,做个“行动者”
拿破仑说:“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这个世界总是以一个人的行动来确定他的价值,除非我们付诸行动,否则一切都将毫无意义。
要“做”求成功,而并非“坐”等机会。虽一字之差,却谬之千里。雄心是成功的起跑线,决心则是起跑时的枪声。而最终是否能撞到终点线,获得成功的锦标,全在于我们是否立即行动并全力到底。心动的你,从即刻开始行动起来吧!
未雨绸缪,做好接馅饼的打算
有个年轻的女孩从小就想当演员,每天总是对着镜子从各个角度端详自己的模样,幻想着有一天,大街小巷的广告上都是自己的照片、大大小小的杂志封面上都有自己的倩影。只是,除了照镜子,她似乎没有为此做过任何努力。
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某电影厂招聘演员。初试并不难,只要求应试者用普通话朗诵一首小诗,再按导演的意图表演一个小品。可就是这样在其他大多数人看来都很简单的事情,女孩却不知该从何入手,因而流露出惊慌失措的表情以及幼稚可笑的表演动作。结果可想而知,还没到两分钟,她自己就败下阵来。
俗话说:“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若平时不注意培养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有朝一日真要上场时,恐怕就一筹莫展了。凡事多一份准备,就多一份保障,因为未雨绸缪才能使受到的损害减至最低。人生的经营是多方面的,不管是工作、学习、交友、理财、娱乐等,须做全面的管理,不要目光短浅地把焦点放在某个单一的问题上。观察人生的眼光,必须用远距离、宽视野、长时间的历史学家的角度。
生活中能抓住机遇并且成功的人并不是很多,但终生没有遇到机遇的人又的确很少。现实中,我们常会听到现在落魄的“好汉”提起自己当年的“勇猛”:若非不得已放弃了如此绝好的机会,恐怕早就功成名就了。其实,机会常有,能够把握、驾驭的人却不常有。机会对于主动准备者就是成功的火种,对被动等待者可能就是灾难。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可能为有心人带来机遇,也可能砸昏碌碌无为的行人。
人生的储藏和准备就像是银行的存款,如果前期不肯把钱存进去,后期就不能从银行提取;只有我们愿意在生命中放进行动上的准备,才有可能从中取出事业上的成功。
在刚刚过完自己29岁生日的时候,张骥就被美国第七大计算机厂商美光(Micron)看中,出任美光公司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中国区总经理。这即使在年轻人居多的计算机行业里也是令人称奇的事。
而在此之前,张骥不过只是该公司驻北京办事处的一名普通员工,而且当时美光公司正准备撤销在中国的这家办事处。张骥的上司听说此事后不久就辞去职务,另谋高就,而就在要抉择何去何从的关口,张骥凭借自己以往优秀的表现给公司老总留下的深刻印象,199 9年11月,他被派往公司总部去开会。
只身一人提着笔记本电脑,对与会人员、会议内容一无所知的张骥就这样上了飞机。途中他一直仔细研究美光近两年的年度报告,10多个小时之后,当飞机抵达机场的时候,他已经做出了美光公司在中国两年的发展计划。
这份计划的完成,与张骥平时养成的喜欢积累心得体会的习惯是分不开的。他总认为,即使做同样的事情,也要比别人从中多收获一点,对于做过的事情总要留下一些记录。
会前5分钟,张骥被要求当着美光公司所有海外分公司总经理和美光公司总裁的面发言。而这次“突然袭击”的结果是,他改变了年收入60亿美元的总公司的决策,也给自己带来了新的机会。
公司决定不仅不撤回北京这个办事处,而且还要加强在中国的发展,并对张骥委以重任。能够在关键时刻取得胜利,让他更加坚信一点:机会从来都只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如果没有平时充分的积累,张骥又怎么可能在飞机旅途中利用并不长的时间做出一份科学的发展计划,并且说服总公司收回撤销北京办事处的成命,使自己升任首席代表呢?在有些人的眼里,别人的成功只是一种偶然或是一份运气,他们也总在奢望这样的好运能从天而降,落到自己的头上。但殊不知,对自己生命投入的资本太少,在能力、教育、思想、才能、智力、体力、训练等方面所下的功夫太浅,又怎么能接得住掉下来的这个“馅饼”呢?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取得好成绩,平常就要付出辛勤的努力。不懂得未雨绸缪的人谈论机遇,实在是件无奈而又奢侈的事,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把握机遇和利用机遇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只有在平时做充足的知识准备、必要的技能积累,当与机遇正面相遇时,才会抓得住、立得稳。正如哈佛校训所说:“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临时你就成功了。”
有梦就要立即去追寻
两个男孩同样是哈佛大学计算机系的高材生,同样的勤奋好学。只不过,一个谨慎保守,一个敢于追求。
