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塘沽区第一幼儿园教师郑富萍的教育实录

塘沽区第一幼儿园教师郑富萍的教育实录

【摘要】: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郑老师深知自己的责任有多重。1992年7月毕业于天津市第二幼儿师范学校。1992年8月至今,在塘沽区第五幼儿园任教师。幼教高级教师职称。2005年、2006年、2008年连续被评为塘沽区优秀共产党员和塘沽区教育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标兵。2007年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2006年被命名为塘沽区第四届学科带头人。2008年获塘沽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塘沽区首届学科带头人”的称号。

心 愿——记塘沽区第一幼儿园教师郑富萍

“在20世纪,有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呢?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卡萨尔斯意味深长地说:先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人,再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自然地你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了……”这是塘沽区第一幼儿园郑富萍老师最喜欢的一段话。这位爱孩子又得到孩子们喜爱的年轻老师,在13年的幼教工作中,始终把这段话中蕴涵的道理作为自己面对一个个稚嫩童心的准则。她深深地体会到,奉献是老师的代名词,教师的人格是育人的伟大力量,要做好幼教工作,就要始终保持着崇高的精神境界。

一、关心和热爱,让孩子们感受温暖

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郑老师深知自己的责任有多重。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生理、心理都不成熟、不稳定的孩子,而她们的背后是更多家长的期望和嘱托。当家长把他的心肝宝贝送到她怀里的那一刻,她就感觉到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既要像妈妈一样呵护孩子,关爱孩子,帮助孩子,更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教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引导他们明白道理,帮助他们探索奥秘。

平时活动中,一个微笑,一个抚摸,都会让幼儿体验到关怀和喜爱。对孩子负责,就要平等地对待孩子,爱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对那些特别的孩子,郑老师更是关爱有加。郑老师班子上有个女孩叫茗茗,她性格内向,胆子比较小,不愿与别的小朋友交往。于是郑老师有意地多接近她,和她说话时总是搂着她或拉着她的手,挑一些她喜欢的话题,特意安排能力强的幼儿与她交往,使她消除不安的心理。平时创设让她展示自己的机会,如唱歌,跳舞等。慢慢地她变得活泼起来,能主动与他人交往,对老师师爱的力量使她变得自信了。

二、尊重和鼓励,让孩子们体验成功

郑老师认为,教师发自内心的尊重、信任、理解和鼓励能使孩子们变的自信,有助于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健康心态、健全人格的形成。尊重幼儿是建立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和重要前提,尊重幼儿就是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还要鼓励他们在思想、情感或行为中有自己的独特性,并为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在与幼儿的接触中,她还特别注意因势利导,让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一次,在组织幼儿练习拍球时,她采用比赛的形式为每个幼儿提供展示的机会。但班里的琳琳就是不愿意参与到活动中,任凭怎样鼓励都无济于事,坚持在楼道里一个人玩玩具。郑老师认为她可能不会拍球,就同意了她的选择。但是经过几天观察,发现她不但会拍,而且还拍得挺好,就问她:“为什么老师让你拍,你不拍,看你拍得多好呀”。她微微一笑,小声说:“那么多人看着我,多不好意思呀”。噢,原来是她对自己缺乏自信。郑老师想,对于这样的孩子就要帮助她看到自己的优势与潜力,注意为她创设获取成功的机会,在后来的活动中,郑老师经常鼓励她,在小朋友面前表扬她,树立她的自信心,慢慢地琳琳进步了,自信心提高了,也愿意和大家起比赛了。

幼儿喜欢展示自己的成果,因为这些成果出自于自己的脑和手,是自己的创作。一次根据“可爱的小鸭”这个主题“创编小鸭舞”活动中,在小朋友们扮演小鸭子表演时,突然鸿丰说:“老师我想当小花。”接着丁丁说:“我想当小鱼。”这时郑老师迟疑了片刻,想到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即使失败,也应该让孩子尝试一下。于是亲切地摸着他们的头问他俩:“你们为什么想当小花和小鱼呢?”鸿丰说:“小鸭子喜欢草地上的花。”丁丁说:“小鸭子喜欢吃鱼!”郑老师说:“好吧!就请小花到草地上,小鱼去小河里吧!”王鸿丰高兴地跑到草地上双手手腕相碰成小花状并蹲下来看着我们,丁丁在小河里双手在身体前后摆动学习小鱼游,头还在美滋滋地摇。其他小朋友都伴随着音乐跟着“鸭妈妈”一摇一摆做各种走的动作来到草地上。他们体会到了快乐,活动效果也达到了。

三、培养和教育,让孩子们健康成长(www.chuimin.cn)

郑老师常说,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我要用我的心爱着所有的孩子,我最大的心愿是让孩子天天健康快乐的生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她按照以孩子为本的教育理念,特别注重孩子的行为、能力、情感、态度的激发与培养,想尽办法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需求,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郑老师喜爱音乐,擅长舞蹈,就发挥特长从美的旋律中走进了童心世界,激发孩子们的热情,培养孩子的能力,陶冶孩子们的情趣。郑老师发现,在音乐活动中,那些爱蹦爱跳的孩子,总是冲在前面,自由、大胆地展示自己,而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总是安静地坐在那里看着他们表演。于是,她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系列节奏游戏,目的是让幼儿轻松自然地走进音乐活动,在难度不高的艺术表现中体验成功。铎铎是一个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每次参加活动,表现得很胆怯。郑老师连续几天单独把她叫到活动区练习,慢慢的她就开始唱歌了。郑老师马上把她的歌用录音机录了下来,然后放给小朋友们听,孩子们都惊奇地给铎铎拍手。铎铎演唱的声音越来越嘹亮,还到建筑区进行慰问表演。

郑老师还注重利用周围的各种环境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在音乐活动“大树妈妈和小树叶”中,让孩子们在观察落叶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身体来表现树叶飘落下来的情景。她还创作了一个身体律动《小松树》,让孩子动起来。在“学做解放军”的活动中,她联系家长,组织孩子们到部队参观,了解解放军的生活、训练。歌表演《学做解放军》,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就这样,在郑老师的悉心帮助和教育培养下,孩子们一天天在成长,也一天天在进步。虽然很辛苦,也很忙碌,但正如郑老师常说的,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人物简介

陈桂琴,女,出生于1973年8月1日。1992年7月毕业于天津市第二幼儿师范学校。1992年8月至今,在塘沽区第五幼儿园任教师。幼教高级教师职称。2003年被区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好园丁”的称号。2005年、2006年、2008年连续被评为塘沽区优秀共产党员和塘沽区教育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标兵。2007年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2006年被命名为塘沽区第四届学科带头人。2008年获塘沽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塘沽区首届学科带头人”的称号。2008年被评为塘沽区首届首席教师。2008年荣获塘沽区第五届“十佳教师”称号。

教育箴言

爱需要理解,需要宽容,更需要赏识。要放大孩子的优点,去发现、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心”去理解孩子,用“行”去尊重孩子。怀着一颗童心与孩子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