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贺兰山岩画:猫头鹰与鸮面人像

贺兰山岩画:猫头鹰与鸮面人像

【摘要】:作为一个艺术形象,鸮面人像并不单纯出现在岩画上。因此,人们认为听到鸮鸟类的猫头鹰的叫声是不祥之兆,是死亡的征兆,猫头鹰是能给人们带来噩耗的“死亡之鸟”。在很多国家,鸮面人形总是被雕刻在史前墓葬前的石碑或石柱上,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因此,作为以“死亡之鸟”为特征的鸮面人像,既是“死”的征兆,也是“生”的象征。

37.猫头鹰与鸮面人像

“鸮”是指猫头鹰一类的鸟。鸮面人像岩画是指鸮形人面的岩画,主要特征是头为桃形或杏核形,双眉与眉心竖线相接,竖线象征鸮喙,左右两个同心圆代表鸮的一对大而圆的眼睛。

这类鸮形人面的岩画,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白岔河一带,在江苏连云港锦屏山将军崖岩画中,也发现有无轮廓形的鸮形人面像。

作为一个艺术形象,鸮面人像并不单纯出现在岩画上。从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早期,有鸮面人像的艺术品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以突出鸮面形象为基本特征的陶器、玉器、青铜器及石刻、木刻多有所见,成为史前人类一个共同的文化现象。

关于鸮面人像的文化象征意义,学术界有“善神说”、“再生说”、“先商图腾说”、“生殖崇拜说”等观点。

詹姆斯·G.弗雷泽《金枝》载,库页岛上的阿伊诺人认为“猫头鹰是一个善神,它的叫声警告人们邪恶将临,从而保护了人们,防御邪恶。所以人们爱它、相信它,虔诚地尊它为人与造物主之间的中介神灵”(1)

汤惠生先生在他的力作《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中,引用了大量考古学资料,认为“猫头鹰在原始人眼里看来,或在萨满教二元对立思维中乃是死亡的象征,但是作为鸮面女神,她同时还意味着再生。……在原始观念中,纯粹和真正的死亡是不存在的,死亡即‘再生’。鸮面人像是通过表现‘死亡’的画面、图案与纹饰来表达萨满教中对‘再生’这种观念的追求”(2)

苏胜先生通过对鸮形类人面像及相关的文化背景进行了探索,认定鸮形人面像是“先商图腾”,是“先商或商族的图腾崇拜物”,并提出“与东夷族有关的先商人制作的鸮形面像岩画,与有着天象观察技术的农业部落有关”,“鸮形面像岩画是季节的象征”。他在论述了鸮形面像在中国南北双向式传播之后,认定此类岩画“是人们作为先商民族迁移的有力物证”(3)

同时,苏胜先生认为,鸮面岩画的文化内涵具有“多义性”。它“可以是农业人类的保护神,也可以是父系社会中的生殖神”。鸮面中眉心与眉毛两线的相接构成的纹样,孙新周先生认为它“是一种抽象的男根纹,如果加上两圆的形象,画面中的图案有一对睾丸有着阴茎的男性生殖器”(4)

猫头鹰是在夜间活动的鸟,是黑夜的象征,也是黑暗的象征,是阴间的动物。因此,人们认为听到鸮鸟类的猫头鹰的叫声是不祥之兆,是死亡的征兆,猫头鹰是能给人们带来噩耗的“死亡之鸟”。在很多国家,鸮面人形总是被雕刻在史前墓葬前的石碑或石柱上,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在史前人类的原始思维中,“死亡”就是“再生”,生即死,死即生,生与死是互渗的。“死根本不是构成生命的活动和存在的一切形式的完全而简单的消灭。‘原始’人对于这种完全的消灭从来没有丝毫的观念。我们叫作死的那种东西,在他眼里从来不是绝对的。死人是活着的,也是死的,甚至在这个第二次死以后他们还继续生存,一直到另一次转生。”(5)(www.chuimin.cn)

因此,作为以“死亡之鸟”为特征的鸮面人像,既是“死”的征兆,也是“生”的象征。欧洲一些国家如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发现镌刻有鸮面人像的墓葬碑石,叙利亚、约旦、立陶宛、罗马尼亚发现的史前石雕、陶塑、陶罐上的鸮面人像,其下部都有醒目的女阴或蛇形肚脐图案,这是再生的象征(图92)。同时,又蕴涵着生殖崇拜的文化意旨。同样,贺兰山岩画中的鸮形人面像,也是史前人类追求“再生”及生殖崇拜的反映,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企盼。

img103

图92 史前石雕、陶塑、陶罐上的鸮形人面像

【注释】

(1)[英]詹姆斯·G.弗雷泽(J·G.Frazer):《金枝》,徐育新译,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732页。

(2)汤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22页。

(3)苏胜:《鸮形类人面像岩画的文化内涵》未刊稿。

(4)孙新周:《探索内蒙古人面像岩画的文化奥秘》,载《岩画》第一辑,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研究中心编。

(5)汤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科学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