大学二年级时,一个苦苦跟在导师后面努力研习,一个毅然退学去开发在当时被视为只有大学毕业4年后才有能力做出的32Bit财务软件。
几年后,一个成为了哈佛大学计算机系的硕士研究生,一个进入了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豪排行榜。后来,在硕士研究生拿到博士学位时,另一个男孩一跃成为美国第二富豪。
1995年,当取得博士学位的男孩认为自己已具备了研发32Bit财务软件的学识时,另一个男孩已经开发出比其快1500倍的Eip财务软件,并在那一年成为了世界首富。
后者就是比尔·盖茨。
和比尔·盖茨的这个同学一样,很多人都认为,只有事先有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后,才有能力去追逐梦想,并用这个理由拖住了追寻的脚步。而比尔·盖茨则没有按照常规的思维,即使在条件尚未全面达到成熟的情况下,有了梦想立即去追,先开枪,后瞄准,在实践中获得成功。毅然追逐梦想,从而早早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即使没有充分的准备,即使没有学到足够的知识,即使尚未拥有瞄准目标的技巧和能力,依然可以扣动扳机,开枪射击!
世界创新史也证明了,先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再从事发明创造的人并不多。不少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在知识不多时就直接对准了目标,然后在创造的过程中再根据需要补充知识。假如比尔·盖茨等自己从哈佛毕业后,学完了所有的知识再去创办微软,也许今日他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了。
梦想经不起等待,尤其不能以实现另外一个条件为前提。当我们拥有梦想并且可以为之努力的时候,就要拿出勇气和行动来,穿过岁月的迷雾,让生命展现出别样的色彩。梦想不在于有多遥远,而在于我们是否为了它的实现而采取行动。
潜能激励专家魏特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开发潜能时,没有人会带你去钓鱼。
魏特利少年时便学会了自立自强。一次,朋友和他约好星期天的上午带他去船上钓鱼。这让魏特利兴奋不已——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虽然那时他甚至还没有条件去靠近一艘真正的船。
“那个周六晚上,”魏特利回忆道,“我兴奋地和衣上床,为了确保不会迟到,还穿着网球鞋。我在床上无法入眠,幻想着海中的石斑鱼和梭鱼在天花板上游来游去。清晨3点,我便备好鱼具箱,另外带着备用的鱼钩及鱼线,将钓竿上的轴上好油,带了两份花生酱和果酱三明治。4点整,我就准备出发了。钓竿、鱼具箱、午餐及满腔热情,一切就绪后,我便坐在家门外的路边苦苦等待,等着我的朋友出现。”
但朋友失约了。“那可能就是我一生中,学会要自立自强地追求梦想的关键时刻。”
魏特利并没有因此对人性的真诚产生怀疑或自怜自悲,也没有爬回床上生闷气或懊恼不已。相反,他跑到附近的售货摊上,花光了所有帮人除草所赚的钱,买了那艘上星期在那儿看过的单人橡胶救生艇。中午时分,将橡皮艇吹满气后顶在头上,里面放着钓鱼的用具来到海边。他摇着桨滑入水中,假装将启动一艘豪华大游轮驶向海洋。后来,他真的自己钓到了一些鱼,并享受了三明治,用军用水壶喝了些果汁。“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妙的日子之一。那真是生命中的一大高潮。”
魏特利经常回忆那天的光景,沉思所学到的经验:“只要鱼儿上钩,世上便没有任何值得烦心的事了。而那天下午,鱼儿的确上钩了!梦想并不是靠他人带着去实现的。对我而言,那天去钓鱼是最大的希望,于是我立即着手设定计划,并使愿望成真。”
梦想是人生的翅膀,插上了才能够远翔。在人生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历练和想法。如果等到所有的条件都成熟才去行动,那么我们也许就要永远等下去了。正如新东方学校的董事长俞敏洪所说:“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在转弯处奔向大海。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像泥沙,你可能慢慢地就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你不用再为了前进而努力了,但是你却永远也见不到阳光了。”
对于那些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寻求超越的人来说,想要在更广阔的天空中自由搏击,就需要更多的胆量和勇气,在梦想产生的那一时刻就要有声有色地去追逐。记得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个鼓励做梦的年代,更是一个需要行动的时代。
善于表现,让别人用佩服的目光看你
“谁聘我?年薪10万!”
