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贺兰山岩画:揭示山名由来

贺兰山岩画:揭示山名由来

【摘要】:三国时期,乞伏鲜卑人驻牧于今贺兰山北段,故这段山脉又被称为乞伏山。贺兰山的名称,始见于隋代。贺兰山山名的由来,最早见于唐代杜佑所著的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通典》。一是贺兰山山名的来源问题。在整个贺兰山地区,唯一与贺兰山同名的山口地名就是贺兰口。在贺兰山东麓,有很多地名都是以山形、地貌或者人文景观特点命名的。

89.贺兰山山名的由来

贺兰山在历史上又称楼树山、空青山。山之北段在汉代称卑移山,《汉书·地理志》载:“廉(县),卑移山在西北。”三国时期,乞伏鲜卑人驻牧于今贺兰山北段,故这段山脉又被称为乞伏山。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载:“东北抵河,其抵河之处亦名乞伏山。”

贺兰山的名称,始见于隋代。《隋书》卷二十九《地理志》“灵武郡宏静县”条下注:“开皇十一年置,有贺兰山。”《隋书·赵仲卿传》载:“赵仲卿,天水陇右人也……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突厥犯塞,以行军总管从河间王弘出贺兰山,仲卿别道具进,无虏而还。”

贺兰山山名的由来,最早见于唐代杜佑所著的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通典》。《通典》“突厥”条载:“突厥谓驳马为曷拉,曷拉即贺兰。”驳,为毛色不纯的马。如《诗·豳风·东山》:“皇驳其马。”毛传:“駵白曰驳。”又引申为成分不纯、混杂,如驳杂。《经籍纂诂》曰:“驳,不纯也。”“驳,杂也。”故《通典》所谓“突厥谓驳马为曷拉,曷拉即贺兰”句,可理解为:突厥人称呼“毛色不纯的马”为“曷拉”,“曷拉”又可读为“贺兰”,属语音之转。

杜佑去世后,李吉甫所著的唐代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第四“灵州保静县”条载:“贺兰山,在县西九十三里,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駮马,北人呼駮为贺兰。”“駮”通“驳”。在这里,李吉甫解释了贺兰山山名的由来,认为这座山上的树木有青有白,所以山体颜色也显得斑驳混杂,看上去像是一匹毛色不纯的马,北人称呼毛色不纯的马为“贺兰”,于是就将这座山称为“贺兰山”。隋唐时期的“北人”当为突厥人。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乐史编著的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沿袭了《元和郡县图志》的说法:“贺兰山,在(保静)县西九十三里,山上多有青草,望如青白如駮马,北人呼駮马为贺兰,鲜卑之类多依山谷为氏族,今贺兰姓者皆以此名。”将“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駮马”改为“山上多有青草,望如青白如駮马”。

以后,很多史籍都沿袭上述说法。但在袭传过程中又将“駮马”讹称为“骏马”,将“北人”说成是“蒙古人”,将“树木青白”混为“青白草”。如在1983年商务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称贺兰山“山多青白草,遥望如骏马,蒙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1)。此后,在一些介绍贺兰山的文章中,都沿用了这种说法,称贺兰山为“骏马之山”,说“遥望贺兰山,好似一匹飞奔的骏马。蒙古人称‘骏马’为‘贺兰’,所以这座山就被称为贺兰山”等。

其实,这种解释是错误的。蒙古语称马为“茂日勒(Maorile)”,称骏马为“阿赫腾莫勒(Ahtenmrle)”,称贺兰山为“阿拉善(Alashan)”。魏源《国朝绥抚蒙古记三》云:“贺兰山厄鲁特者,俗所称阿拉山也。阿拉山即贺兰山,亦为阿拉善,皆语音之转,地在河套以西。”(2)贺兰山以西的内蒙古阿拉善盟,其实就是贺兰山盟。因此,蒙古人用蒙古语称贺兰山的读音为“阿拉善”,属一声之转。

“贺兰”一词,除了读为“曷拉”,可解释为“毛色不纯的马”以外,又是部落名称。《晋书·北狄匈奴传》记载,在西晋武帝太康年间(284~289年),“北狄”四批24万多人“降附”,“其入居塞者,有……贺赖种……凡十九种,皆有部落,不相错杂”。《资治通鉴》卷一○八“胡三省”注:“兰,赖语转耳。”“贺赖”就是“贺兰”的音转,“贺赖种”即贺兰部落。贺兰山即因北狄贺兰部久居驻牧而得名。到了唐代,贺兰山之名已广为传述,如唐代诗人韦蟾《送卢藩》诗有“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又唐代诗人卢弼诗有“夜半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等。

然而,关于贺兰山山名的由来,在贺兰山贺兰口生活的农民,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仙人开山,将山豁开了一道口子,留下了一双很大的脚印。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山口叫作“豁了口”。“豁了口”住着黑狼氏部落。早前,黑狼氏部落的祖先在“豁了口”践踏仙人的大脚印后有了身孕,逐渐繁衍为贺兰部,于是“豁了口”就被称为“贺兰口”,将贺兰口所在的山称为贺兰山。

