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饯旧迎新,凝聚光阴-宋词感受

饯旧迎新,凝聚光阴-宋词感受

【摘要】: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除夕的人生感触除夕是每年最后一天,也指这天的晚上。对酒当歌,并不能驱除心底的忧愁,将梅花搓碎也销不了愁,酒尽人归后应当更是郁闷。如果说史浩是因富贵荣华而在喜庆中忘却了时岁的流走,吴文英因生活的无奈而感慨轻送年华,那么此词所揭示的“朱颜那有年年好”,则因除夕而有时岁惊心之感,所以“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的人生感触,是又回到了前面所说的生命意识上来了。

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除夕的人生感触

除夕是每年最后一天,也指这天的晚上。《风土记》云:“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可见此风存在甚久。因除夕是除旧迎新的一个分界点,总结过去的一年,对新的一年未免会有所期盼,所以这一天不但有众多的民俗活动,而且诗人雅士也多有作品表达其人生感慨。如果说唐人史青的诗:“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只是在客观的大实话基础上不失为乐观;那么,唐诗中著名的王湾《次北固山下》,其“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就是在时序交替中透出了积极向上的生活理趣,难怪为“大手笔”张说所激赏,亲书于政事堂。不知是不是宋代的国运不如唐代,宋人笔下的除夕诗词似无唐人那种开阔的意境、气势。不过,宋人对节日气氛、习俗的描绘,却似胜于唐人。

王湾的诗是大笔濡染:“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宋人也写江行途中过除夕,却是另一种面貌。试看朱敦儒的《卜算子·除夕》:

江上见新年,年夜听春雨。有个人人领略春,粉淡红轻注。

深劝玉东西,低唱《黄金缕》。捻底梅花总是愁,酒尽人归去。

词中写江上过年的情景。江上,春雨,已使词中带上了淡淡愁意。三、四句写歌女,打扮得粉淡红轻,从她的身上就可以领略到春天的提前到来了。歌女对我和客人深深地劝酒,又低声唱起了《黄金缕》词(即《蝶恋花》,因冯延巳此调之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故名)。对酒当歌,并不能驱除心底的忧愁,将梅花搓碎也销不了愁,酒尽人归后应当更是郁闷。

当然,宋人写除夕也并非都是表现愁绪,如史浩的《喜迁莺·守岁》就很可见节日的欢乐:

雪消春残。听爆竹送穷,椒花待旦。系马合簪,鸣鸦列炬,几处玳筵开宴。介我百千眉寿,齐捧玉壶金盏。最奇绝,是小桃新坼,争妍粉面。(www.chuimin.cn)

女伴。频告语,守岁通宵,莫放笙歌散。酒晕朝霞,寒欺重翠,却忆凤屏香暖。笑拂满身花影,遥指珠帘深院。待到了,道一声稳睡,明年相见。

词中对除夕守岁及诸多习俗都写得很详尽。先是除夕放爆竹送穷鬼,无非希望新的一年能交上好财运,然后手持花椒酒守岁,等待天明。高官贵人的家门外,可以看到骑马而来的客人系住了马,帽上簪花,来赴宴了,而仆人之多,发出的声音如鸦鸣,掌灯列队成行,此时,华美的筵席就将开始了。来宾们举起了精美的酒壶、酒杯祝贺主人长寿。此时要说最奇绝的就是桃花竟然已开,露出了少女般的娇羞容颜。女伴们频频相告,说我们守岁通宵,也不要让笙歌散了。她们喝了酒,脸上现出红晕,就像朝霞一样,而头上佩戴的翠玉首饰却透出寒意,守岁之时,更让人感到华贵屏风里暖而香的气氛值得留恋。在笑声中归去,拂去满身的花影,指着珠帘后面的深院大宅,自己的家到了,分手时说一声睡个安稳觉吧,让我们明年再见。

史浩的这首词将除夕守岁的全过程写得非常生动、形象,庆祝节日的内容、气氛都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对作者来说,完全是自己的真实体验,因为他有着宋孝宗老师的身份,一生中,除了短期降职为知府外,一直都是皇帝身边的高官,所以他的笔下所写,完全可能是自己家中除夕的实录。而像吴文英这样依人为食的文人,所写的除夕就愁苦多于欢乐。如他同为《喜迁莺》调的《福山萧寺岁除》,从词中的“谁念行人,愁先芳草,轻送年华如羽。自剔短檠不睡,空索綵桃新句。”表现了羁旅中孤身过除夕的愁情。而“轻送年华如羽”的主题,此前又曾出现在韩疁的《高阳台·除夜》里:

频听银签,重然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蔟翠,燕钗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如果说史浩是因富贵荣华而在喜庆中忘却了时岁的流走,吴文英因生活的无奈而感慨轻送年华,那么此词所揭示的“朱颜那有年年好”,则因除夕而有时岁惊心之感,所以“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的人生感触,是又回到了前面所说的生命意识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