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摘要】:邓小平指出改革的对象是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有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邓小平提出确保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基本原则。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我国摆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我国社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生产力落后,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尚不完善。要调整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改革。既要改革,就要明确改革的对象。邓小平指出改革的对象是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形成一定的经济政治制度,它可以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两个层次,过去我们对这两个层次多有混淆。邓小平科学地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7)邓小平通过对原来经济、政治体制的利弊分析,论述了改革的必要性。我国原来的经济、政治体制有自己的长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但由于照抄、照搬别国模式及长期受“左”倾思想影响,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形成了许多弊端。经济上所有制形式和经营形式单一;政企不分,两权不分;忽视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分配上长期存在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官僚主义严重等。这些都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邓小平因此明确断定“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了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8)“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9)20世纪末,在世界社会主义风云突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形势下,惟中国局势稳定。为什么呢?因为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他说:“首先中国自己不要乱,认真地真正地把改革开放搞下去。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希望。”“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10)

邓小平揭示了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不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而且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有两方面的明显不同:一是他们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国家之上,而现实社会主义建立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之上;二是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论述,只是在剖析资本主义基础上得出的合乎逻辑的结论,是对新社会的一种科学预见,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原则性,而现实社会主义具有多样性、具体性及可变性。这势必产生理论与现实的矛盾,要求我们不能完全照搬经典作家的某些结论,而是依据实践的变化继承、补充和发展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有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实现这个过程的有效途径就是改革,改革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我国现行经济、政治制度中还存在非社会主义的残余,还很不完善,我们只有通过改革来消除和克服现行经济、政治及其他体制中的那些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的诸多弊端,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以及其他各种体制,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要通过改革,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求得发展。(www.chuimin.cn)

邓小平指出了改革的目的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就是调整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以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他指出:“我们的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11)

邓小平提出确保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基本原则。鉴于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教训和失误,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12)从而保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