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思奋发,中原人民也将待机而起,停输岁币则内可得养兵费用,外可从精神上压倒敌人。辛弃疾还主张,将北方来归的军民安置在两淮地区,平时为农,战时为兵,利于在战时打击敌人。可惜,由于宋廷偏安已久,不思进取,使得爱国志士的崇高理想化为泡影,一腔热忱付诸东流。......
2023-12-02
据说有这样一个谜语:“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是什么?”带翼的狮身女怪斯芬克司据于山口要道,问着每一个过往的行人,如果行人回答不出,就要被吃掉;如能答出,斯芬克司就从山顶往下跳,以死相答。行人都没有猜对这个谜,山下堆起的白骨成山。后来俄迪浦斯回答出这是人,斯芬克司跳崖自杀而死。大概因为传说中的古人不怎么聪明,竟然想不到小孩在地上爬时是四条腿,成年后用两条腿走路,到老年时,足力不济,靠拐棍帮助,成了三条腿,以至猜不对而成了冤魂。人生都要经历从出生到衰老、死亡的过程,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中国的古人似乎对此感受尤深。
大概是因为中国的古代人本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训,不像现在要理发,而是“束发”之后戴上帽子,男子行“冠礼”就是表示成年了。留着那么长的头发,对镜之时,很容易发现自己头发的变化,所以我们在古人的诗歌中经常可以看到对白发的感叹。豪放飘逸如李太白,笔下也屡屡见之: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秋浦歌》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赠钱征君少阳》
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
——《忆裹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杜甫也不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www.chuimin.cn)
——《春望》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樽恋物华。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九日》
除了头发,胡须也是可见年龄变化的标志,不知是否唐人写白发多了,宋人认为难以过之,虽一面还写着白发,一面就转写胡须了。如辛弃疾有《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其过片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无独有偶,不太知名的赵师侠也有一首《鹧鸪天·丁巳除夕》: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春风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显然,此词的爆竹除岁和桃符、屠苏等意象都脱胎于王安石的名篇《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风解绿江南树”一句,也只是将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改动两字而已,却远没有王诗中洋溢的除旧迎新之乐观情绪。开头二句是过年的喜庆气氛,但三四句就转为对岁月流逝、人之将老的感叹。下片说归去幸好家中还有园林之胜,可以遍观花开以作自娱。此词一扬一抑又一抑一扬,稍见顿宕,而写得并不怎么高明,但其中的“春风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两句,却不是“点金成铁”。
在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又过去了,新的一年马上就要降临。氤氲的火药气与人们欢乐、吉祥的气氛合成了“满寰区”的“和气”。从这“和气”似乎可以见到季节的变换:春风很快就要吹来,将吹绿江南的树木;但是,春天能重回大地,人却不可能有第二春啊!如果说,“如此春来春又去,白了人头”是在“渐变”之中对自然界铁的法则的认识,那么“春风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就是在“突变”中的认识,前者显得被动,后者却很主动。
我们之所以摘出这两句以之为题,是因为它们在同样表现出大自然铁的规律同时,又将一种“无理之妙”与“无奈之情”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作者承认了春风将染绿江南草树的事实,也承认它不能将老人的白胡须染黑的事实,既然都是事实,却发此“多余”的感慨,岂非无理?而他明知无理,仍然发之,则可见内心的无奈。一者是不变之“理”,一者是无奈之“情”,两相撞击而出之,可见到词人对人生与自然关系的真切体会,这也是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体验,作者将其即时之所得捕捉入之于词,遂成永恒之境。虽淡犹浓,使人震慑。
有关人情不似春情薄— —宋词中的人生百味的文章
三军思奋发,中原人民也将待机而起,停输岁币则内可得养兵费用,外可从精神上压倒敌人。辛弃疾还主张,将北方来归的军民安置在两淮地区,平时为农,战时为兵,利于在战时打击敌人。可惜,由于宋廷偏安已久,不思进取,使得爱国志士的崇高理想化为泡影,一腔热忱付诸东流。......
2023-12-02
无物似情浓——“—永恒主题”的新发展爱情,历来是文学的母题。北宋词人张先写过这样一首《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的确,“伤高怀远几时穷”?我们今天虽不必因人为的原因、为爱情的阻隔而伤高怀远,但也应不忘“无物似情浓”,懂得了真情应该永远高于物欲,我们才能为爱情这一永恒主题奏出美丽的新乐章。......
2023-12-02
未暇买田清颍尾,尚须索米长安陌——人人都要为生计而忙我们屡次说到老子“人之大患,在我有身”这句话,因为它的含义太丰富,又太实在、太有哲理了。“有身”就会有起码的生活需要,进而还会有欲望,有忧患。来暇买田清颖尾,尚需索米长安陌。我们且不必对史达祖其人作出是非评判,此词的“无暇买田清颖尾,尚须索米长安陌”两句,却对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具有极大的涵盖意义。是的,人人都要为生计而忙。......
2023-12-02
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身处异域者的真切感受南宋学者洪迈《容斋三笔》曾记录了一则材料:靖康事变以后,成为俘虏的宋朝帝王子孙和宦门仕族,在被押解到金国后都成了奴隶,要为他们的主人服务。而洪皓本人在词中也留下了身处异域的深切感受,读来令人鼻酸。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洪皓是被羁留的使臣,境遇当然要优于已成为奴隶的王孙贵族,但那种身处异域的感受,绝对不是沉迷于“西湖歌舞几时休”的人所能理解的。......
2023-12-02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缘情”之极品,一代之文学“文学即人学”是曾被严加批判、又是改革开放后广为流行的一句话。“缘情”是对于“言志”的突破。欧阳修曾在《玉楼春》词中写道:“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我们的着眼点不应只限在“风与月”,而要看到“人生自是有情痴”对于感情的勇敢承认,而这正是“文学是人学”的体现。......
2023-12-02
夕阳芳草夲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在先民的文学作品中,感物而动主要体现为一种与生产劳动相关的生存意识。可以认为,宋词中的“心绪”又常常发之于生命意识。“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两句,在晁补之的词里有其特定的含义,我们借过来用作漫谈宋词中的感物而动与生命意识,下面将继续这一话题。......
2023-12-02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历尽沧桑后的淡语深情靖康事变后,北方人士流落到南方。建炎三年,是宋室南渡后的第三个年头。为此,李清照深感中原的恢复无望,遂有“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的感叹。李清照晚年所写的《南歌子》,可谓准确传递出她历尽沧桑后的情怀: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还是这旧时的天气,还是这旧时的衣服,但岁月已经流走,衣服也已穿旧,我的情怀当然也不像旧时了。......
2023-12-02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个很老的话题,一种甚新的感悟人生以及人生态度是古代哲人们难以回避且喜欢探讨的问题。西晋时期,陆机以名将之后及出众的文才见赏于显贵,心中却颇多哀怨,其《短歌行》可谓将前面诸作的主题合而出之: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为动物,惟物之灵。“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苏东坡消极时之所吟,而人生比他顺当得多的高官却比他吟唱得更多,下面将继续谈谈这种现象及其原因。......
2023-1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