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自我点燃激情——记塘沽区第十三中学教师刘立芳刘立芳老师从教十七年来,始终工作在教学一线,兢兢业业,师德高尚,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她在塘沽区高中数学教学界具有一定的声誉和威望,为塘沽区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9月被评为塘沽区首届首席教师。......
2023-12-02
燃烧激情 快乐工作——记塘沽区第十三中学教师方焕生
方焕生,中共党员,天津武清人,1998年参加工作,担任班主任工作七年、年级组长工作两年,现承担办公室工作和高三教学工作。先后送走了五届毕业生。多年来,方焕生注重实干,讲究方法,勤奋忘我而快乐地工作着。
一、胸怀豁达、态度乐观、带班智慧
方焕生是属于愿意当班主任的那类教师。然而面对五十个整体水平较低的学生,想干出点成绩,又是何等的艰难。他常说:“光强调老师爱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去爱。就如同哪一位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为什么有很多家长与孩子却不能很好地沟通是一个道理。”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2004届毕业班,他是高三接班的。接班时,他常乐观地说,与别人的差距不正是我要上升的空间吗?他尽快融入班集体,积极宣传“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工作理念,给所有同学以信心。工作中,他常用一句话与学生共勉:人不服我,怨我无能;我不服人,怨我无量。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坚定信心和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审视自我。
就拿学生迟到来说,虽然事情不大,解决起来却不那么容易。班里有一名叫小A的体育特长生,高二的时候四科会考,三科未能通过。他平时自由散漫,经常迟到。开始,方老师也曾严厉要求他不要迟到,而他根本不理这一套。越是严格要求,越是逆反。方老师也曾困惑,也曾失落,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因为他坚信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来,他尝试坚持可接受性原则。他与小A商量,只要由原来一周迟到五次变为四次就是进步。看得出,从方老师真诚的话语中,小A感受到了尊重和理解。每次,小A按时到学校时,总会投给方老师一个微笑,似乎在告诉老师,我会努力的。看着小A挂满纯真的脸庞,看着他一天天健康而快乐地进步着,方老师很欣慰,很快乐。实际上,方老师更清楚转变一个学生除了真诚和耐心,更需要智慧。在充满艰辛与快乐的路上,方老师用心寻找着更好的教育契机,争取收获更大的快乐。那是在当年学校秋季运动会上,方老师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教室内,同学们欢声笑语,享受着来之不易的快乐,小A的体育特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脸上更是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这时,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方老师十分严肃地说,同学们安静下来,小A你到前面来。教室内,顿时鸦雀无声,小A怯懦地走到了讲台前。此时,同学们不知小A又犯了什么错误,正在等待着一场暴风骤雨。小A更是满脸茫然,困惑不解地说:“老师,最近我可没迟到,我又犯了什么错误?”这时,方老师轻轻地从讲桌里拿出一个精美的笔记本,饱含谢意地说:“我代表全班同学感谢你,这是送给你的奖品。”此时,同学们如梦初醒,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就这样,方焕生老师与他的学生们同舟共济,向胜利的彼岸奋然前行。天道酬勤,高三会考,方老师班一次通过率由他接班时年级倒数第一进步到正数第二。小A三科会考一次通过,尤其语文还得了A等。方老师爱他所有的学生,更爱像小A这类急需关爱的孩子。他常说,我们要是本着“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心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使教育真正进走进学生的心灵,快乐之花定会开满我们的校园。
二、倾注爱心,执著奉献,收获快乐
温家宝曾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多年来,方焕生老师播撒着爱心,执著奉献,享受着工作的快乐。他是用良知在工作,真切感受到了太阳底下这一光辉职业的厚重与快乐。
2003届班里有一名叫小李的学生,家住郊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后,她找到了方老师,说自己不想上学了。当时,方老师吃了一惊,小李可是一个要求上进而且成绩很不错的孩子呀。在方老师再三询问下,小李说出了想辍学的原因。家里生活困难,还有一个弟弟在上小学,父母太辛苦了,她要去打工赚钱。她的话断断续续,几次被汹涌而来的泪水打断,方焕生老师看到了一个懂事孩子的无奈,感到她是那么的委屈和不情愿。但是,任凭方老师如何的劝导与挽留,小李只是摇头,流泪。这个时候,语言多么苍白和无力。方老师说,那你就别上了,实际上给小李留下了思考的时间。第二天,方老师和学生们研究了如何来帮助小李渡过难关,尽最大努力不让她辍学。下午放学,团支书和她的母亲去了小李的家,整整一晚上,都在做小李和她家长的工作,直到凌晨1点才返回塘沽。就这样,小李又回到了班集体。为了保护她的自尊心,同学们小心翼翼地给予了她很多帮助,方老师也悄悄地为小李垫付了下半年的书费。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小李开朗多了,方老师真的为她高兴。就在高考前夕,学生跑来告诉方老师,小李说自己要是考不上本科就不上了。当时,方老师多么希望她能考上呀,结果她的成绩还是与本科线差了十几分。就在填报高职高专志愿那天,罕见的大雨倾盆而至,方老师的心里又何尝不是阴云密布,百感交集。他在学校整整等了一天,当最后一名学生也散去的时候,仍然没有见到小李的身影。拖着严重感染的双脚,方老师放弃了去医院打针治疗,可是等待并没有结果,方老师等多久都没有关系,但是高考志愿表是不等人的,第二天12点之前就要上交了。方老师他该怎么办?选择放弃,还是选择坚持?良知再次提醒他,不要前功尽弃。小李家里没有电话,方老师多方联系才找到小李的妈妈。方老师和小李的妈妈在电话中足足谈了半个小时,才做通了她的工作。第二天上午11点30分,也就是上交志愿表的最后时刻,方老师和小李在教育局的传达室填报了志愿。(www.chuimin.cn)
