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人脚印岩画似乎分布更广,数量更多。贺兰山岩画中的脚印,是男根的象征,是男性崇拜在岩画中的生动反映。在一块暗喻女性生殖器的▽形石块上,凿刻两只表示男性器的脚印,毫无疑问是象征男女交合的“履迹”,是生殖崇拜在岩画形象及其载体上的生动反映,表现了史前人类对生命的探索和神圣追求。......
2023-12-02
62.石头上的手印
图209 欧洲洞穴发现的手印岩画
手印作为一种符号,用岩画的形式在石头上表现出来,最早出现于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仅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三个国家,就有近20个洞穴发现有手印岩画(图209)。在世界各地,手印岩画的发现一直延续到现在。可以说,手印是一种世界性的岩画题材,也是所有岩画中最古老的一种形式。
手印岩画有很多种解释。目前,国内外人类学家、艺术史学家及历史学家对手印岩画的解释有10多种,即:代表“我”,是作为画家签名而留下来的印记,是一种女性的符号,是人们祈求和母神保持联系的一种手段,是狩猎者以巫术力量控制猎物的一种符号,是对祖先灵魂的问候,是下意识的消遣活动,是自残行为,是手势语的一种,是指示路人去向的标志,是驱邪的手势,表示祈求生殖繁盛,表示权力,表示占有等。
手印岩画的解释尽管很多,但“最早、最原始的意义应该是‘我’或‘我在这里’”(1)。
贺兰山岩画中,发现近30个手印岩画。在贺兰口,分布有7个磨刻在山壁上的手印(图210)。在贺兰山白芨沟上田村的一个岩洞里,发现有31组彩绘岩画,其中有集中分布的18个赭红色的手印岩画,大小、长短都不尽相同,并且有左右手之分(图211)。
图210 贺兰山贺兰口手印岩画
图211 贺兰山白芨沟上田村的彩绘手印岩画
这18个手印岩画,似乎可以解释为“我”的表现符号,也许是18个人几乎在同一时期“按”在岩壁上的“天然印章”,是18个“我”在场的证明,也是18个“我”到过这处洞穴的印记。手印岩画似乎表示着人类的祖先用这种方式向我们“挥手致意”。
在贺兰口北山壁,有一块高1.38米、宽1.25米的岩面,距谷底8.4米高,上面磨刻着一组岩画(图212),画面由8个图形、5个符号组成。其中有2只手印,左右相距69厘米,刻画得非常逼真,似乎是将左手按在石壁上,用右手画出左手的轮廓线,然后再用石器磨刻出来的。
图212 贺兰山贺兰口手印岩画(www.chuimin.cn)
从整个岩画的布局看,这组岩画可以划分为上下倾斜排列的左右两部分。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将岩壁东侧的一列称为第一列,将岩壁西侧的一列称为第二列。第一列岩画自上而下有8个图形和符号:桃形人面像,蹲踞人形,与人形并排的人面像、竖线符,连着手臂的手印,小圆穴,横线符,核形人面像。第二列岩画自上而下有5个图形和符号:左右并列的小圆圈、箭头、手印,一只前蹄收起而低头的羊,一头前腿屈跪的牛。
第一列上方的环眼双睁的桃形人面像,在贺兰山岩画中是神灵的形象。桃形人面像的下面,有一个两腿中间有小圆穴且作蹲踞状的人体。在岩画中,两腿间有小圆穴的人体,表示女性,她是在向人们心目中的神灵(桃形人面像)祈祷。旁边的人面像额前垂有毛发,也是一位女性形象,似乎在注视着这个女性祈祷者。
女性祈祷者的下方,是连着一小段手臂的左手印,手印长18.5厘米、宽11.5厘米,手臂长12厘米、宽5厘米,手印与手臂之间呈145度夹角。经试验,如果将左手及手臂平按在正对自己的岩壁上,手印与手臂之间的夹角一定是145度。由此可以推知,这具手印显然是由本人亲自描刻的真人手迹,是按自己的手形摹画而后琢磨成形的。手印大而修长,一看便知是一只秀美的女性之手。
连着手臂的手印岩画,在全世界少有发现。目前所知道的,除了贺兰山贺兰口这幅连手臂的手印岩画外,在欧洲科斯凯尔洞穴中的岩壁上,发现有一只用赭红色绘制的连手臂左手印;在阿根廷巴达克尼亚洞窟中,也曾发现有带手臂的左手手印岩画。这些珍稀的带有一小段手臂的手印岩画,究竟有什么文化含义,现在还不得而知。
在这只女性手印的右下方,是一个小圆穴,小圆穴的下面,有一节横线槽,槽线右下方,是一个核形人面像。自上而下,手印、圆穴、横槽线、核形人面像依次排列,距离很近。圆穴、横线是女性符号,核形人面像是女阴的拟人形象。手印与核形人面像之间有圆穴、横槽线相连,似乎在反复说明,这个手印象征“我”,我是一位女性。而在“我”的手印左上方,向着神灵(桃形人面像)作祈祷状的人,亦可解释为“我”,是手印所代表的那位女人。
第二列上方的手印长18厘米、宽9厘米。手印的右边是指向沟内的箭头,箭头外侧是一个小圆圈,其下为一只后腿挺立、前腿收起且低着头的羊,下面是一头前腿屈跪的牛。羊和牛都向着对面的手印。
下面,我们对这组2列、有13个图形和符号的岩画进行一番尝试性的诠释,看能否揭示深藏其中的发生学意义上的文化内涵。
