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执著——记塘沽区十五中孙华老师“工作是幸福的,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快乐和充实的。”孙华老师认为,要让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情感依赖,承认和接受教师的权威。作为塘沽区第二届学科骨干教师,孙华老师坚持做数学学科新课程理念的探索者,并将经过实践检验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人物简介孔德俊,女,现年29岁,汉族,中共党员。......
2023-12-02
他,在“师爱”中,享受着幸福——记塘沽区第五中学教师高英奎
在塘沽区第五中学,有这么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他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教学经验丰富,成绩优异,是为数不多的优秀教师;他师德高尚,为人师表,是一名名副其实的优秀共产党员。十几年的教育教学一线工作,他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在三尺讲台上,他乐此不疲地工作着,收获着,快乐着。他就是天津市优秀教师高英奎老师。
一、用“爱”去教育
教育学家夏丏尊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的灵丹妙药。
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使他懂得了人生真正的价值,更让他寻找到了与孩子们之间的纽带,那就是——爱。在工作中,享受着来自于孩子们的爱,同时,也把自己的爱洒向他们,让他们沐浴在爱的春风里。
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爱,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博大无私的爱,她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学生教育工作中,最有效果的事是用爱的甘泉来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乌申斯基说:“教师是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为人师者,在工作中要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学生,以达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为了抓好班级的规范化管理,他从“严”,从“细”处着手,进行常规管理工作。每天早晨,他都提前把女儿送到小学,然后7点左右赶到教室,指导学生上好早自习;每天中午,12点半,他也会提前来到教室,甚至午饭有时也在教室吃。逐渐的,学生们看到了“榜样”的影响力,那些经常迟到的同学早来了,班里的不良现象也在逐渐减少,七年五班逐渐成为了一个和谐、团结、稳定、向上的班集体。学习成绩、班集体建设、各项活动都处于年级甚至学校的领先地位。2007年1月,七年五班被评为“校级优秀班集体”,他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2007年6月,七年五班获塘沽区2006—2007学年度“区级优秀班级”,他本人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连续两年在学校组织每学期“一考两评”考核中,均获一等奖。
二、用“心”去教学
高老师认为:“为师者,教育学生,应该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要求,搞好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他的英语教学非常注重学生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他不是急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注意培养学生扎实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动口实践的能力,以及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和创造的激情。在十几年的工作中,他以一个平凡的教育工作者的诚挚,投身于教育改革的风尖浪头,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教育这片土壤,让其生根、发芽、结果。
从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在教学第一线。他担任过不同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在教学中,他尽量让每个学生在容易接受的条件下去接触新知识,并以愉悦的心情去掌握知识,进而去运用知识。对于刚升入初中的新生,他就在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方面大做文章。如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习惯,在他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要张嘴说英语,而且要大声地说英语,每节课都坚持,经过一个学期的有效训练,他的学生都能非常自信地大声地开口说英语了,就此他对他的教学方法及时进行了总结,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提升,撰写了论文《如何进一步培养起始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获区年会一等奖。另外他还在教学中引入小组竞争机制,并且非常注重英语的默写反馈环节,对于英语默写不合格者非常“较真”,一竿子插到底,直到全体合格为止。对于五中这样的普通校,“学困生”是少不了的,高老师利用自己休息时间义务给“学困生”补课。很多家长写来感谢信表达感激之情。高老师就是这样用他的智慧和汗水,全身心扑在教育战线上。他的付出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学生们学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浓,学习习惯已经养成,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提高成绩就是水到渠成的了。高老师现任教学班的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www.chuimin.cn)
三、用“钻”去教改