这是2000年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杨少峰,在万人攒动的人才招聘会上打出的牌子。当时,几乎是一夜之间,他成为了全国数十家媒体关注的新闻人物。
3年后还是他,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自己卓越的能力,实现了从年薪10万到l 00万的跨越。
很多人把杨少峰称为“天才”,无疑,他赢在了定位和自我表现上。其实,每个人都是天才,明天,我们同样也可以把自己“卖”出个好价钱,关键是敢不敢“拍卖”自己。这样做的好处是,当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时,不仅成就感与日俱增,而且自身也会越来越有干劲,遇到困难也就能毫不退缩地迎上前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一块“和氏璧”,就像春秋时期卞和发现的那块璞玉一样。只是有的被琢磨,有的没有被琢磨而已。我们在被发现、被琢磨之前,所经历的迷惘、痛苦和自卑,就是现实的“楚厉王和楚武王”给予我们的挫折。此时,我们千万不能让他们砍去我们“自我表现”的双脚,而是要学习楚文王去发现自己所拥有的“和氏璧”。因此,在迷惘、自卑、痛苦时千万要记住:每个人都有一座独特的“宝藏”,我们谁都不例外!
玛丽从小就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因而陷入深深的自卑当中。一次,全家收到了一张舞会的请柬。出于种种原因,她无法拒绝。为此,玛丽担心极了:平凡的自己怎么能跟舞会上的众多佳丽相比呢?虽然此时的玛丽已经被母亲打扮得漂漂亮亮了。
走进舞会大门的一刹那,玛丽不禁自卑地低下了头。可就在这时,她听到了人们的赞叹声:“天啊,这位小姐真漂亮!”玛丽吓呆了,她从来没想到原来自己的容貌竟然也能得到大家如此的赞美!这样想着,玛丽高高地昂起了头,表现出落落大方的自信和热情爽朗的亲和,成为了那场舞会上最耀眼的明星。
有了自信的意识之后,我们就要学会展示,敢于推销自我。在当今广告宣传铺天盖地的社会中,人们早已被淹没在“信息流”之中。现有的信息都看不过来,又有几个人有精力去关注那些不注重品牌宣传的产品?
在如今注重自我营销的年代里,每个人就好比一件商品。酒香也怕巷子深,即便才高八斗,不去展示自我,也很难引起他人的关注。我们不难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那些才华满腹的人,不擅与人交流,有如“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从而失去了让外界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机会,以致失去了很多不错的机会。
所以,在相信自己是块“和氏璧”的基础上,接下来就要善于表现,敢于为自己标价,敢于冲破格局。如果不想出现“千里马”骈于槽枥之间这种扼腕遗憾的局面,就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积极地表现和展示自己。这实际上就是在给自己寻找机会,是一个全新的自我亮相,相当于在大众面前再造自我的过程。通过自我展现,可以在培养自身能力的同时增强信心、改善性格,更可以发现甚至连自己都不曾体察到的兴趣和爱好。
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能只顾着一味地表现,这很有可能会造成相反的效果。积极地表现也要讲究方法,所谓善于表现,就是不在每一方面都去争抢,显得自己爱出风头;关键时刻的救急才更能显示出风度。表现自己不是凡事都要标新立异,在适当时机表达出独特的看法,反倒能让人眼前为之一亮。
章因大一时表现突出而被破格允许参加校学生会会长的选举,当时与她竞争的还有两名高年级的学长。如此一来,原本条件不错的章和两名学长一比,顿时黯然不少。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章会败下阵来,结果经过一轮演讲竞选之后,章竟然胜出。原来,演讲的过程是这样的:
前两位学长演讲时都高谈阔论地说“为同学服务”,轮到章了,她说:“学校后门有条小路,每到下雨天就十分泥泞。如果我当了会长,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学校建议把路修好……”
章没有“假、大、空”地说“为同学服务”,她提出的具体政见,正是困扰同学们已久的问题。一条看似很“小”的路,却展现了她的细心和为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诚意。比起前两位学长的高谈阔论,章的“以小见大”显然更有成效。
可见每个人都是人才,关键在于如何表现自己。有能力的人未必就能成功,更重要的还是要抓住重点,适当表现,这才是王者风范。
当今时代中,没有绝对的“傻子”,也没有绝对的“天才”,只是有些人的潜能被压制、被遗忘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有思想但是不善于表达的人实际上和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是一样的。与其仰慕别人的才华,不如发掘自身的闪光点善加利用。只要打开心结,拿出超越自我的勇气,讲求技巧地表现自己,就有可能得到不一样的改变。
