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从庄子思想中寻找解脱之方古代的士人多恪守儒家教导,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立身行事的信条,但是,儒家代表的主要还是“入世”观,当遭受挫折和不幸时,还常要依靠道家的思想来寻求解脱,以求“出世”,所以有学者称之为“儒道互补”。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2023-12-02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桓温之叹的永久生命力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说树木成材虽然不容易,但人的德行、操守、业绩、名声更须百年时间的检验。但是,人作为生物体,其生命却比树木要短得多。美国西部的红杉树,高达几十米,寿命长达几千年,台湾阿里山的神木,也是长寿的树木,山东泰安岱庙和陕西黄帝陵都有汉柏,树龄超过两千年。所以,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在树木面前,常会有人生短暂、速朽的感叹。《世说新语·言语》有一记载: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比,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桓公指桓温,人称其少有豪迈风气,得到温峤的赏识,累迁琅邪内史,进征西大将军。他以一代袅雄,竟然会在自己当年种下的柳树面前流泪感叹,可见对于生命的流走、消逝有着多么沉痛的感情,其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命意识是多么的强烈!
桓温“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叹,千百年来一直在人们的心头上回荡,宋词中也可以看到这一类似的感慨。比如姜夔的《长亭怨慢》作有小序:
……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
尽管他将庾信的《枯树赋》误记为桓温的话,但精神是一致的。他在词中继续演绎“树犹如此”之意:“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请时,不会得青青如此!”之所以有这一感慨,是因为他曾有过与合肥歌女的一段恋情。歌女善弹琵琶,而姜夔长于音律,郎才女貌,且互为知音。大概由于生活所迫,不得已分手了,但词人心中对这一交往和感情一直无法忘怀,所以在此词的下片追忆了当年分手时的叮咛:“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可如今只能面对乱山无数而看不到高城。岁月流逝,生命逝去,怎不令人起“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叹呢!(www.chuimin.cn)
有温峤、桓温之才的辛弃疾,同样也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叹。他作于乾道四年至乾道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道: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在擒获叛徒、“奉表南归”后,并未得到最高统治者的赏识,只是因为他有出众的才干,无论到何处、干什么,都政绩昭然,才经常被派到需要处理棘手事情的岗位上,可是还得不到信任,以至有“孤危”之感。此词所抒发的登临感慨,是渴望为国建功、恢复北方失地,同难以实现平生大志的冲突,所以也引发了“树犹如此”的桓温之叹。
词的上片先写自己在登高远望之所见:南方的秋天,天空一碧如洗,江水流向天际,一望无边,远山虽像美人的青螺髻、头发上的碧玉簪一样美,但因为自己心中忧郁,看起来也好像是献愁供恨,引不起心中的愉快。接着写登临之所怀所感:对着楼头落日,听着孤雁叫声,自己作为流落江南的北方游子,纵然手把吴钩细看,醉拍栏杆不停,却并没有人理解我的登临之意。下片表明自己的志向:且不要说张翰见西风起,就想念家乡的鲈鱼脍、莼菜羹,弃官南归,我并不想向他学习;许汜在国家多难之时,只想到求田问舍,遭到胸有大志的刘备之鄙弃,我当然也不会像他那样。最令人感叹的是:年华就像流水一样的白白流走了,即使是树木,也会为遭受风雨的摧残而发愁,更何况是人呢!国事艰难,时光速逝,恢复中原的愿望何时才能实现呢?想到这儿,真叫人气短,又有谁唤取红巾翠袖的歌女,为我擦干英雄的泪水呢!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桓温之叹之所以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是因为这带着悲情的唱叹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人生苦短,去日不可追,来日已无多,才子姜夔为自己爱情的失落而痛苦,英雄辛弃疾为自己志向的难圆而感叹。他们之间虽有情感、志趣的不同,但生命意识却是相同的。“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叹分别落实在私事与国事两端,而这两者也恰是宋词的重要主题,我们可不必评说孰轻孰重。
有关人情不似春情薄— —宋词中的人生百味的文章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从庄子思想中寻找解脱之方古代的士人多恪守儒家教导,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立身行事的信条,但是,儒家代表的主要还是“入世”观,当遭受挫折和不幸时,还常要依靠道家的思想来寻求解脱,以求“出世”,所以有学者称之为“儒道互补”。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2023-12-02
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不难体会的和难以忘怀的江南是好地方。因为中原的故乡已被金人占领,回不去了。因为有这份“归思”,也就使得情绪更转为凄凉。今天,我们国家强大了,但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怀抱,那里的不少老人怕也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的体会,但愿他们不要带着于右任老先生的遗憾离开人世,而这,也是我们全民族的共同希望。......
2023-12-02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旷达之人的悼亡之痛古典诗歌中有“悼亡”一类,西晋时的潘岳曾写过三首,似是此类题材的发端之作。睹物思人,低回不已,并以飞鸟的由双而成单,来拟丧妻后的感受。韦丛一旦去世,元稹非常悲伤。这第二首就在回忆韦丛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乐善好施,表达了自己的悼念,开头两句与最后两句,写得尤其平实感人。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023-12-02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看穿名利才能看穿忧患人生在世,有一样很难挣脱的羁绊,那就是名利。因为在作诗者看来,严光的所为,尽管不是求利,却仍有求名之嫌。要解决矛盾,似乎在于将两者都看穿。我们可以不去深究作者的人格和功业,只是能从他的这首词中认识到:看穿名利才能看穿忧患。......
2023-12-02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对不知不觉的衰老之体验每一个人都要经历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但是,词的最后却借病后写变化,在“不知筋力衰多少”的自问后,自答以“但觉新来懒上楼”,看起来是一种很普通的感觉,实际上蕴涵着很多的无奈,让人想起作者空有抗金北伐、恢复失地之志,却不得不闲居乡村的事实,只能空待时光抛人,看自己英雄老去,功业难成。......
2023-12-02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悲秋的岂止是宋玉伤春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母题。此时,作者超越了眼前所限,在换头处感慨:“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递进式的表达,因为人们懂得情因物感,“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几成为情感产生的形象概括,在秋日与所爱者分离更为痛苦增加了几许分量。......
2023-12-02
为官之人,并无自由之身,且不说他对黄州生活及行将年老的感叹,下片所提的问题:“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若从后面的闲看秋风洛水来看,是针对黄州父老解说为何要去汝州之由,其实,更是提出了对人生目的看法,带有哲理性。“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2023-1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