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不难体会的和难以忘怀的江南是好地方。因为中原的故乡已被金人占领,回不去了。因为有这份“归思”,也就使得情绪更转为凄凉。今天,我们国家强大了,但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怀抱,那里的不少老人怕也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的体会,但愿他们不要带着于右任老先生的遗憾离开人世,而这,也是我们全民族的共同希望。......
2023-12-02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忧患余生的今昔对比
南宋政权到了后期,朝政非常腐败。在蒙哥登上汗位后,蒙古军大举攻宋,蒙哥亲率主力攻四川,命令忽必烈领军攻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昌),另一路大军由兀良合台率领,绕道云南攻交趾(今越南),转而又攻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三路大军都遇到宋军的抵抗,蒙哥在双方激战时死于军中,忽必烈听到蒙哥的死讯,为急于赶回北方争夺汗位,答应了贾似道的议和请求而撤兵。在蒙古军强大的军事压力面前,宋理宗却沉湎于酒色,宠信宦官,排斥忠良,使得朝政愈形腐败。由于贾似道谎报大捷,博得了宋理宗的欢心,遂被召入临安,入主朝政。贾似道将左相吴潜排挤出朝,在宋度宗即位后,被尊为“师臣”,更是大权独揽,一手遮天。忽必烈得到汗位后,再度对南宋发起进攻,并将主攻方向从长江上游转向了长江中游。襄樊失陷后,南宋的长江防御体系几近崩溃,元相伯颜统兵沿汉水和长江东下,可称是势如破竹。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在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贾似道勉强拼凑起一支十三万人的军队,又派人向伯颜求和,遭拒绝,双方交战于今安徽铜陵附近,宋军大败,贾似道逃至扬州,后被革职,在被贬的流放途中死于押解官之手。在击溃宋军后,元兵乘胜南下,攻陷建康府,又在镇江府大败宋将张世杰,直逼临安。谢太后等不顾文天祥、张世杰等人的反对,带宋恭帝出降。扬州守将李庭芝、姜才,潭州守将李芾等,都坚持抗战,最后壮烈牺牲。文天祥与陆秀夫、张世杰等人拥立宋度宗之子宋端宗即位于福州,坚持在江西、福建、广东一带抗元。最后文天祥兵败被俘,誓不降元,在大都英勇就义。陆秀夫、张世杰都坚持抗元直至海上,最终失败,为国献身,南宋终在样兴二年(1279)灭亡。
在宋元易代之际,许多人在战乱中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忧患,也留下了自己的作品,蒋捷就是其中的一位。蒋捷的先世是宜兴大族,他大概在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中进士,几年后宋朝就灭亡了。宋亡后,他也过了一段流亡生活,在元大德年间,有人荐其才,但终不就。在元兵攻占了词人的家乡宜兴及常州、苏州一带后,不久又占领了临安,他为衣食奔走于苏州等地,《贺新郎·兵后寓吴》记录了当时的流浪生活。词云:
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影厮伴、东奔西走。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着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
相看只有山如旧。叹浮云、夲是无心,也成苍狗。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趁未发、且尝村酒。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
词的开头回忆往日的生活:在垂着锈帘的深阁中,家人围坐灯边,吴侬软语,笑意从红润的脸上透出,现出了酒窝。但是,骤然发生了巨变,作者不能直写元兵暴行,“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的象征性,可令人想见老百姓的遭遇。自此,作者就开始了只有影子相随的流浪生活。下片先表达河山易主之悲,再写自己具体的流浪生涯,以及求取衣食的艰辛。(www.chuimin.cn)
如果说上面的《贺新郎》是具体的流浪者之歌,那么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就是以典型的场面构成画卷,在忧患余生的今昔对比中,概括了自己的一生。且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此词用“听雨”为主线,分别贯穿起青年、壮年、老年三个生活断面,最后用“悲欢离合总无情”来总括,表明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歌楼听雨,罗帐红烛,这是何等浪漫,作者如此写来,当是为了与后面相对照。壮年在客舟中听雨,显然是为谋生而奔走,生活已变得有些苦涩了。而今在流浪途中,听雨在僧庐之下,人已入老年,竟然不得定居,所以终有最后无奈的总结。三个听雨场面分写青年时的欢乐,中年时的奔波,到老年时的流浪,一生的遭遇、苦乐都浓缩在这里了。
