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岩画研究专家盖山林先生用很大篇幅,在《世界岩画的文化阐释》一书中论述了岩画的功能。图19瑞典鲍古斯列那太阳舟岩画此外,岩画的功能还有氏族符号、祈祷、狩猎魔术、占星术、成人仪式和生殖仪式、幻影以及对神人传达信息、指示标记、表达姿态语言、对图腾的描绘、原始记事符号等。......
2025-09-30
22.贺兰山岩画的统计及其数量
在对一个岩画地区或一个岩画点进行认真调查、记录、编号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统计和总量统计,取得比较准确的统计资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复杂而又单调的工作,也是岩画研究的基础性工作。
通常使用的岩画统计单位是“主要地区”、“地区”、“地点”、“区”、“组”、“幅”等。国际岩画委员会前主席E.阿纳蒂教授在送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世界岩画研究概况——一份送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对岩画的“主要地区”、“地区”、“地点”作了如下表述:
所谓岩画的“主要地区”,是“在小于1000平方公里地带之内,有着超过1万个图像”的地区。
岩画“主要地区”,由若干个岩画“地区”组成。岩画“地区”的区分,依据的是两个岩画集中点的距离。“两个岩画集中点之间至少要有20公里以上的距离。”
岩画“地区”可以包括许多岩画地点。岩画“地点”是指有岩画的地方。“地点的边界,要在最靠边的图形以外500米的地方,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看都再没有其他图形了。比如说,两组岩画图形之间,再没有岩画可见的地段,超过500米的,那就可以被认为是两个不同的‘地点’。”(1)
调查数据和统计数据表明,宁夏贺兰山南北长250公里,在沿贺兰山东麓东西3.7公里的跨度上,目前已记录19752个岩画图形。也就是说,在宁夏贺兰山92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已记录岩画图形1.98万个。根据E.阿纳蒂教授关于“主要地区”是“在小于1000平方公里地带之内,有着超过1万个图像”的标准,贺兰山无疑是世界岩画的“主要地区”之一。
岩画的“主要地区”由许多个岩画“地区”组成。按照E.阿纳蒂教授对岩画“地区”的划分标准,“地区”间的距离至少要有20公里以上的距离。
贺兰山岩画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东麓29个山口内外及其洪积扇荒漠草原上。29个岩画点之间的距离,大都在5~19公里左右,以山口内外为东西基准线向南北延伸,山口与山口之间岩画分布的最边缘地点的距离,很少有超过19公里的。以银川境内的贺兰山岩画为例,银川市境内的贺兰山南北长约68公里,共有大小山口沟道52个,平均1.3公里就有一个山口沟道。其中,从北到南分布有岩画的地点有大西峰沟、小西峰沟、白虎沟、插旗口、小贺兰口、贺兰口、苏峪口、回回沟、大韭菜沟、拜寺口、水吉口、黄旗口、滚钟口、红旗口、柳渠口15个山口沟道。根据调查资料,小西峰沟—白虎沟2.2公里,白虎沟—插旗口3公里,插旗口—小贺兰口8公里,小贺兰口—贺兰口6.9公里,贺兰口—苏峪口5.1公里,苏峪口—回回沟0.7公里,回回沟—大韭菜沟2.6公里,大韭菜沟—拜寺口1.7公里,拜寺口—水吉口3.3公里,水吉口—黄旗口2.6公里,黄旗口—滚钟口0.8公里,滚钟口—红旗口19公里,红旗口—柳渠口5.1公里。从小西峰沟到柳渠口绵延61公里,从北到南有14个岩画分布点,平均4.06公里就有一个地点分布有岩画,它们之间的距离,没有一个超过20公里的。
因此,银川市境内的贺兰山,应是一个岩画地区。这个地区的岩画,是呈带状分布的,绵延61公里。把银川市境内的贺兰山称为“岩画长廊”,一点也不为过!
