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庄子思想:解脱之方,从人生百味中寻找

庄子思想:解脱之方,从人生百味中寻找

【摘要】: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从庄子思想中寻找解脱之方古代的士人多恪守儒家教导,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立身行事的信条,但是,儒家代表的主要还是“入世”观,当遭受挫折和不幸时,还常要依靠道家的思想来寻求解脱,以求“出世”,所以有学者称之为“儒道互补”。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从庄子思想中寻找解脱之方

古代的士人多恪守儒家教导,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立身行事的信条,但是,儒家代表的主要还是“入世”观,当遭受挫折和不幸时,还常要依靠道家的思想来寻求解脱,以求“出世”,所以有学者称之为“儒道互补”。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大概算得上是最善于“儒道互补”的人物。苏东坡在青年时期“奋励有当世志”,他二十一岁中进士,在二十六岁参加制科考试时,曾针对“长患无材、长患无兵,长患无吏”的现实,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方针,以求改革弊政。但后来因对王安石变法持有异议,卷入党争,他的一生就充满了坎坷,也从初时的只信奉儒家思想,排斥道、佛,转变为兼取而杂糅之。

苏轼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遭“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到彼处后,不但在政治上深感压抑,生活上也非常困难,他常到安国寺焚香默坐,自我省察,力求一念清净,还倾心于道家的养生术,在天庆观养炼。通过对佛道思想的汲取,化消极为积极,他在现实中努力消解矛盾,求得心理上的平静。

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城南靠近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后来开垦出“东坡”,种了庄稼树木,自号为“东坡居士”,又在此处建了雪堂。元丰五年九月,苏轼在雪堂喝酒,醉后返回临皋,并写了一首词《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苏轼在作了这首词后,传说他“挂冠服江边,挐舟长啸去矣”,消息传到郡守那里时,郡守大为惊恐,“以为州失罪人”,赶紧到苏轼的居处,却只闻他鼾声如雷,竟然还没有醒过来。

此词上片写了喝酒和回家的过程,浅显易懂,不必详说。“醒复醉”三字,将东坡恣纵自适的情态作了生动的刻画,而“仿佛三更”则似还带着醉意,“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两句,所展示的是一个“无可无不可”、坦然面对现实的人物形象。到了家,却回不了,在别人将会多么恼火,可苏轼竟然悠闲地拄着拐杖倾听江流的水声。这样,就为下片打下自我解脱的基础。换头突然冒出“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感慨,接着似是自我告诫:不要对世事过于执著,何时才能忘记不绝的忙碌呢!这感慨与自警似与前面不相干,其实这正是在夜深人静时,自己有家却进不了门,在静听江声时得到的启发:鼾声如雷的家童听不见自己的敲门声,主人竟然主宰不了这个家,难道这不是类同于“我”的不能决定“此身”吗?如果能忘却营营,不去为追求什么而忙碌不已,也就像对于回家不那么在意一样,在天地之间,倾听江涛水声,就会在精神上得到解脱,得到了自由。《庄子·知北游》说:“汝身非汝有也。”其本意是说人的生命、身体是天地所造就,并非人所自有。《庄子·庚桑楚》又说:“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是说应当健全人的形体,关爱人的生命,不要让自己百般思虑,千般周旋,而使生机受损。当想通了这一切,就能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静观万物,看到的是“夜阑风静縠纹平”的美好景色。在被自然美景所陶醉时,不由得生出了一个念头:何不就驾着一叶小舟,任意而行,在江海中去度过余生呢!(www.chuimin.cn)

西湖胜迹图册·雷峰塔,明·宋懋晋

最令人长记难忘的是西湖边携手赏梅,可惜正如梅花凋残,人也离散,何时梅花再开,人能再逢?

西湖胜迹图册·六和塔,明·宋懋晋

携手并行,看千树梅花盛开,似乎压住了西湖寒冷的一湖碧水。可是,梅花终于被一片片吹尽,与爱人也分手了,什么时候再能相见呢?

尽管苏轼只是发一时之感,并没有真的驾起一叶小舟消失于江海,而是倒头大睡,只让郡守虚惊一场,但这首词却给人以不少启发。人世很少是一生坦途,人生很少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只有看穿忧患,善作自我解脱,才能不会因逆境而使身心受损。苏轼虽然少年得志,文名远播,仕途开始时也算顺当,但因在变法上的意见分歧,导致自请外任,继而遭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以戴罪之身而感受人情冷暖,备尝人世艰辛。他从庄子的思想中求取解脱之道,与他早年所主张者相左,却是随人生境遇的变化而变化,对他来说,也是成功的。后来,他经历了一再的被贬,从偏僻之地的岭南,再到瘴蛮之地的海南,却并未消沉,而依然乐观,应该说,庄子的思想是真正起了作用的。

苏东坡逝去多年了,但他的词依然还有生命力。在今天,社会生活中充满竞争,人们如过多地纠缠在得与失、忧与乐中,可能就会害本伤生,若能真的学会“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心灵就会少几分躁动,多一些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