我们不必责怪作者为什么不能像文天祥、张世杰那样拿起武器,走向抗元的队伍,为国献身,因为这样的义举不是文人能轻易做到的。我们要看到最广大的人民在战乱年代所遭受的苦难,通过作品去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更多的应该是同情。悲欢离合对于人生来说,是极其普遍的遭遇,但是,在战争年代,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当年,孟子曾有过“仁政”的设计方案,为老年人定下了五十衣帛、七十食肉的“生活标准”,在战国争霸中当然不能实行。蒋捷所写的老年流浪,听雨僧庐之下,与孟子所说相对照,差别何其显然。所以,我们真应为今天的和平、发展而深感庆幸。
有关人情不似春情薄— —宋词中的人生百味的文章
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不难体会的和难以忘怀的江南是好地方。因为中原的故乡已被金人占领,回不去了。因为有这份“归思”,也就使得情绪更转为凄凉。今天,我们国家强大了,但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怀抱,那里的不少老人怕也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的体会,但愿他们不要带着于右任老先生的遗憾离开人世,而这,也是我们全民族的共同希望。......
2023-12-02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闺中思妇的典型形象前面所谈及的离别相思之作都是出于男子之手,或为自抒,或为代言,自抒者当然是真情实感,代言者却有时免不了终隔一层,所以要体会女子自己的真实情感,最好还是能看到女子之所作。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在其词中倾诉的感情是真实动人的,她创造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闺中思妇典型形象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2023-12-0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解脱之道得之于宇宙意识人活在世上总会有烦恼,有的人善于解脱,有的人不善于解脱,结果也就不同。其实,苏轼在此前已充分显示出他的豁达性格,比如他的词作名篇《水调歌头》就可见出,只不过当时用作解脱的不是佛老学说,而是可称为“宇宙意识”的思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此后,就展开了以“宇宙意识”作自我解脱的过程。......
2023-12-02
未暇买田清颍尾,尚须索米长安陌——人人都要为生计而忙我们屡次说到老子“人之大患,在我有身”这句话,因为它的含义太丰富,又太实在、太有哲理了。“有身”就会有起码的生活需要,进而还会有欲望,有忧患。来暇买田清颖尾,尚需索米长安陌。我们且不必对史达祖其人作出是非评判,此词的“无暇买田清颖尾,尚须索米长安陌”两句,却对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具有极大的涵盖意义。是的,人人都要为生计而忙。......
2023-12-02
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身处异域者的真切感受南宋学者洪迈《容斋三笔》曾记录了一则材料:靖康事变以后,成为俘虏的宋朝帝王子孙和宦门仕族,在被押解到金国后都成了奴隶,要为他们的主人服务。而洪皓本人在词中也留下了身处异域的深切感受,读来令人鼻酸。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洪皓是被羁留的使臣,境遇当然要优于已成为奴隶的王孙贵族,但那种身处异域的感受,绝对不是沉迷于“西湖歌舞几时休”的人所能理解的。......
2023-12-02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悲秋的岂止是宋玉伤春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母题。此时,作者超越了眼前所限,在换头处感慨:“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递进式的表达,因为人们懂得情因物感,“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几成为情感产生的形象概括,在秋日与所爱者分离更为痛苦增加了几许分量。......
2023-12-02
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余春》——志士终未失却骨子里的认真大诗人李太白写过著名的诗篇《将进酒》,诗中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余春》。既然如此,无奈中只能放声悲歌《将进酒》,发泄心中的愁闷。......
2023-12-02
夕阳芳草夲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在先民的文学作品中,感物而动主要体现为一种与生产劳动相关的生存意识。可以认为,宋词中的“心绪”又常常发之于生命意识。“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两句,在晁补之的词里有其特定的含义,我们借过来用作漫谈宋词中的感物而动与生命意识,下面将继续这一话题。......
2023-1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