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人生百味-宋词中的趣事与情愫

人生百味-宋词中的趣事与情愫

【摘要】:诗酒趁年华——说说宋人的生活推趣人们常将唐宋两代并称,似乎唐风宋韵有颇多相似性,其实,随着近年来的研究,已能逐渐体会到“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的诸多区别。的确,宋代文人很懂得“诗酒趁年华”的生活雅趣,他们的人生堪称是一种诗意的人生。

诗酒趁年华——说说宋人的生活推趣

人们常将唐宋两代并称,似乎唐风宋韵有颇多相似性,其实,随着近年来的研究,已能逐渐体会到“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的诸多区别。相对说来,唐代国力强盛,有足够的民族自信心去主动迎接、融会外来文化,所以唐型文化受外来影响较大,显得外向、开放、活跃,在生活情趣和艺术风味上更追求热烈、雄壮和动感。宋代立国后,一直受到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压力,尽管经济发达,却在对外关系上持续扮演受辱的角色,以至于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所以宋型文化的民族本位意识较强,显得内向、封闭、沉稳,在生活情趣和艺术风味上更追求舒缓、纤柔和沉静。如果说,李白豪放飘逸的诗、张旭如风雨雷电的狂草、吴道子大气磅礴的人物画、“声振百里”的《秦王破阵乐》、雄强壮伟的昭陵八骏、粗犷有力的乾陵石狮等,可以作为唐代文艺的代表;那么,追求“光风雾月”之境的理学、深沉瘦硬的诗、婉约阴柔的词、“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书法、马远“一角”夏圭“半边”的山水画、朴素淡雅的青瓷等,就可以作为宋代文艺的代表。如果说,唐代文人的生活与诗情见之于从军出塞、学道游仙、寻幽探胜、经行万里、纵酒放歌之中,那么宋代文人却远无唐人的豪情与狂放,政事与文事之外,他们更多的是追求生活的雅趣。

宋人的生活雅趣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著名的“西园雅集”可以见之一二。北宋大书画家米芇的《西园雅集图记》是对于李公麟所作《西园雅集图》的一篇说明性文字,文中对参加“雅集”的人物及活动作了很详尽的记录:“……人物秀发,各肖其形,自有林下风味,无一点尘埃气,不为凡笔也。其乌帽黄道服、捉笔而书者,为东坡先生。仙桃巾紫裘而观者,为王晋卿。幅巾青衣、据方几而凝伫者,为丹阳蔡天启。捉椅而观者,为李端叔。后有女奴云鬟翠饰侍立,自然富贵风韵,乃晋卿之家姬也。孤松盘郁,上有凌霄缠络,红绿相间;下有大石案,陈设古器瑶琴,芭蕉围绕。坐于石盘旁,道帽紫衣,右手倚石,左手执卷而观者,为苏子由。团巾茧衣,手执蕉箑而熟视者,为黄鲁直……前有鬅头顽童捧古砚而立,后有锦石桥,竹径缭绕于清溪深处……水石潺湲,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无过于此。”参加过西园雅集的词人秦观在其《望海潮》中曾有“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的美句美境,可见他对于这段充满雅趣的生活的追怀之情。在私家园林的清幽环境中,苍头翠鬟相绕,炉烟古琴相伴,文人们作文写诗、谈禅论道、评书赏画、品酒啜茗……这种生活确实是唐人所未见或少见的。

如果说西园雅集是追求室外的园中雅趣,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则表现了对文人书斋清玩雅趣的欣赏:“明窗净几,罗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时取古人妙迹,以观鸟篆蜗书、奇峰远水。摩挲钟鼎,如亲见商周。端砚涌岩泉,焦桐鸣玉佩,不知身居人世,所谓受用清福,孰有逾于此乎!”收藏金石古物,赏玩奇花异石,成为不少文人之所好,乐此不疲,可谓“雅玩”成风。其中如对于金石一项,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曾道及当年与夫君赵明诚共同“雅玩”的美好情趣:“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杯中,反不得饮而起。”夫妻之间并不只是缠缠绵绵,而是充满了文人士大夫的雅趣。

我们不妨借用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词的结句,作为宋代文人生活雅趣的概括。词云:(www.chuimin.cn)

春来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此词是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时所作,作者因清明前后登上超然台,对着满城风雨,撩起乡愁,写成此词。我们可以不管词中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如果摘字相连,柳、花、诗、酒、茶等,差可与后人所写打油诗相对照,看到雅俗情趣的不同。诗云:“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如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宋代文人的生活相对说来比较优裕,尤其是一旦成为了高官,根本就不用为衣食之事发愁,小老百姓的“开门七件事”不须他们烦心,所以尽管可以在“书画琴棋诗酒花”上用心思。即使像南宋时著名的雅士姜夔,一生依人为食,虽家无立锥之地,却照样可以做到“图书翰墨之藏,汗牛充栋”,不失其“晋宋间人”的风貌。

的确,宋代文人很懂得“诗酒趁年华”的生活雅趣,他们的人生堪称是一种诗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