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资本主义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导致资本主义战争爆发。......
2023-12-02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创新和发展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新时期新阶段,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一新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人依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做出的合乎时代发展需要的又一新概括,既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为这一思想路线增添了“与时俱进”的新内容。
与时俱进是在深刻认识新的历史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社会主义创立150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无产阶级政党一定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看不到我国社会经济生活领域的急剧变化,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就会落后于时代,在政治上处于被动。当然借口时代发生变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走上歧途。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江泽民同志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所谓“与时俱进”,是指一种思想理论要永葆青春,不失其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代共同前进,即符合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一词渊源于《易经》的“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即根据具体的客观情况而改变一定的思想和行为。作为党的思想路线主要内容的“与时俱进”,就是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根本趋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拓新境界。江泽民同志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6)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之“时”,不是指一般时间概念,而是指反映人类社会发展某一历史阶段基本特征的时代。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需要,研究不同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和特殊规律,既是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崇高使命,又是一个又一个新的思想理论形成的前提。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依据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特征,广泛而深入研究当时欧洲的社会矛盾和工人运动的特点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石。列宁立足俄国的实际,关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深入总结和研究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经验、新规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列宁主义。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和发展途径,创立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气派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深入地研究了和平与发展时期新的时代特征,深刻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精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形成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规律的邓小平理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的结晶,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从毛泽东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到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再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对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做出的丰富和发展。有了这样一种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党和国家的事业就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理论创新就有了源头活水。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本质和基础,两者共同统一于社会实践中,归根到底,就是统一于与时俱进中。与时俱进的本质,就是要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去认识、把握和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离开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而与时俱进又是实事求是的实践目的。与时俱进与实事求是又是一种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最关键的是要坚持与时俱进。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思考题
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4.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5.怎样正确认识党的思想路线?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版,第282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版,第291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1994年版,第163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版,第3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版,第382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版,第370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版,第382页。(www.chuimin.cn)
(8)《邓小平文选》第2卷,1994年版,第298页。
(9)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页。
(10)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1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1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13)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1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109、113页。
(15)人大名师讲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2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72年版,第283页。
(17)《毛泽东选集》第3卷,1991年版,第801页。
(18)《邓小平文选》第2卷,1994年版,第38、39页。
(19)《邓小平文选》第2卷,1994年版,第42页。
(20)《邓小平文选》第2卷,1994年版,第126页。
(21)《邓小平文选》第2卷,1994年版,第141、143页。
(22)《邓小平文选》第2卷,1994年版,第279页。
(23)《邓小平文选》第2卷,1994年版,第364页。
(24)《邓小平文选》第2卷,1994年版,第143页。
(25)《邓小平文选》第2卷,1994年版,第278页。
(26)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有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文章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资本主义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导致资本主义战争爆发。......
2023-12-02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行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023-12-02
邓小平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另一方面,根据历史经验,为了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解决两个“搞清楚”。......
2023-12-02
第一阶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阶段。江泽民同志从2000年2月在广东考察发表重要讲话起到2001年6月,先后到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考察,召开多次会议,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从不同的侧面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及重要性。......
2023-12-02
这两条标准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是相通的。这两大原则的概括,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雏形。在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实践标准具体化为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
2023-12-02
"点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宗旨,与人民的利益,与中华民族的利益的统一。在全党广泛认同的基础上,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23-11-28
而这一切的实现,首先有赖于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本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切实改进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应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力解决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这个历史性课题。......
2024-06-26
邓小平理论是亿万人民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邓小平理论集中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著作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邓小平理论就是在当代中国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带有民族特色,但它同时又具有世界意义和国际影响。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023-1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