显而易见的是,以桃形人面像为首的第一列岩画,描述的是一位女子对神灵的祈祷和崇拜,表达的最直接的意思是:我向神灵祈祷。在这一列岩画中,有两个单元,一个是桃形人面像(神),一个是作祈祷状的蹲踞人形,这个蹲踞人形,是被女性的手印、额前垂有毛发的人面像、象征女阴的核形人面像,以及圆穴符、横线符等女性符号反复“注释”过的女性形象。而代表“我”、“我在这里”的女性手印,居于这一列岩画的中心位置,似乎在执著地向神灵宣示:“是我,是我在向您祈祷!”上下众多的图形符号,无不围绕着手印“我”,向高高在上的神灵表达着同样的愿望。事实上,象征神灵的桃形人面像之下,所有7个图形和符号都在通过彼此“注释”,互相表达着第一人称“我”,共同在神灵所在的石壁完成了“我祈祷”的语义效果。
接下来,是以另一只手印为代表的第二列岩画。以手印“我”为出发点的延伸意义是“我的”、“我拥有的”、“我占有的”等。手印按在一头牛身上,所表达的语义是“这是我的牛”;手印按在一群羊旁边,意思便是“这群羊的主人是我”。第二列岩画中,手印下方的羊和牛,无疑是属于“我”的,有什么根据呢?手印就是凭证!那么,为什么羊要低头、牛要下跪呢?而且都向着对面的一个“女人”手印?这是在说明,这个“女人”手印所代表的部落,征服了以左边手印所代表的部落,以致这个部落的牛羊都低首跪拜,并指使该部落按照箭头指示的方向离开这个地方。
对手印岩画的解释,应以“我”为基本要素,以“我”或“我在这里”作为基本出发点进行诠释。当然,有些手印岩画,因其在一组岩画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可能会有其他解释,但“其他的种种解释即使有所根据,也只能是‘我’的衍生物,它们都是层迭在‘我’上面的意义”(2)。因此,一定要将手印结合其所处的岩画环境,与周围其他题材和内容的岩画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这样才有可能得出语义与“我”有关的、合乎远古人类原始思维的正确结论。
【注释】
(1)朱狄:《艺术的起源》,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169页。
(2)朱狄:《艺术的起源》,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169页。
有关贺兰山岩画百题的文章
亚洲的人脚印岩画似乎分布更广,数量更多。贺兰山岩画中的脚印,是男根的象征,是男性崇拜在岩画中的生动反映。在一块暗喻女性生殖器的▽形石块上,凿刻两只表示男性器的脚印,毫无疑问是象征男女交合的“履迹”,是生殖崇拜在岩画形象及其载体上的生动反映,表现了史前人类对生命的探索和神圣追求。......
2023-12-02
在贺兰山岩画中,存在着大量生殖崇拜岩画,据初步统计,在岩画密集分布的贺兰山贺兰口,有大约40%的岩画与生殖崇拜有关。贺兰山岩画中的女阴崇拜岩画最具特色的是运用女阴的外形和构造而制作的人面像,其中数量最多的有两种。在贺兰口岩画中,这类人面像共发现39个。......
2023-12-02
若此解不谬,连云港将军崖上的这幅植物岩画,并非“原始人崇拜植物神的生动体现”,而是将女性器官用植物的形象表现出来,实行生殖崇拜的岩画。表现树的岩画在植物岩画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在中国古代,民间有射柳的习俗,柳树隐喻女性,而柳叶象征女阴。......
2023-12-02
图231-1、图232-2所表现的兽交行为中,牛的嘴变形为长而锋利的蜂喙,直指人的下体;图231-3则表现了一个裸男与羊的交媾情状。在两组符号中间的“十”字,一横代表阴性,一竖代表阳性,横竖相交,代表阴阳交合,隐喻为男女交媾。这两幅岩画,是史前人类用兽交的图形,表达生殖崇拜的愿望。这类人兽交合的神话传说,实际上是动物图腾崇拜的一种极为普遍的表现形式。......
2023-12-02
实际上,贺兰山岩画中大量存在的符号,有些已经与成熟的象形文字相当贴近甚至相同,具有文字的功能毋庸置疑。不过我们相信,岩画,包括贺兰山岩画,它所承载的大量原始图画文字,终将在信息时代,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被一一破译出来,其所蕴涵的丰富的史前文化信息,迟早会昭然于世。......
2023-12-02
按照狄仁杰的毁禁淫祠标准,江南地区只有禹、泰伯、季札和伍子胥被列为正神,百姓方可立庙崇祀。其他三位正神均为江苏人。泰伯来自关陇,并成为吴人的始祖,这一人物形象和神灵崇拜,有助于属于关陇集团的唐人对原来以华夏正统自居的南朝统治区的政治宣传。泰伯被称为“三让王”或“让王”。东汉建初年间,张禹拜扬州刺史,准备过江时,“中土人皆以江有子胥之神,难于济涉”。五代钱武肃王时封为“惠应侯”“吴安王”。......
2023-07-31
图153贺兰山贺兰口发现的鹿石在凿有“斯基泰鹿”的“鹿石”上方,往往凿有一个圆孔,一些民俗史学专家认为,这是太阳的象征。所以俄罗斯学者史姆金认为,鹿石上“飞向太阳的金色鹿”,是远古时期欧亚大陆“太阳崇拜”的表现。......
2023-1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