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人情不似春情薄,探宋词中的人生百味

人情不似春情薄,探宋词中的人生百味

【摘要】: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历尽沧桑后的淡语深情靖康事变后,北方人士流落到南方。建炎三年,是宋室南渡后的第三个年头。为此,李清照深感中原的恢复无望,遂有“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的感叹。李清照晚年所写的《南歌子》,可谓准确传递出她历尽沧桑后的情怀: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还是这旧时的天气,还是这旧时的衣服,但岁月已经流走,衣服也已穿旧,我的情怀当然也不像旧时了。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历尽沧桑后的淡语深情

靖康事变后,北方人士流落到南方。在“中州士女”的南渡大军中,既有诸多的官员,也有普通的老百姓,既有像李纲、赵鼎这样的名臣,又有朱敦儒这样的隐士,还有如李清照这样的才女,他们因身份、地位、抱负、胸襟的不同,而有词中的不同情感抒发,但如同吕本中的“归思转凄凉”,却几乎是共有的基调。

比起男子来,李清照自有她毫不逊色的才情,她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渡江东。”历来为人所传唱。“南渡衣冠欠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也可见出她对历史及时人的评判。但是,李清照对于词,有着“别是一家”的认识,所以她的词见不到此类内容,而多个人的情感抒发和生活感受。她在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在婚后曾任莱州、淄川等地太守。因夫妻二人都爱好文学,经常诗词唱和,又都酷爱金石图书,努力于收藏,赵明诚撰写《金石录》,李清照也参与其事,夫妻相得,其乐融融。所以,在李清照的前期词中,虽有因丈夫远宦、两下分离的思念,以至于“人比黄花瘦”,但并未出于闺怨范畴。可当靖康之难起,李清照只得与丈夫渡淮南逃,成了难民,多年搜集的金石书画大都丧失。建炎三年(1129)八月,赵明诚病死于建康(今南京)。此后,李清照就辗转流落于杭州、越州、台州、金华一带,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孤苦无依的后半生。

建炎三年,是宋室南渡后的第三个年头。此年的初春,赵明诚尚在,李清照写了《临江仙》词:“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因为主战的李纲早已被罢相,宋高宗任用奸佞黄潜善、汪伯彦等人,岳飞上书奏请恢复中原,斥黄、汪辈误国,获越职言事罪而被罢官。为此,李清照深感中原的恢复无望,遂有“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的感叹。下片“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是今昔对照,过去过的是吟风弄月的风流生活,如今只能看着岁月空去人欲老,将是一事无成。即使是元宵前的试灯,也觉得引不起兴趣,往日踏雪寻诗之类的雅事,也没有心情去做了。后来,李清照在丈夫死后继续流寓浙江,晚年又有不少作品在表现自己孤苦无依的同时,表达了对过去北方生活的思念。如《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尽管李清照丈夫已死,无儿无女,景况凄凉,但因她的文才出众,家世显赫,今日在临安元宵节,还有不少贵族妇女作为她的酒朋诗侣,乘着宝马香车来邀她参加元宵的诗酒盛会。但此时的李清照却转向了过去汴京繁华时的回忆,因闺门闲暇,故特别重视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这一天的晚上,会与闺中的女伴一起,戴上插着翠鸟羽毛的帽子,以及用金线捻丝制成的、状为雪柳的头饰,打扮得整整齐齐地上街游赏了。在历尽家国之痛以后,不仅已从“簇带争济楚”的昔日爱俏少女,变成了今天“风鬟雾鬓”的憔悴老妇,而且还从过去的争着上街看热闹,变为今天的“怕见夜间出去”,只是躲在帘子后听人家的欢声笑语。这种心态的衰老,并非仅仅因为年老的原因,而是时代巨变、家国沧桑的影响所致。

李清照晚年所写的《南歌子》,可谓准确传递出她历尽沧桑后的情怀:(www.chuimin.cn)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篷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词中以“天上”与“人间”相对照,帘幕中的自己若非长夜未睡,又怎能看到星河在天幕上旋转呢!“天上”与“人间”也并不是简单的用词对偶,而应有今昔对比犹如天上人间、自己与丈夫已是天人永隔之潜在意义。所以才会“凉生枕簟泪痕滋”,不知夜之深浅,“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换头两句应上“罗衣”而写衣上变化:用翠羽贴成的莲蓬已变小,以金线嵌锈的莲叶也已变稀。还是这旧时的天气,还是这旧时的衣服,但岁月已经流走,衣服也已穿旧,我的情怀当然也不像旧时了。“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淡语深情,背后又有多少沧桑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