岩画“地区”包括许多岩画“地点”。“地点的边界,要在最靠边的图形以外500米的地方,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看都再没有其他图形了。”按照这个划分标准,银川市境内的贺兰山乃至整个宁夏贺兰山东麓到底有多少个岩画“地点”,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才能取得较为准确的答案。但是,仅以目前在贺兰山东麓发现有岩画分布的29个山口作为岩画“地点”,也是没有问题的。
岩画地点有大有小,分布的岩画有多有少。比如说,贺兰口岩画点,岩画保护区面积有11.06平方公里,记录岩画2326组、5679幅。而滚钟口岩画点,岩画分布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记录岩画8组、13幅。因此,在岩画较多、面积较大的岩画地点,还可以分区统计。在一个岩画点上的分区,应以有明显的地形、地貌特征为依据划分。如在贺兰口岩画地点上,我们按岩画分布的地形、地貌特征及方向将其分为6区:以山口为准,1区为山口外向南延伸1000米的面东山坡岩画;2区为山口内面北向西延伸1260米的山壁岩画;3区为山口内面南向西延伸1285米的山壁岩画;4区为山口外向北延伸1100米的面东山坡岩画;5区为山口外山洪沟两侧的独石岩画;6区为山口外洪积扇荒漠草原上的岩石岩画。这6个岩画区域是以地形地貌特征为划分依据的,因此界线也是非常清楚的。(https://www.chuimin.cn)
在一个地点上的每个分区的岩画,又可以“组”为单位进行统计。岩画中的“组”,是指在一块岩面上,由一个或一个以上单体图形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或能够集中表现一个活动、一个过程、一个结果、一个场面、一个形态的岩画单元。一个岩画单元,可以称之为一组岩画。
一般来说,在山体上的岩画,不管有多少个单体图形、符号,凡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距离在10厘米之内的,都应视为一组岩画。尽管这组岩画可能由多幅单体图形、符号组成,都不应该将其划分为若干组。唯其这样,才能在对这组岩画进行分析时,从制作方法、构图特点以及整体文化内涵的揭示等方面,得出发生学意义上的客观结论。考察资料表明,一组岩画,不管密度有多大、分布面积有多广,在表现一个主题、一次活动、一起事件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分割性。一组岩画的单体图形之间,都有一定的连带关系、依存关系、次序关系、因果关系甚至逻辑关系。人为地将其分割开来,增多了岩画分组的数量,但会破坏这组岩画的完整性、客观性,在依据其记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时,就有可能得出与岩画实际不符的错误解释或者错误结论。
在可移动的一块独石上刻制的岩画,不管有多少个单体图形,都应视为一组岩画。刻制岩画的独石,粒度多在1米左右,目前已发现的最小的岩画石,粒度为27厘米。在一块独石上,受岩石面积的制约,不可能刻制很多岩画图形,往往只有1幅单体岩画图形,且多为动物。这样的岩画石,大约占所有独石岩画的75%左右。在一块岩石上,刻制最多的岩画图形,也没有超过10个的。贺兰口沟口外洪积扇荒漠草原上,分布有1594块刻有岩画的独石,在录入微机时,我们将其统计为1594组。
“幅”是最小的岩画统计单位。一组岩画由一幅或若干幅单体图形(符号)组成。单体图形,是指不可再分的、具有独立意义的图形或符号。单体图形的辨识和确认,需要作具体分析。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是磨刻槽线相连的图形,不管有几个形象,比如动物,都应视为1幅岩画。较为典型的是大老虎背上有一只小老虎(“母子虎”)、马背上有一只羊(“马背羊”)、母牛腹中有两头小牛等,都应该记录为1幅岩画。当然,“母子虎”、“马背羊”因周围再没有其他图形和符号,应将其各视为1组岩画,如“母子虎”、“马背羊”可记录为2组2幅。对于一些有表意作用的符号,尤其是小坑穴,与作蹲踞式人体相结合,尽管磨刻槽线不相连,比如在两腿间凿一个小坑穴,以表示女性,也应将其看作是1幅岩画,而不应将坑穴与人体分别记录。但有些组合为一组岩画的坑穴又一定要记录其数量,如江苏连云港将军崖表现天体星辰的很多坑穴岩画,一个坑穴就是一个单体符号。然而又有些小坑穴,尽管有很多,但只能记录为一幅岩画,如在一个表示羊圈的闭合方框中,有一只羊,周围凿满了小坑穴,用以表示很多羊。这幅岩画,就只能记录为1幅,而不能数出1个羊圈、3只羊、23个代表羊的坑穴符号,共记录为25个单体图形和符号。
总之,统计岩画的数量,一定要持科学的态度。对具体岩画环境中的个案,要善于作科学分析,以便实事求是地准确统计出岩画数量。用资料说话,取得岩画研究的话语权。
贺兰山岩画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被陆续发现,先后经过自治区文物考古部门及沿贺兰山东麓各市、县文管部门两次大规模的系统调查、记录,在90年代出版了李祥石、朱存石编著的《贺兰山与北山岩画》和许成、卫忠编著的《贺兰山岩画》两部贺兰山岩画图录。据笔者统计,《贺兰山与北山岩画》中记录的贺兰山岩画总数为1015组、3580幅。《贺兰山岩画》中记录的贺兰山岩画总数为990组、3263幅。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两部岩画图录中,有很多“组”的划分是值得商榷的,一些本来可以归为一组的岩画,却被划分为若干组加以采录和说明。因为是10多年以前的记录,这里就不再赘言指正。