这个口口相传的传说,透露了一些值得我们探讨的古代文化信息。

一是贺兰山山名的来源问题。

在整个贺兰山地区,唯一与贺兰山同名的山口地名就是贺兰口。按照这个神话传说,贺兰山的山名来源于地名贺兰口;贺兰口的地名来源于贺兰部;贺兰部的称谓来源于黑狼氏部落;黑狼氏部落早先生活在“豁了口”。

“豁了口”,是一个地质作用导致山体断裂而造成的地貌景观。作为一个地名,“豁了口”又是这种山体景观的形象表述。在贺兰山东麓,有很多地名都是以山形、地貌或者人文景观特点命名的。比如滚钟口是以山口形似大钟取名,百寺口(拜寺口)因沟口寺庙众多而得名,而以山体断裂特征取为地名的就是这个“豁了口”。

考察沿山一带的山口,尽管都是因地球内力作用影响使山体发生褶皱或断裂而形成的,但“豁了口”这个地方,因地质“压性断裂”而形成山口的特征最为典型。沟谷狭窄,沟谷内山体陡峭,如果这边山体凸出一块,那边山体就凹进去一块。若将整个“豁了口”两边的山体做成一个模型,使其左右重合,沟内两侧的断裂面一定会闭合为一体。因此,“豁了口”这个地名,应是表述这里地形特点的最原始的一个地名。(www.chuimin.cn)

从语源学的角度考察,不论是突厥语“曷拉”、匈奴部落“贺赖”、鲜卑姓氏“贺兰”,都应是突厥、匈奴、鲜卑在“豁了口”长期游猎驻牧而以地名命名部落或姓氏的结果。换言之,“豁了口”的“豁了”,就是西晋时期的匈奴部落“贺赖”、唐代突厥部落“曷拉”、鲜卑姓氏“贺兰”的来源。

以地名作为部落、氏族、姓氏甚至民族之称,在中国史籍中多有所见。如《太平寰宇记》载:“鲜卑之类多依山谷为氏族,今贺兰姓者皆以此名。”

“依山谷为氏族”者,即依据山谷之名为氏族之名;“今贺兰姓者皆以此名”者,谓贺兰姓氏系以此山为名也。

从音韵学的角度考察,在“豁了”、“贺赖”、“曷拉”、“黑狼”、“贺兰”五个词组中,“豁”、“曷”、“黑”、“贺”四个字声母均为“H”,韵母分别为“uo”、“e”、“ei”、“e”,一声之转,可以通假。“了”、“赖”、“拉”、“狼”、“兰”五个字的声母均为“L”,银川方音读“了”为“La”,轻声字。故“了”、“赖”、“拉”、“狼”、“兰”五个字的韵母分别为“a”、“ai”、“a”、“ang”、“an”,一声之转,亦能通假。故“豁了”、“贺赖”、“曷拉”、“黑狼”、“贺兰”五个词组均可相互为用。

从以上五个词出现先后次序讲,口碑资料提示我们,“豁了口”作为地名,应该是最古老的一个词组。在“豁了口”这个词组中,“豁了”二字,衍生出了“贺赖”、“曷拉”、“黑狼”等部落、氏族、姓氏名,最后固定为“贺兰”一词。“豁了口”遂称为“贺兰口”,“贺兰口”所在的这座山即称为“贺兰山”。而“豁了口”这个地名,也一直沿用下来。直到现在,贺兰山一带的农民,仍然将“贺兰口”称为“豁了口”,或者互为应用。

二是贺兰口内曾经有过一双很大的仙人足迹,使黑狼氏初祖履仙人迹而后有孕,并繁衍为贺兰部。

这个神话传说告诉我们,“贺兰部”是因黑狼氏初祖履仙人足迹繁衍而来的。贺兰口不曾见过有仙人足迹,但“履迹生子”的古老传说则多见于文献记载。

诗经·生民》记述了姜嫄“履帝武敏”(大脚印)而生出后稷的故事。根据《诗经·生民》的记载,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叙述:“姜img537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

与姜源履“巨人迹”生子的传说如出一辙的,还有“华胥履迹生子”的神话。《宋书·符瑞志》:“太昊庖牺之母居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而生太昊。”太昊庖牺即伏羲。《水经注》卷二十“瓠子水”条记载了华胥履迹处:“瓠河又左径雷泽北,其泽薮在大城阳县故城西北一十余里,昔华胥履大迹处也。”

上述两则神话传说把脚印与生育结合起来,践巨人迹可以身动生子,因此脚印便有了非常神秘的感生功能。贺兰山脚印岩画的文化含义,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参见本书第62题)。

【注释】

(1)《辞海》,商务出版社,1983年。

(2)魏源:《圣武记》卷三《外藩·国朝绥抚蒙古记三》,中华书局,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