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不难体会的和难以忘怀的江南是好地方。因为中原的故乡已被金人占领,回不去了。因为有这份“归思”,也就使得情绪更转为凄凉。今天,我们国家强大了,但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怀抱,那里的不少老人怕也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的体会,但愿他们不要带着于右任老先生的遗憾离开人世,而这,也是我们全民族的共同希望。......
2023-12-02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有名的严光与无名的渔父
仕途经济似乎一直都是古代中国士人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因为对中国文化影响极大的孔夫子早就给士人安排好了一条道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尽管他老人家一生中真正称得上是进入“仕途”的,只是在鲁国担任了三个月的司寇,其余的时间多用来教书授徒,可他对于教师这一“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似乎并不自豪,对自己只能像个葫芦瓜那样被挂着,光看而不能吃一直感到遗憾。那么为什么仕途经济就那么重要呢?这除了“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不是当个被挂起来的葫芦瓜以外,成就感、权力欲以及经济保证都实现了,因为“经济”一词实具经邦济世和“经家济贫”两个含义。所以我们确实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的说法,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之所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是因为在科举制度下的中举意味着命运的彻底改变。
不过,古代也有另外一种人,像传说中的巢父、许由,他们都不愿意接受圣君的让位,甚至认为这些话玷污了自己的耳朵,要跑到溪水边洗耳,而当周武王伐纣时,伯夷、叔齐兄弟却大加反对,武王得天下,他俩竟然发誓不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庄子对战国中的杀戮、争霸非常痛恨和失望,所以也无意于当官,甚至把官位比作死老鼠,当楚威王派人拿着很多钱去找他,并许之为相时,他笑着说:“你快走吧,不要让我受侮辱了,我宁可在污水中游戏快乐,都不愿意做官,终身不仕才是我的志愿。”东汉初,还有一位有名的隐士——严光,在光武帝刘秀还未成为皇帝前,他俩本是同学,刘秀当了皇帝后,立即将他请到了首都,厚待他,还同他在一个被窝里睡觉。刘秀知道他有学问,品德高尚,想将他留下来做官,但严光拒绝了,还是回到了浙江老家,独自一个人披着羊裘在富春江边钓鱼。严光得到了后人的广泛赞誉,以宋人言,范仲淹就有一篇很有名的《严先生祠堂记》,称道他的“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并作歌以赞:“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陆游写过渔父词,也道及严光。他的《鹊桥仙》写道: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www.chuimin.cn)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渔父词是唐人张志和首创,后来南唐后主李煜也写过同类题材之作。宋人有强烈的入世精神,本来对渔父题材不太感兴趣,但因南宋初宋高宗推行对金主和的政策,似有意于让人忘掉北方失地,销损斗争精神,带头作渔父词,一时纷纷仿效。陆游是抗金的志士,却壮志难伸,被迫闲退,不得已而作此词,以表自己的情怀。词的头两句说渔父手把钓竿,这钓竿浴着清风明月,这蓑衣披着烟光雨滴,他的家住在钓台的西面。钓台在今浙江桐庐的富春山,山半有两磐石,耸立东西,俯瞰大江,东面是严光(子陵)钓鱼台,西面是谢翱台(文天祥兵败被害,谢翱登台而哭奠)。当然,这里的钓台并不一定是实指,当是借此而提高渔父的形象。上结两句说,渔父以卖鱼为生,但他却无心求利,卖鱼时远离城门,当然更不肯到红尘深处争逐名利了。下片说,渔父的日常生活是潮水起来时要理棹摇船,潮水涨平后要系缆停舟,潮水落下后高唱着渔歌归去。人家错把我比作严光,其实我只是无名的渔父。这里看起来似乎是以为无名的渔父难以同大名鼎鼎的严光相比,实际上,严光虽辞征召,却因光武帝而得名,又披着羊裘垂钓,更有求名之心,所以陆游认为,无名的渔父之卖鱼生怕近城门,实际上比有名的严光还要清高脱俗。
陆游是很想在抗金复国的大业中作一番事业的,但是,由于最高统治者无意于北伐,恢复失地,他只是在剑南前线经历了短暂的抗敌生涯,很快就被投闲置散,只得在家乡徜徉山水,而遭受像陆游一样命运的人,也不在少数。这首《鹊桥仙》看起来像表现隐逸情致的张志和《渔歌子》一样,“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是闲适生活,与世无争的恬淡情趣,这应与陆游自我化解思想上的矛盾有关。但是,实际上似乎还应有强抑的幽愤,“生怕近城门”,不肯“到红尘深处”,以及“我自是无名渔父”云云,应是对为求一己私利而不计国家根本利益的那些人的讽刺。倘如此看,作者自塑以无名渔父清高的形象,并不消极,而是有积极意义的。
有关人情不似春情薄— —宋词中的人生百味的文章
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不难体会的和难以忘怀的江南是好地方。因为中原的故乡已被金人占领,回不去了。因为有这份“归思”,也就使得情绪更转为凄凉。今天,我们国家强大了,但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怀抱,那里的不少老人怕也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的体会,但愿他们不要带着于右任老先生的遗憾离开人世,而这,也是我们全民族的共同希望。......