2025年5月,正在筹备成立的银川市贺兰山岩画管理处在贺兰山贺兰口沟口内外11.06平方公里的岩画保护区内,进行了3次为期两年的不间断的反复调查,调查记录工作于2025年5月底结束。目前已记录并输入微机的贺兰山贺兰口岩画总计为2306组,单体图形5679幅。同时,在银川市贺兰山滚钟口、水吉口、拜寺口、大韭菜沟及苏峪口至贺兰口段、贺兰口至插旗口段山体及山前洪积扇荒漠草原上又发现了大量岩画。除去《贺兰山与北山岩画》《贺兰山岩画》两本著作中重复记录的岩画,目前已调查记录的贺兰山岩画总数为5098组,单体图形19752幅,平均每组岩画为3.87幅单体图形。
其实,贺兰山岩画比目前已调查、记录的数量还要多。在贺兰山东麓诸山口及山前洪积扇荒漠草原上,经常会发现以前没有见到过的、没有被记录过的岩画。因此,也肯定还会有10多年来没有调查记录到的大量岩画存在。据初步估计,贺兰山岩画的数量当有1万多组,单体图形可能超过3.5万幅。
【注释】
(1)[意]E.阿纳蒂:《世界岩画研究概况——一份送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陈兆复译,《外国岩画发现史》附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25年,第394页。
相关文章
我国著名岩画研究专家盖山林先生用很大篇幅,在《世界岩画的文化阐释》一书中论述了岩画的功能。图19瑞典鲍古斯列那太阳舟岩画此外,岩画的功能还有氏族符号、祈祷、狩猎魔术、占星术、成人仪式和生殖仪式、幻影以及对神人传达信息、指示标记、表达姿态语言、对图腾的描绘、原始记事符号等。......
2025-09-30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贺兰山东麓及其以东地区,发现了灵武水洞沟、青铜峡鸽子山2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贺兰口、暖泉、金山林场、庙山湖、长流水、孟家湾、四眼井、小湖等10多处石器时代遗址。水洞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发现并进行系统发掘和研究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2025-09-30
从此,中国岩画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岩画群落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学术成就和在国际岩画学界的威望,使我国岩画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迅速提高,陈兆复教授也成为中国岩画走向世界的一面旗帜。转引自E.阿纳蒂为陈兆复著《中国岩画发现史》所作的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页。......
2025-09-30
在高约50米、长约221米的石壁上,分布有1300多个赭红色的大小人物图像,是左江流域岩画中人物图像最多、场面最大的岩画点(图13)。驰名中外的贺兰山贺兰口岩画居于岩画长廊的中心,共记录岩画2318组、5679幅,占贺兰县岩画总数的28.75%。植物岩画在全世界都非常罕见,贺兰山是中国发现植物岩画最多的区域。在贺兰县贺兰山岩画中,植物岩画有树木、花草、果实、谷物等类型。......
2025-09-30
《水经注》记录的岩画,涉及我国11个省区17个市县的20个岩画点。陶乐红崖子山上不曾发现有岩画,但在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北端以及过黄河至内蒙古海渤湾地区的贺兰山余脉都发现有大量岩画。......
2025-09-30
当然,由于田野调查者、岩画研究工作者主观上的原因,也会导致形象判断错讹,使图形辨认失误。比如,在调查记录一幅岩画时,由于观察不细,忽视了一些较为模糊的刻槽、线段,从而造成记录不准、图形失真,以致不易辨认。图32双牛抵狼图33牛羊图对岩画图形记录有误、辨认失察而导致的错误命名,还有一些实例。......
2025-09-30
研究数据显示,世界最早的岩画出现于非洲、欧洲和亚洲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它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已存在了三四万年。E.阿纳蒂著,陈兆复译:《世界岩画研究概况——一份送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
2025-09-30
文中公布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有69个国家148个主要地区发现有岩画。大洋洲有2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6个国家和地区分布有岩画,占整个大洋洲国家和地区总数的21%。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被记录下来的岩画图形已超过2000万个。......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