期待未来,不如把握现在
我们在跟团外出旅游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景区里,导游常挥舞着旗子,拿着小喇叭对大家喊:“请游客们抓紧时间游览,半个小时后我们在车上集合,赶到下一个景区。”(www.chuimin.cn)
于是,游客们纷纷在门口和标志物前拍照留影,以示到此一游,然后走马观花般扫视一下风景,接着便匆匆离开,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我们总是寄希望于下一刻的未来,总觉得下一个未到之地会有更美好的风景。行色匆匆中,游览的目的似乎不再是欣赏风景,而是为了到达某地;到达之后也并没有完全融入和欣赏风景,又急切地赶往下一个地方。如此,我们的心将永远处于无法安放的颠簸状态。
生活中,就连正值暑假的孩子们都会天天盼望着开学,因为“开学后就又会有美好的希望”。当被问及新的希望是什么的时候,孩子们的回答不禁让我们感叹:“开学后就可以希望下一个美好暑假的到来了呀!”也许孩子们会觉得,尚未触及到的未来永远比现在要美好。
下一个景区、下一个假期、下一栋房子、下一份工作、下一个目标……我们匆匆走过此时此地,因为坚信“下一刻”的美好。下一刻就是我们看不到的未来。诚然,憧憬未来、心怀希望的确可以让人备受鼓舞,但只把眼光盯住下一刻而忽略这一时,是极大的空想和虚妄。我们正错失的这一刻也许就是期待已久的“下一刻”。
事实上,快乐也好,幸福也罢,都是一种感受,具有即时性。它并不是来自于几天、几月、几年的等待,而恰恰就是我们此刻所拥有的时光。身心所感的此刻,不仅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也是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未来只存在于想象之中,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时刻会发生什么。如此,对未来的空想真不如对现在的把握。
著名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写过一本名为《礼物》的书,讲的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告诉孩子,这世上有一个特别的礼物,可以让人生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成功,可这个礼物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找到。
于是,从童年到青年,这个孩子用尽所有的办法四处找寻,越拼命找寻,越感到生活得不快乐,而他生命中的礼物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到后来,年轻人决定放弃,不再没有目的地追寻。而此时他才赫然发现,苦苦寻找的东西原来一直在他的身边,这个人生最好的礼物就是“此刻”。
时至当下,也许还有不少人都在像这个孩子一样寻觅有形的“礼物”,却往往忽略了自己早已拥有的礼物——无形的“此时此刻”。在这个充满不安和焦虑的时代,这份“礼物”就显得更能帮助我们重新发现工作和生活的真谛。
有些人只会把无限的希望寄托于明天,处心积虑地策划出很多计划,然后往往就被自己设计出来的复杂步骤而牵绊住了脚步,失去了迈开步子的勇气;这充其量是一个空想者,最终势必一事无成。就像下面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
年轻时,他雄心壮志、激昂江山,总是习惯说“等到我……的时候”,一副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样子。
就这样一直说,过了而立之年,一眨眼也过了知天命之年,一直说到了老年。他仍旧经常对别人说起,只是换了一种句式:“想当初,我……的时候,” 对过去无限的怀恋溢于言表。
的确,也许我们都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一味期盼未来的虚妄世界里,忙忙碌碌终其一生。实际上,无论未来将会怎样,抑或过去曾经怎样,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因为没有关注当下而错失了最真实的现在。
不珍惜当下,只会错失唯一拥有的,只会把每一个经历着的今天都变成留有遗憾的昨天。
天地万物自然循环,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空间内,必然也遵守着生老病死、稍纵即逝的规律。历史不会为我们等候,生命的年轮也总随着日出日落而或辉煌、或消遁,生活就在短暂的今朝,就在脆弱的此刻。世界变化如此之快,一不留神又是一片新的天地,我们等不来和想象中一样的未来。只有懂得在此刻立即采取行动,才会对未来有所改变。
眼高手低,只能让人生错位
东汉有一个名叫陈蕃的少年,自己住的屋子脏乱不堪,从不清理。
一日,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见此状,面露不满,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
