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不难体会的和难以忘怀的江南是好地方。因为中原的故乡已被金人占领,回不去了。因为有这份“归思”,也就使得情绪更转为凄凉。今天,我们国家强大了,但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怀抱,那里的不少老人怕也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的体会,但愿他们不要带着于右任老先生的遗憾离开人世,而这,也是我们全民族的共同希望。......
2023-12-02
此心安处是吾乡——情怀旷达自能随遇而安
一个情怀旷达的人,不管是在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能坦然处之。以晋人为例,如果说,那个为了莼菜羹、鲈鱼脍而弃官南归的张翰,其“任性自适,无求当世,时人贵其旷达”, 自谓“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还并非处于逆境;那么,陶渊明的既能“三仕”又能“三隐”,以“环堵萧然,不敝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五柳先生”自况,过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生活而自得其乐,就应是真正的旷达了。从陶渊明的《责子诗》来看,他的儿子似乎很不争气,但他却能在无奈之中自我宽慰:“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尽杯中物。”能有旷达的精神,所以在后来他的房子被烧、生活转为极其困顿之时,他也没有呼天抢地,病卧在床时,也拒绝了权贵的馈赠。
说到宋代文人的旷达,当然首先会想到苏轼。对苏轼的旷达,首先是可看他的自我表达,但是他有时也通过赞许别人以表现之,甚至所写的还是身份卑微的歌女。如《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www.chuimin.cn)
此词原有序:“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这王定国名叫王巩,跟从苏轼学为文,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审结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而王定国因曾收受苏轼的诗而遭牵连,被贬宾州(治所在今广西宾阳南)监盐酒税,歌女柔奴同行。三年后,王巩北归,又与苏轼相遇,设宴招待,并叫柔奴向苏轼劝酒。苏轼有感于广西在岭南地区,荒凉僻远,柔奴同行三年而愈见年轻,相问之下,竟然有如此富有哲理的回答,实是大合于苏轼的性格。当然,这也许正是柔奴“善应对”之处,而苏轼则正好借此作引申发挥,所以写下了这首富含哲理、又颇见性情之词。
此词先写王巩之得到柔奴:真羡慕王巩你这个“琢玉郎”(出于唐人卢同《与马异结交诗》的“白玉璞里琢出相思心,黄金矿里铸出相思泪”,指多情种子),老天竟然交付给你这样一位心灵手巧的“点酥娘”(可能指柔奴有类似于今天的“裱花”工艺,梅尧臣曾说他的亲家有女子能“点酥为诗”。也可能因柔奴肤色白皙,加以“柔”与“酥”相关,“点酥娘”可谓一语多义)。她不仅貌美、手巧,而且异常聪慧,能够自己创作歌曲,歌声从她的朱唇皓齿间传出来,就像一阵清风吹来了雪花飞舞,使得炎热之地也为之变得清凉了。换头点出了被贬归来之事,很惊奇为什么在万里之遥、气候酷热的南方三年,竟然会越来越年轻,你就看她那微笑的样子吧,笑的时候好像还带着大庾岭上梅花的香气。最后写了作者与她的对话:“试问岭南应不好”是出于常理的否定性设问,而“却道”二字来了一个转折,“此心安处是吾乡”变成了肯定,也见出了年纪轻轻的柔奴竟然会有如此高的认识。所以倘回过头来再看“岭梅”一语,就很可以体会出其中的寓意, 因为柔奴不就像那大庾岭上的梅花一样,是不为风霜雨雪所折服的吗?