2023-12-02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悲秋的岂止是宋玉伤春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母题。此时,作者超越了眼前所限,在换头处感慨:“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递进式的表达,因为人们懂得情因物感,“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几成为情感产生的形象概括,在秋日与所爱者分离更为痛苦增加了几许分量。......
2023-12-02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闺中思妇的典型形象前面所谈及的离别相思之作都是出于男子之手,或为自抒,或为代言,自抒者当然是真情实感,代言者却有时免不了终隔一层,所以要体会女子自己的真实情感,最好还是能看到女子之所作。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在其词中倾诉的感情是真实动人的,她创造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闺中思妇典型形象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2023-12-02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看穿名利才能看穿忧患人生在世,有一样很难挣脱的羁绊,那就是名利。因为在作诗者看来,严光的所为,尽管不是求利,却仍有求名之嫌。要解决矛盾,似乎在于将两者都看穿。我们可以不去深究作者的人格和功业,只是能从他的这首词中认识到:看穿名利才能看穿忧患。......
2023-12-0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解脱之道得之于宇宙意识人活在世上总会有烦恼,有的人善于解脱,有的人不善于解脱,结果也就不同。其实,苏轼在此前已充分显示出他的豁达性格,比如他的词作名篇《水调歌头》就可见出,只不过当时用作解脱的不是佛老学说,而是可称为“宇宙意识”的思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此后,就展开了以“宇宙意识”作自我解脱的过程。......
2023-12-02
未暇买田清颍尾,尚须索米长安陌——人人都要为生计而忙我们屡次说到老子“人之大患,在我有身”这句话,因为它的含义太丰富,又太实在、太有哲理了。“有身”就会有起码的生活需要,进而还会有欲望,有忧患。来暇买田清颖尾,尚需索米长安陌。我们且不必对史达祖其人作出是非评判,此词的“无暇买田清颖尾,尚须索米长安陌”两句,却对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具有极大的涵盖意义。是的,人人都要为生计而忙。......
2023-12-02
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身处异域者的真切感受南宋学者洪迈《容斋三笔》曾记录了一则材料:靖康事变以后,成为俘虏的宋朝帝王子孙和宦门仕族,在被押解到金国后都成了奴隶,要为他们的主人服务。而洪皓本人在词中也留下了身处异域的深切感受,读来令人鼻酸。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洪皓是被羁留的使臣,境遇当然要优于已成为奴隶的王孙贵族,但那种身处异域的感受,绝对不是沉迷于“西湖歌舞几时休”的人所能理解的。......
2023-12-02
诗酒趁年华——说说宋人的生活推趣人们常将唐宋两代并称,似乎唐风宋韵有颇多相似性,其实,随着近年来的研究,已能逐渐体会到“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的诸多区别。的确,宋代文人很懂得“诗酒趁年华”的生活雅趣,他们的人生堪称是一种诗意的人生。......
2023-1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