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贺兰山仍为少数民族频繁出没的地区,为匈奴右贤王牧地。唐初,回纥吐迷部游牧于贺兰山地区。唐高宗时,朝廷设“贺兰州都督”,管辖贺兰山地区的少数民族。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猃狁、羌戎、匈奴、月氏是在贺兰山地区活动时间最长的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2025-09-30
49.贺兰山岩画中的羊符号
在贺兰山岩画中,我们经常能见到一种两条上弧线相交且左右对称的符号(图131)。

图131 贺兰山岩画中的羊符号
有时,这些符号还以变体的形式出现(图122),成为一种更加复杂的符号,但基本构图和线条则万变不离其宗,只是附加了一些其他成分,似乎又赋予了这类符号以新的含义。

图132 贺兰山岩画中变体形式的羊符号
经过认真分析,笔者认为,这是以两只羊角为基本型构成的羊头正面形象,是羊头的符号化,也即为羊头符号,以这种符号指代羊,可以称之为“羊符号”。
为了验证这种论断的正确性,我们整理了贺兰山岩画中几乎所有可以认定的羊岩画形象,终于发现,这种羊符号,实际上是羊岩画中羊头的“截取”部分,或者说就是羊岩画中的羊头(图133)。

图133 贺兰山岩画中的羊和羊符号
贺兰山岩画中的羊符号,其表现形式与甲骨文的“羊”字(图134)有异曲同工之妙。甲骨文的“羊”字,像一只简化了的羊头,是从正面看羊头形,特别突出了羊头上弯卷的两只羊角。贺兰山岩画中的羊符号,也是从正面看羊头形,其上部也是一对左右下弯的羊角。所不同的是,甲骨文中的“羊”字,下部是用一个像箭头的符号表示羊的嘴巴,而贺兰山岩画中的羊符号,则在连接左右下弯的羊角中间,垂下一根或长或短的线段,以表示羊的头脸和嘴巴。有的下部是用一个像三角形或长三角形的符号表示羊的嘴巴,这与金文中的“羊”字形状一样(图135)。但与金文中的“羊”字表现一对大角向下弯曲的绵羊头形象不同,有的羊符号在三角形符号下再刻画几条竖线表示羊胡须,是符号化了的山羊头形象(图136)。

图134 甲骨文中的“羊”字

图135 金文中的“羊”字

图136 符号化了的山羊头形象(https://www.chuimin.cn)

图137 四个简洁的羊符号组合
最为简洁的羊符号,是仅用一对左右下弯的小弧线表示羊角。这类羊符号,在贺兰山岩画中很常见,最多的一组,见于贺兰口沟内北山壁上,一共有四个。在这一组羊符号的右下部,有一幅稍微具象的山羊头形象,用一个长方形符号表示羊头,上部有羊角,下部有胡须(图137)。这幅羊头形象,为上面一组四个羊符号作了注解,意为:“这都是羊!”但有的学者称这一组四个符号是“未完成的人面像”(1),有的则释为“飞翔的鸟”(2),其实都错了。甲骨文中的“群”字,是三个或四个“羊”字的合体字(图138),源于羊喜群体而聚。因此这四个“羊符号”构成一组,意为一群羊。

图138 甲骨文中“羊”字的合体字——“群”
羊符号并不仅仅表现在岩画上,也不仅仅可与殷商甲骨中的象形文字“羊”字相媲美。早在2025年前,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残片上,就发现有羊符号,它和贺兰山岩画中的一个羊符号有异曲同工之妙(图139)。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商周青铜器上,也都发现过这种象征羊的符号。

图139 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和贺兰山岩画中的羊符号
2025年8月中旬,在陕西省旬邑县下魏洛村西周早期墓葬中出土了19件铜器,在一件青铜戈(M1:12)的内正面铸有一羊角符号(图140)。这个羊角符号,与贺兰口岩画中的羊符号的形状毫无二致。羊角符号指代羊,“羊”者,“祥”也。在青铜戈上铸一羊角符号,表示青铜戈与吉祥同在,持此戈之人与吉祥同在,在战场上可消除被敌人杀伤之灾。