柔奴性聪慧而又善于应对,也许是懂得面对像苏轼这样的人物应该怎样说话,于是才有“此心安处,便是吾乡”的对答,因为苏轼出入于佛老,在遇危难之时能努力做到恬然自适、随遇而安,泰然面对一切。《金刚经》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说,“无所住”就是要圆通透脱,不要“住”而板滞僵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惧忧患,苦乐随缘。苏轼在他被贬多次、且越贬越远后,依然能做到坦然处之。正因为他有这种不为穷通所扰、处惊而不变的乐观精神和人生态度,所以对于柔奴所说的“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大加赞赏,以至有此词之作。而我们也不妨可将它看成是苏轼借柔奴之口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苏轼在初贬黄州之时,自感政治环境的险恶,因而《卜算子》之写孤鸿,有“拣尽寒枝不肯栖”之句。而一旦从佛道思想中得到解脱后,他的其他作品就能写得超旷悠然。待到自己被贬岭南后,他还真能做到“此心安处是吾乡”,在惠州是如此,被更远地贬到海南的儋州之后仍然如此。有了旷达的情怀,就能随遇而安。这首《定风波》似是为柔奴而写,却又是自己人生态度的寄寓,同时又成了今后生活的预言,确实很有意义。
有关人情不似春情薄— —宋词中的人生百味的文章
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不难体会的和难以忘怀的江南是好地方。因为中原的故乡已被金人占领,回不去了。因为有这份“归思”,也就使得情绪更转为凄凉。今天,我们国家强大了,但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怀抱,那里的不少老人怕也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的体会,但愿他们不要带着于右任老先生的遗憾离开人世,而这,也是我们全民族的共同希望。......
2023-12-02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闺中思妇的典型形象前面所谈及的离别相思之作都是出于男子之手,或为自抒,或为代言,自抒者当然是真情实感,代言者却有时免不了终隔一层,所以要体会女子自己的真实情感,最好还是能看到女子之所作。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在其词中倾诉的感情是真实动人的,她创造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闺中思妇典型形象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2023-12-0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解脱之道得之于宇宙意识人活在世上总会有烦恼,有的人善于解脱,有的人不善于解脱,结果也就不同。其实,苏轼在此前已充分显示出他的豁达性格,比如他的词作名篇《水调歌头》就可见出,只不过当时用作解脱的不是佛老学说,而是可称为“宇宙意识”的思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此后,就展开了以“宇宙意识”作自我解脱的过程。......
2023-12-02
未暇买田清颍尾,尚须索米长安陌——人人都要为生计而忙我们屡次说到老子“人之大患,在我有身”这句话,因为它的含义太丰富,又太实在、太有哲理了。“有身”就会有起码的生活需要,进而还会有欲望,有忧患。来暇买田清颖尾,尚需索米长安陌。我们且不必对史达祖其人作出是非评判,此词的“无暇买田清颖尾,尚须索米长安陌”两句,却对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具有极大的涵盖意义。是的,人人都要为生计而忙。......
2023-12-02
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身处异域者的真切感受南宋学者洪迈《容斋三笔》曾记录了一则材料:靖康事变以后,成为俘虏的宋朝帝王子孙和宦门仕族,在被押解到金国后都成了奴隶,要为他们的主人服务。而洪皓本人在词中也留下了身处异域的深切感受,读来令人鼻酸。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洪皓是被羁留的使臣,境遇当然要优于已成为奴隶的王孙贵族,但那种身处异域的感受,绝对不是沉迷于“西湖歌舞几时休”的人所能理解的。......
2023-12-02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悲秋的岂止是宋玉伤春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母题。此时,作者超越了眼前所限,在换头处感慨:“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递进式的表达,因为人们懂得情因物感,“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几成为情感产生的形象概括,在秋日与所爱者分离更为痛苦增加了几许分量。......
2023-12-02
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余春》——志士终未失却骨子里的认真大诗人李太白写过著名的诗篇《将进酒》,诗中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余春》。既然如此,无奈中只能放声悲歌《将进酒》,发泄心中的愁闷。......
2023-12-02
夕阳芳草夲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在先民的文学作品中,感物而动主要体现为一种与生产劳动相关的生存意识。可以认为,宋词中的“心绪”又常常发之于生命意识。“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两句,在晁补之的词里有其特定的含义,我们借过来用作漫谈宋词中的感物而动与生命意识,下面将继续这一话题。......
2023-1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