参加工作以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他始终高度重视教研科研工作,深知其重要性。他边教研,边教改,边教学实践。积极参加市、区、校各级组织的各种教研教改学习活动,取百家之长,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去。在2006年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三等奖。2003年8月,完成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培训,为自身电化教学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学改革意识,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能发挥带头作用。2004年12月,在中学英语第十届年会上,论文《新课程对英语教师的素质要求》、《浅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与学生沟通》获三等奖。2006年10月,论文《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的教学反思》获市级三等奖。2006年11月,论文《如何进一步培养起始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获区第11届年会一等奖。2006年12月,在2006年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三等奖。2007年2月,论文《浅谈英语介词的学习与运用》,在天津市基础教育2007年“教育创新”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2007年9月始,负责市级德育子课题《班级自动化管理中法制教育的作用》。几年来,承担过区、校级示范课、研究课等教学任务,在毕业班工作中,对全区毕业班英语教师进行过教学专题指导讲座。为进一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2007年夏天,高老师被教育局派往澳大利亚进行英语教学培训,并满载而归。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他。凭着对教育事业的一颗炽爱之心,他从平淡、清苦的生活和工作中体验着快乐和幸福,因为,他从事着“爱”的事业,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凭借着心中的那份爱,他将永远在教育工作中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用汗水和满心的热情去哺育一棵棵幼苗、一簇簇花蕾,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人物简介
王玉娥,女,汉族,中共党员。1968年6月出生。本科学历。1986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中学高级教师。1986年8月至1999年7月在塘沽区宁车沽中学任教。1999年8月至今在塘沽五中任教。从事语文教学23年,班主任年限累计16年。
曾获得市级优秀教师、区级优秀教师、塘沽区十佳青年文明教师、两届塘沽区十佳教师、区级优秀班主任称号。多篇论文获市级、省部级、区级奖励。塘沽区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天津市中语会会员。
教育箴言
让学生成为阳光向上的人。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激励、唤醒、鼓舞学生。
作为老师,有责任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学到更多的知识;有责任引领学生张开理想的风帆,驶向梦中的彼岸;有责任引领学生插上智慧的翅膀,翱翔在无尽的天空。
爱与执著——记塘沽区十五中孙华老师“工作是幸福的,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快乐和充实的。”孙华老师认为,要让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情感依赖,承认和接受教师的权威。作为塘沽区第二届学科骨干教师,孙华老师坚持做数学学科新课程理念的探索者,并将经过实践检验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人物简介孔德俊,女,现年29岁,汉族,中共党员。......
2023-12-02
只要有爱,陋室也是天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当初,大学毕业我们都不看好燕秋和他相处。当时,我们不看好燕秋和他来往的原因是我们一直认为有才华的男人都很花心。可是燕秋坚持和他来往,因此我和燕秋曾经还疏远过一段时间。有一次偶然见到燕秋,听她说起她的婚姻生活,作为一个旁观者我都感动了。听着燕秋的诉说,我有的不光是感动和羡慕,都快有些妒忌我这多年的闺蜜了。......
2023-12-07
让青春在探索中绽放绚丽的色彩——记塘沽区十四中学高洁老师爱因斯坦曾说过:“面对实验仪器我的生命是无限的”。教师是属于绿叶的事业,她应该是不眩目但蓬勃的,不索取而奉献的,她要让美丽的青春,在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奋斗中,放射出绚丽的色彩!塘沽区十四中学物理教师,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市、区级三好班集体”,曾两次在全区毕业班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
2023-12-02
爱心育桃李忠心铸师魂——记塘沽一中地理特级教师曹诗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痴情教坛,乐于奉献;作为一名班主任,他用爱心写歌,以深情育人;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他潜心教研,教艺精湛,成效斐然;作为一位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他诚心待人,甘为人梯。他就是塘沽一中地理特级教师、教育名师曹诗德。现任塘沽一中高中历史教师,一级教师,区级学科骨干教师,班主任。......
2023-12-02
用自己的付出,为自己收获幸福的果实。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种下美好,长出芬芳,奉献与收获是一种相互相随的因果关系。生命是一种奉献和付出,因为只有在奉献与付出中,生命才能彰显它的使命和意义,奉献过后才能收获快乐,赢得尊重。只有弘扬奉献精神,我们才能生活在充满爱心的世界。......
2023-12-02
走科学育人之路做教学创新之师——记塘沽区第六中学贾迎春老师甘为人梯,一片丹心系教育;愿作蜡烛,两袖清风守讲台,是贾迎春的人生信念。随着新课程改革,贾老师学习和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2023-12-02
师爱无痕花开无声——记塘沽区第六中学赵娟老师师爱,是一种付出;师爱,是一种志向;师爱,是一种奉献;师爱,是一种服务;师爱,是一种激情;师爱,是一种激励;师爱,是一种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诵读古诗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在塘沽区青年教师学术论坛中获二等奖。她所带年级组被评为“校级先进年级组”,“塘沽区工会工作先进集体”。......
2023-12-02
就像《致教师》里描绘的那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授为我们提供了让人温暖又信赖的心灵依靠,同时为我们的教育实践不断地支招,激励所有同行向着没有污染的远方出发。再次捧起《致教师》,回想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种种,感慨良多。......
2023-08-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