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塘沽区教育之美:优秀教师王丽杰的辉煌成就

塘沽区教育之美:优秀教师王丽杰的辉煌成就

【摘要】:用爱心铸造辉煌——记塘沽一中高级教师王丽杰记得有这样一个小故事:美国芝加哥一名中学生,在回答布朗老师提出的:“如果洪水来临时,你将先救谁?”作为一名教师,离不开教书、育人。在李同学治疗期间,她经常打电话询问病情,在李同学返校上课的那一天,迎接他的是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和祝福的歌声。她用爱心铸造了辉煌。人物简介何建民,男,1954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塘沽区紫云中

爱心铸造辉煌——记塘沽一中高级教师王丽杰

记得有这样一个小故事:美国芝加哥一名中学生,在回答布朗老师提出的:“如果洪水来临时,你将先救谁?”这一问题时,她回答道:“我要去救布朗老师,因为您最爱我们、最关心我们,您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朋友。”从这名学生简短的回答中可以证明:这位布朗老师的教育工作是成功的,她的成功来源于教师最根本的素质——师爱。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赢得孩子的信赖”。王丽杰就是这样一位有爱心的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离不开教书、育人。在做班主任工作的历程中,王老师始终坚持积极乐观的工作信念,她曾说过:“只要用心去做,没有干不好的事情,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她刚做班主任工作时,所带的学生是各方面素质较差的一职外事专业十八班,接班后,她广泛吸取老教师的带班经验,从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和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入手,加强组织纪律性、文明礼貌等教育,树班风正气,为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为给学生创设一个干净、整洁、明亮的学习环境,她亲自带领学生完成了教室的粉刷、布置等工作,这些都走在了年级的前面。

从王老师的工作中,我们看到:做学生工作,只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找准切入点,方法得当,耐心的说服教育是能够解决问题、收效也是很大的。

王老师用爱心感化着班里的每一名学生,洒下辛勤的汗水,换取收获的喜悦,两年过来,入学时年级最差的十八班,形成了极强的集体荣誉感,纸篓坏了,有人悄悄换上;香皂用完了,有人放上新的;台布脏了,有人悄悄洗净……关心班集体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团支部小分队更是三年如一日,坚持到聋哑学校为残疾儿童服务、到西沽照顾孤寡老人,班级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积极上进的凝聚力,连续被评为“精神文明班”、“仪表达标班”、“最佳教室”、“青年志愿者先进集体”、“局级优秀团支部”和“区级三好班集体”。

王老师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教好学生的方法,方法运用得当、能够对症下药,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了。”

李同学得了肺结核,面对这种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王老师没有慌,及时与学校主管领导及卫生室取得联系,及时做好班级的消毒工作,为了不在学生中引起惊慌,她坐在李同学的座位上,向全班同学介绍目前对肺结核的治疗情况,并亲自带领学生进行彻底的卫生扫除。在李同学治疗期间,她经常打电话询问病情,在李同学返校上课的那一天,迎接他的是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和祝福的歌声。

在王老师带“课改班”时,班里有一名姓于的孩子。他很聪明,但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面对这样一个“问题生”,为了尽快走进他的内心深处,从开学的第一周起,连续四周,王老师有意识地寻找他存在的“问题”,放学后把他叫到办公室,心平气和地做他的思想工作,每次和他谈话,都是从道理讲到情理,从尊敬老师讲到孝敬父母。有一天,于同学有些打蔫儿,经了解得知:他父亲因重病住院了,晚上他与母亲轮流照顾。那天下午的自习课,王老师特许他提前回家照顾父亲,下班后又买上水果亲自前往医院探望,给一家人送去温暖,这件事对于同学的触动很大,在他写给王老师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您在我身上下了那么大的工夫,我不知该说什么好了,我想我一生都忘不了您”。字里行间流露着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爱戴,也让老师享受着“付出的回报和欣慰”。于同学不是团员,但此后他主动跟团小组到“聋哑学校”去为残疾人服务,奉献自己的爱心,在王老师的帮助下,他以实际行动在改变着,后来以出色的成绩考入了高等学府。

师爱虽然不含血缘和亲情,没有个人私利和物质回报,但是这种爱中却蕴含着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它不仅有父母爱的那种关怀和体贴,也有朋友爱的那份真诚和友谊,它能弥补和抚慰受伤的心灵,它能激发出学生前进的动力。

多年来王老师采用向学生家长发送“喜报”的激励形式,调动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班会课上,每当发放代表学生进步的“喜报”时,教室里就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家长会上,每当家长拿到代表孩子进步的“喜报”时,脸上就会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喜报”促使班内形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风气,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王老师所带的班级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总是走在先、做在前,在学校的各项量化评比中成绩更是名列前茅,一直受到任课教师和领导的好评,连续被评为校、区级三好班集体。

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为了学生,她不知花费了多少休息时间进行家访,用行动感动并转化着一个又一个学生;为发挥带头垂范作用,每次学校组织捐款献爱心活动,她都是既参与教职工捐助,也参与班级学生捐助,因为她深深懂得“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www.chuimin.cn)

作为学校的教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她多次在全校做示范课、观摩课,多次为全校教师介绍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为青年班主任进行辅导讲座。2006—2007年度,整学期她的每一堂课都面向全校教师开放,作为示范课随时向全校教师展示,接受老师们听课指导。由于她一贯认真备课、认真书写教案,多年来她的教案一直被评为优秀教案,2007—2008年度,被学校首批获准为免检教案,她的教案还作为范本多次向青年教师示范展示。2007年,她所带的文科班本科生一次上线率达13.3%,创近几年来学校高考的最好成绩。

在教好课、带好班的同时,她积极探寻教育规律、参与教学科研活动,先后撰写了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分别在市、区获奖或发表。

由于全身心地投入,她的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市级优秀课一等奖、区级“双优课”二等奖、区年会说课、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区第四届青年成才竞赛一等奖等成绩。2002年,被评为塘沽区首届骨干教师;2003年,被塘沽区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好园丁”荣誉称号;2004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教师和塘沽区首届“十佳班主任”;2006被评为塘沽区第二届骨干教师。

在学生心中,她是一位好老师;在领导心中,她是一位好员工;在父母心中,她是一个好女儿;在丈夫心中,她是一个贤内助;在儿子心中,她是一位值得骄傲的好母亲。她用爱心铸造了辉煌。

人物简介

何建民,男,1954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塘沽区紫云中学校长。曾在《天津教育报》《天津教育》《天津日报》等刊物上发表《人本管理下的队伍建设》《创办有灵魂的教育》《和谐紫云彰显师魂》《运用古代哲学的思想创新学校管理》等文章。曾获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天津市三育人先进个人、天津市民主管理领导干部、天津市优秀工会之友、塘沽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塘沽区优秀处级干部等称号,先后被评为塘沽区第二、四届十佳校长。塘沽电视台《才智英华》栏目对他的事迹进行了重点宣传报道。

教育箴言

学校生存靠生源,吸引生源靠品牌,打造品牌靠质量,提高质量靠管理,科学管理靠队伍,武装队伍靠理念。

学生的成才是学校的光荣,家长的信赖是学校的生命,教师的敬业是学校的希望,社会的满意是学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