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贺兰山岩画制作,百道题目

贺兰山岩画制作,百道题目

【摘要】:贺兰山岩画的制作方法,同世界各地的岩画一样,分为使用矿物质颜料涂画和用不同工具敲凿磨刻成画两大类。而绝大多数岩画,是使用石器或金属器在岩石上制作出来的。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笔者认为贺兰山岩画的制作方法有以下4种,具体岩画如图52所示。图52贺兰山岩画的制作方法图例四、磨痕法。

28.贺兰山岩画的制作方法

在贺兰山岩画研究中,对岩画制作方法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贺兰山岩画的制作方法,同世界各地的岩画一样,分为使用矿物质颜料涂画和用不同工具敲凿磨刻成画两大类。而绝大多数岩画,是使用石器或金属器在岩石上制作出来的。

关于使用石器或金属器在岩石上制作岩画的方法,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概括。

陈兆复先生首先对史前人类制作岩画给出了一个“简化了的术语”——凿刻法,然后又将凿刻岩画的技法归纳为敲凿法、磨刻法、线刻法3种。并且特别以贺兰山贺兰口岩画为例,认为“其刻制的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体雕凿,这种刻制方法多用于刻制动物图像,敲凿后的凿点清晰,但阴刻较浅,有的也很粗糙,图形往往不十分清楚。另一种刻制方法是先凿刻,然后再将刻槽打磨光滑,这种方法以阴刻线条来构成图形,多用于刻制人物或人面像,用这种方法刻制的图形,有的沟槽宽且深,虽经岁月的残损剥蚀,往往图形还是十分清晰”(1)

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笔者认为贺兰山岩画的制作方法有以下4种,具体岩画如图52所示。

一、垂直打击法。用尖状石器直接垂直打击石面,使被打击的石面呈碎片状剥离,构成画面。其打击点因受力不均而凹凸不平,但击点较浅。

二、敲凿法。用尖状石器或金属工具在石面上敲凿出图像。这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制作的最大区别在于接触石面的凿器很有可能是借助石块、石锤之类的工具敲击,一如现代用榔头打击凿子,使凿子在石面上凿出图像一样。石面上的图像由密密麻麻的凿坑组成。

三、凿磨法。先用垂直打击法或敲凿法使石面成图,然后用石器沿图像轮廓线多次推磨,使线条愈粗愈深,呈U型线槽。有的线槽可深及1~2厘米,宽约1~2厘米,最宽的线槽可达3厘米。或使画面通体低于石面,构成减地阴刻效果。其线槽表面平滑,不见凿坑凿点。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岩画,绝大多数是画面很大的人面像岩画。在开始以垂直打击法或敲凿法成图时,所用的时间也许很短,但图形粗深的U型线槽的形成时间可能很长,绝非一两人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在成图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人们一次又一次地通过隆重的仪式,对这些心目中的神灵进行祭祀时,每一个人都会从沟谷中捡起一块小小的鹅卵石,按照主持祭祀仪式的巫师所指示的方法,依次用小鹅卵石在岩画的槽线磨过,期盼着用这种与神灵接触的方式,求得神灵的保佑。于是,经过了千百人的手、千万次的研磨,这些岩画上的槽线越磨越深、越磨越宽、越磨越平滑,形成了现在这样的效果,我们把这样的线槽称为“崇拜槽”(参见本书第71题)。(www.chuimin.cn)

img53

图52 贺兰山岩画的制作方法图例

四、磨痕法。制作岩画的岩石上,一般都有自然界氧化所形成的黑色、深红色、浅赭色的岩漆,也称作岩晒、岩垢或石锈。用石块在这些有岩漆的石面上反复摩擦,可将薄薄一层石垢磨去,露出原石本色。用这种方法磨制出的岩画,可使原石色痕迹构成图像,故称之为磨痕法。用磨痕法制作出的岩画,其磨痕与原石面边缘部分,在直观上有“过渡色”的效果,即不能截然区别其轮廓线所在。用手触摸,图像与石面高度几乎没有感觉。

以上四法,垂直打击法和磨痕法可单独用石器完成;凿磨法可先期使用垂直打击法,然后用石器反复推磨成画,亦可单独用石器先凿后磨而成像。唯敲凿一法大可金石并用,以此法构图,线条细匀,且图像较独用石器制作繁复,故时代较晚。

【注释】

(1)俞伟超:《古代“西戎”和“羌”、“胡”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青海考古学会会刊》创刊号,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