陈蕃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
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陈蕃之所以不扫房屋,无非是不屑而为,自以为胸怀大志。欲“扫除天下”之志固然可贵,但一个连最基本的“扫除”动作都不知如何去做的人,当他着手承办一件大事时,必然会忽视它的初始环节和基础步骤,从而使大事的基础不牢、华而不实。如此,可真是岌岌可危了。
如今,有些“志存高远”的人总觉得自己价值不凡、能力超群,在人生的规划中总给自己设定在一个形式上的“高位”上。如果没有得到想象中的重视,就觉得他人蔑视了自己。于是便开始躁动,进而失望,感叹大材小用,从此无心工作。
岂不知大事是由许多小事连成的,任何一个鸿篇巨作也必定是由一个个词汇组成的。那些一心只想着做大事的人常常眼高手低,对小事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可是,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对于大事最终又怎么能不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呢?
所以,就像老辈们所教育的那样:只有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工作,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那些取得了较大成就的人,并不是因为一开始便居于高位,也不是他们有一步登天的本领,而是他们懂得只有通过踏踏实实的行动从基层干起,才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诱惑而迷失方向,才能经受住成功路上的种种考验,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王小丫可谓已是功成名就,但在她刚刚工作的时候也并非一帆风顺。
大学毕业后,王小丫被分到一家经济类报社当记者,但是领导却安排她在办公室里抄写信封。每天千篇一律的活儿,似乎大材小用,但是她还是一丝不苟地工作。
3个月后,领导发现她工作非常认真,信封抄写得又快又好,破例提名让她担任文摘版、理论版的编辑。
有了这段经历,王小丫更加勤奋、踏实地工作,一步步走向成熟,终于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著名电视主持人。
犹太巨商大多是从最底层的工作开始做起的,有的做过卖报童,有的做过小商贩,还有的做过电焊工。但是他们的一大共性是,不管做什么都能耐心地将本职工作做好,在平凡的工作中取得出色的成绩。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古训早已让我们耳熟能详。无独有偶,《塔木德》上有句名言也揭示了“低层”的重要性:“别想一下就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终究只能让自己局限于旧有的捆绑中不得前进;只有认识到眼下工作的重要性,体会到基层的充实,才会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李刚从名牌大学毕业后,就直接来到一家出版社工作,刚开始他被安排的职位是秘书,每天做些芝麻大的小事,零碎而烦琐。
起初,他还能安心于本职工作,甚至在工作之余也表现得异常勤快,打扫办公室、给主编端茶倒水,这些活儿李刚都主动去做。可是大半年过去了,社里还没有让他做编辑的意思,他不禁开始怀疑这份工作的意义了。他想,自己有这么高的学识,难道只配做这些七零八落、毫无意义的琐事?于是他开始在私下里跟朋友抱怨:迟早有一天我会离开的,等到合同期满,我就走人。从那以后,他在工作中明显浮躁了很多,工作中表现得非常不认真。
一次,李刚偶然碰到了同学梅梅,她也在一家出版社工作,可现在已是一名策划编辑,很受器重。当李刚又开始抱怨时,梅梅对他说:“刚开始我也是做秘书工作,和你一样,我当然也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编辑,但我知道这需要眼下一步一步地努力。所以我觉得你目前最主要的是把这份工作做好,总有一天你会受到重用的。
李刚听从了梅梅的劝告,工作比原来踏实了很多,浮躁的心态也一扫而光,渐渐地发现自己一直感觉很渺小的工作原来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知不觉中自己也进步了不少。没过多久,他就开始正式接触了文字编辑的工作。
不要轻视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也应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通往成功的道路向来都是呈螺旋或阶梯式前进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改变的步子才走得稳,成果才站得住。
做得越多,离成功越近
由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观察研究得出的著名原理“多一盎司定律”,如今已被众多企业奉为行事准则。