图140 陕西省旬邑县下魏洛村西周墓葬中出土的青铜戈上所铸的羊角符号
贺兰山岩画中的羊符号,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考索山脉岩画中的羊角符号极为相似。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考索山脉的岩画点上,有很多羊岩画,在这些羊岩画中间,总是可以发现一些被美国学者称为“羊角装饰图案”(Sheep Horn Motif)的岩画(图141缺)。这种羊角符号,在有些地方只发现了一两个,而有的地方则是成组出现,甚至在一块面积不大的岩石上刻有93个这样的符号,并且都是呈竖行或横行排列着的。据研究者称,这些凿痕很深的羊角符号,也许非常古老,被认为是大盆地最早期的作品,可能产生在公元前2025年(3)。
可以说,这种羊符号岩画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它以羊的局部特征为对象,构成一个尽管抽象但指意性很强的符号。我们不能说这类羊符号就是象形文字的“羊”字,但这种以典型特征替代事物整体形象的方法,的确是创造汉字象形文字的主要方式之一,为后来象形文字“羊”字的产生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辨原则和创意方法。将羊作为一种图腾符号,使用在岩画创作中,表达了远古人类对羊只繁衍多产的期盼,反映出人们在物质生活中对羊的食物依赖,在精神生活上对羊的感恩崇拜。
【注释】
(1)许成、卫忠:《贺兰山岩画》,文物出版社,2025年,第109页。
(2)高嵩:《贺兰山早期岩画例诂(二)》,载《2000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25年,第54页。
(3)﹙美﹚坎贝尔·格兰特(Campbell·Grant)、詹姆斯·W.贝亚德(Jamesowo Baird)、J.肯尼斯·普瑞格(J. KennethoPringle):《考索山脉的岩画》(《Rock Drawings of the Coso Range》),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马图兰格博物馆,2025年,第17页。
相关文章
但贺兰山仍为少数民族频繁出没的地区,为匈奴右贤王牧地。唐初,回纥吐迷部游牧于贺兰山地区。唐高宗时,朝廷设“贺兰州都督”,管辖贺兰山地区的少数民族。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猃狁、羌戎、匈奴、月氏是在贺兰山地区活动时间最长的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2025-09-30
我国著名岩画研究专家盖山林先生用很大篇幅,在《世界岩画的文化阐释》一书中论述了岩画的功能。图19瑞典鲍古斯列那太阳舟岩画此外,岩画的功能还有氏族符号、祈祷、狩猎魔术、占星术、成人仪式和生殖仪式、幻影以及对神人传达信息、指示标记、表达姿态语言、对图腾的描绘、原始记事符号等。......
2025-09-30
有些学者称这类人面像岩画为“未完成的人面像”。图102整块岩石构成的贺兰口人面像岩画总之,没有脸的人面像岩画,不管是只有五官,还是只有面部轮廓线,并非没有完成的人面像,而是史前人类对其所崇拜的神灵的一种表现方式。......
2025-09-30
有数据显示,贺兰山是中国发现植物岩画最多的区域。在贺兰山岩画中,植物岩画有树木、花草、果实、谷物等。为世界所瞩目的贺兰山人面像岩画,是指原始人类对心目中的神灵鬼怪、图腾动物以及各种崇拜对象赋予人面形象而制作的岩画。从某种意义上讲,贺兰山岩画是一个庞大的符号系统。......
2025-09-30
每年6月24日,他们都要隆重庆祝古老的传统节日——太阳节。诸神之主的“日”,就是太阳神。100多年前,P.马克在俄罗斯乌苏里江流域的舍列缅捷也沃村和黑龙江沿岸的萨卡奇—阿梁地区发现了太阳神岩画。......
2025-09-30
1996年11月,包括贺兰口岩画在内的宁夏贺兰县贺兰山岩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贺兰山岩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岩画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7月,银川市人民政府开始筹备成立银川市贺兰山岩画管理处,对贺兰口岩画实施抢救性保护措施,全面整治保护区环境,修建景区内岩画参观道路。......
2025-09-30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贺兰山东麓及其以东地区,发现了灵武水洞沟、青铜峡鸽子山2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贺兰口、暖泉、金山林场、庙山湖、长流水、孟家湾、四眼井、小湖等10多处石器时代遗址。水洞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发现并进行系统发掘和研究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