工作中,他正视教育对象的群体特征和个体差异,努力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心理所需,找准激发学生心理所需的“兴奋点”,采取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争取德育最优化,取得了良好效果。
教育是互动的,方焕生老师一直认为他是在不断审视自我过程中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
他在教育笔记中写道:“我深深懂得,落伍一个学生对于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为更好地完成家长的期望与重托,我将把我的青春和热情投入到那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中,去品味和享受那份应有的快乐。”
人物简介
隋颖,女,1990年7月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学高级教师。多次获得区级奖项,成绩突出。论文《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反思》获得全国“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反思”大赛二等奖。自2002年起先后被评为塘沽区青年骨干教师、塘沽区优秀班主任、天津市优秀班主任、塘沽区优秀教师、天津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局级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塘沽区第二届“十佳班主任”,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教育箴言
奉献是本,爱生是根,师德是魂,让我们做学生知识上的学长,思想上的同学,感情上的朋友,心理上的医生。做一名新思想的传播者,新道德的实践者,新知识的介绍者,新教育的开拓者。
燃烧自我点燃激情——记塘沽区第十三中学教师刘立芳刘立芳老师从教十七年来,始终工作在教学一线,兢兢业业,师德高尚,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她在塘沽区高中数学教学界具有一定的声誉和威望,为塘沽区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9月被评为塘沽区首届首席教师。......
2023-12-02
还不如自己好好调节一下,尽早恢复过来,保持工作的热情和快乐。平时,多和年轻人沟通交流,感染他们对工作、生活的热情。在工作中,还要学会放弃。有人认为工作激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人能够心情愉悦地努力工作。快乐是最重要的,心情愉快了,做什么事情都有精力和热情,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就能保持工作激情。......
2023-08-08
师爱无痕花开无声——记塘沽区第六中学赵娟老师师爱,是一种付出;师爱,是一种志向;师爱,是一种奉献;师爱,是一种服务;师爱,是一种激情;师爱,是一种激励;师爱,是一种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诵读古诗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在塘沽区青年教师学术论坛中获二等奖。她所带年级组被评为“校级先进年级组”,“塘沽区工会工作先进集体”。......
2023-12-02
立足三尺讲台,铸就你我精彩——记塘沽区向阳三小教师杜红梅20年前,正处在生命花季的她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走上了三尺讲台。为了找到孩子的妈妈,杜老师费尽周折四处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杜老师终于和这位母亲见面了。杜老师把孩子的照片给她,向她介绍孩子近期的表现。从此,杜老师的班里又多了一只快乐的小鸟。一封封家长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一封封感情真挚的社区表扬信更加坚定了杜老师搞好班级活动的信念。......
2023-12-02
用勤奋与努力坚实走在体育教育的道路上——记塘沽区浙江路小学教师张凯张凯,塘沽区浙江路小学一名普通的体育老师。人物简介宋洁,女,出生于1973年6月,塘沽区浙江路小学语文教师,小学高级职称,1993年参加工作,连续17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并先后获得塘沽区第三届“十佳班主任”、天津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塘沽区第二届学科骨干教师、塘沽区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2023-12-02
挚爱的事业,无悔地追求——记塘沽区桂林路小学副校长陈立梅“您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人生的指路人;您既是宽厚的长者,又是相知的挚友。”这是一位学生赠予陈立梅老师的毕业留言。做一名德业双馨的优秀人民教师是她永恒的追求。她多次被授予全国佳作园丁奖。组员有事有病,她在问候之余,无偿地代课、代班。她奔波于各种大小会议的路途中,回来后将会议精神详实地转达给校长,并精心策划学校教学工作的各类实施方案。......
2023-12-02
11在石头上燃烧激情的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大卫》是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作。《哀悼基督》为创作这座雕像,米开朗基罗花去了大约3年的时间,使它几乎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境界。《大卫》的成功,使米开朗基罗成为当时最伟大的雕塑家。当整个作品完成时,37岁的米开朗基罗已劳累得像个老人了。西斯廷教堂是罗马教皇的私用教堂,也是选举教皇仪式的举行之处。......
2024-01-24
追梦——记苏雪芹老师平和的心态,执著地追求,努力地付出,一个普通的灵魂也会走得很远很远……——题记十七年前,当第一次面对四十三双明澈的大眼睛,第一次聆听到“苏老师”的时候,十九岁的苏雪芹便在心中埋下了一粒种子——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并努力用爱心、慧心在教育之路上幸福追梦。身为塘沽区连续三届的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她多次承担市、区研究课、展示课任务。......
2023-1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