它的具体解释是:盎司是英美制重量单位,一盎司只相当于1/16磅。对此,坦普尔顿指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但其结果,所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实质内容方面,却经常有天壤之别。
我们一般认为,忠实可靠、尽职尽责地完成分配的任务就可以了,一个抱有“我必须为别人做什么”这样想法的员工已经算得上是合格了。但实际上,若不甘于以往平淡无奇、得过且过的成绩的话,就应该再做一些除了本职工作以外的额外事情。转变一种态度,时常想想“我还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仅能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还能在此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能力,进而得到改变与提升。
在建立了“每天多做一点儿”的行动指南后,与四周那些尚未养成这种习惯的人相比,我们就已经具有了优势。这种习惯在今后无论从事何种行业的情况下,都会有更多的人指名道姓地要求我们为之提供服务。卡洛·道尼斯的升迁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证明。
卡洛·道尼斯最初为杜兰特先生工作时,他的职务很低,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就已经成为杜兰特先生的左膀右臂,担任其下属一家公司的总裁。他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升迁,秘密就在于“每天多做一点儿”。就像卡洛·道尼斯所说:
“在为杜兰特先生工作之初,我就注意到,每天下班后,所有的人都回家了,而杜兰特先生仍然会留在办公室里继续工作到很晚。因此,我决定下班后也留在办公室里。是的,的确没有人要求我这样做,但我认为自己应该留下来,在需要时为杜兰特先生提供一些帮助。”
“工作时杜兰特先生经常找文件、打印材料,最初这些工作都是他自己亲自来做。很快,他就发现我随时在等待他的召唤,并且逐渐养成召唤我的习惯……”
杜兰特先生之所以习惯了召唤道尼斯,是因为道尼斯自动留在办公室,使杜兰特先生随时可以看到他,并且提供诚心诚意的服务。这样做并没有获得额外的报酬,但却给道尼斯赢得了更多的机会,让老板更加关注自己,最终获得了提升。这里的“一盎司忠诚”,就相当于“一磅智慧”。
的确,我们没有义务去做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但这也正是我们能否发生飞跃的关键所在。做得越多,以此鞭策自己快速前进的动力就越大,离成功的目标也就越近。率先、主动是一种极为珍贵的素养,它能让我们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积极。即使是一名普通的仓库管理员,也可以在管理清单时发现一个与自己职责无关的未被发现的错误;哪怕是一名邮差,除了保证信件及时准确地到达,也还可以做一些并非是他所负责的事情。每一次多做的行动,就等于播下了一颗成功的种子。
另外,如果希望将自己的右臂锻炼得更加强壮,唯一的途径就是利用它来做更多的工作;相反,如果长期不使用我们的右臂而使之养尊处优,其结果只能是使它变得虚弱甚至萎缩。身处困境中的拼搏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这是人生永恒不变的法则。如果多做一点儿分外的工作,那么不仅能彰显自己勤奋的美德,而且还能发展一种超凡的技巧与能力,使自己具有更强大的生存力量,从而摆脱困境。
获得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不遗余力地加上那“一盎司”。“多一盎司”的结果会使我们极尽所能地发挥自身的天赋。这微不足道的区别,会让现在所做的工作与以往大不一样。每天多做一点儿,初衷也许并非为了获得报酬,但往往获得得更多。
50年后的今天,他已经是一名富甲一方的商人了。而在回忆当初发家时所“意外”获得的那份工作,商人仍然记忆犹新:
“50年前,我开始踏入社会谋生,在一家五金店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年才挣75美元。有一天,一位顾客买了一大批货物,以备结婚所用。
“我只是五金店的销售员,送货并不是我的职责。然而,看着堆放了满满一车的货物时,我发自内心地想帮那位顾客送回家。
“这车货物让骡子拉起来都有些吃力,而在途中还不小心陷进了一个不深不浅的泥潭里,纵使我百般使劲也无法推动它。这时,一位善良的商人驾着马车路过,用他的马车拖起了我的独轮货物车,并且帮我将货物送到顾客家里。
“在向顾客交付货物时,我仔细清点了货物的数目,一直到很晚才推着空车艰难地返回商店。我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高兴,但老板却并没有因我的额外工作而表扬我。第二天,在路上遇到的那位商人将我叫去,称赞了我努力而热情的工作态度,尤其注意到我卸货时清点货物数目的细心和专注。因此,他愿意为我提供一个年薪500美元的职位。我接受了这份工作,并且从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尽职尽责完成工作的人,最多只能算是称职;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再“多加一盎司”,就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人。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就有可能获得比他人更进一步成功的机会。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付出越多,离成功越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也许,一时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但这也不应成为我们就此气馁的理由。一如既往地“多加一盎司”,改变就会在不经意间发生,收获就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显现。
有关我该如何改变自己的文章
第十章你是算计风险,还是逃避机会古语有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面对同样的情况,前者将其放弃,后者将其视为机遇。基于反复考虑和论证,贝佐斯决心抓住互联网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这一机会,立即采取行动。无论是市场当前的需要,还是未来潜在的需要,贝佐斯都能看清,这正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这引起了曼斯塔尔的极大兴趣。......
2023-12-02
伏尔泰告诉我们:我们了解别人,却未必了解自己。因此,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也不要轻蔑他人对自己的影响力。当我们预测所有不利于自己的坏事即将发生时,我们就会想办法去解决,而非坐着等死。......
2024-01-22
第十一章有一种舍弃,是人生优雅的转身取,便是一杯清澈的水,只那一杯,便无须再希冀天上的银河;舍,就是一抖背上的重负,只那一抖,便使你我得以仰望浩瀚的蓝天。对自己不越位,对他人不强求,如此才会在一个又一个优雅的转身中走出从容的人生。紧接着,福特把当时想辞职的几名技术人员全部委以重任,自己也不再插手技术方面的事情,而转向了管理。而这些技术人员的努力使福特汽车顿时成为了汽车行业的品牌汽车。......
2023-12-02
第二章只踩着别人的脚印走,永远发现不了新的路“上帝创造人类,人类创造历史。”“创新思维”一词已逐步成为近年来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这意味着在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创新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后随着钟表的发明,这样的计时器早就退出了世界各国的市场。这一出乎意料的大收获不仅使西村金助收入甚丰,而且大大激发了他的创新意识。......
2023-12-02
第十三章不断进取,从平凡到卓越的升华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上下求索、积极进取,方能在不断的超越中展现生命的辉煌。慧能终生未进学堂,却在困苦的磨炼中成就了自身非凡的领悟能力,促成了万世的功业。在战胜困窘和逆境的过程中,就经受住了挑战,迎接到了新的希望。一块足以让人一目了然的金子必将是经过熔炼后才能发出熠熠的光辉,这时的出炉便也是一种功到自然成的结果。......
2023-12-02
第十二章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海明威说:“世界击倒每一个人,之后,许多人在心碎之处坚强起来。”地震发生时,40多岁的张晓平正在位于都江堰市某街道附近一处楼房的一楼家里。消防官兵曾试图分别从楼房的上层和侧面打穿出一条通道,结果打通后却发现,张晓平容身的空间非常狭小,根本没办法进一步施救。最终,两位医生冒着生命危险进入洞口,给张晓平做了截肢手术。......
2023-12-02
第六章做谈话中的“领路人”,让对方跟着你的思维走人生是自己的,人一定要掌握好自己的主导权。欲抑先扬,让对方认可你的观点欲抑之,必先扬之。欲抑先扬定律是讲当别人想要争取你的同意或者你想要别人认同你的观点,要先肯定或赞扬对方,然后再否定或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会......
2024-01-23
形形色色的“言说”,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进行压力互动的常见方式。对于被管理者,工作中在他们感到压力的时候,管理者的“言说”,自然就成了他们认为的压力源。......
2023-1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