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生产方式现代化49.生产方式现代化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生产方式现代化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开展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建设,全面提升设施装备水平;创新生产组织形式,推动适度规模种植。图48重庆市烟田机械化作业现场图50.基本烟田建设标准是什么?图49重庆市彭水县润溪单元白果坪烟田土地整治现场建立电子档案。每公里机耕路覆盖基本烟田400亩以上。......
2023-12-02
第六部分 烟叶精益生产篇
91.什么是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最初起源于什么产业?
精益生产(Lean Management)是指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消灭浪费和持续改善为核心,用最少的投入成本获取最大效益的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作为一种享有“第二次生产方式革命”美誉的管理理念,精益生产源起于20世纪初的美国制造业。20世纪初,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率先开启了规模化、流水线生产的全新时代,即通过流水线的作业方式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成本降低带来的价格优势刺激市场需求,从而带来批量生产的扩大。
图86 精益生产主要理论框架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经济危机爆发影响,客户购买力下降,质量可靠、价格低廉、供货及时成为客户首要需求,在此情况下,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创的丰田生产方式(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将精益生产的理念演绎到极致。所谓丰田生产方式,即通过生产的整体化、及时化、自动化,采用看板作业、标准作业、全面质量管理等精益化方式,消除隐藏在企业中的各种浪费行为,实现产品制造的合理性及品质至上的成本节约。此时,“彻底杜绝浪费”成为精益生产管理思想的核心,旨在通过精益生产管理,彻底消除企业生产中的“八大浪费”,即过量生产的浪费、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加工的浪费、库存的浪费、额外动作的浪费、不良产品的浪费、管理的浪费。基于此,精益生产也被称为“消除浪费的哲学”。
92.什么是烟叶精益生产?烟叶精益生产有什么样的内涵?
图87 烟叶精益生产理论框架体系
烟叶精益生产是指建立在烟叶生产流水作业基础之上的价值增值过程。它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障供应”为核心要求,以流程优化设计、资源要素整合、人员协同配合为基本调节手段,重点推进信息精确、技术精良、作业精准、管理精细、组织精密、队伍精干,不断减少要素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使烟叶生产系统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客户的有效需求,最终实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目标。烟叶精益生产的内涵主要有:
(1)核心要求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彰显品质。就是要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获得产品竞争优势。
(2)调节手段是流程优化设计、资源要素整合、人员协同配合。
(3)基本特征是生产工序化、分工专业化、作业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生产工序化是将烟叶生产线进行分解和细化,表现为生产要素流动的节奏性和有序性;分工专业化是对生产各工序的熟练和优化,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方式;作业标准化是精益烟叶生产的各项操作规范,是在生产基础上的提炼和升华,是精益生产最直观的现实反映和价值所在;管理精益化强调人的协同配合,达到人与自然的有效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效益。
(4)终极追求是使烟叶生产系统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客户的有效需求,包括烟叶生产线上下游节点的客户需求满足问题。
(5)最终目标是实现现代烟草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93.烟叶生产已经在哪些方面进行过关于烟叶精益生产的探索?
烟叶精益生产管理并非空穴来风,其本身就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应有之义。现代烟草农业通过抓规模主体培育、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田间机械化,烟叶生产方式已经从最初的“小农生产、分散种植、人畜作业、粗放经营”向“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转变,初步实现“种植在户、服务在社、专业合作”,这本身即是精益生产、持续改进的内容。而在作业方式和精良技术上,通过推广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机械播种漂浮育苗、烟夹夹持密集烘烤、补光育苗井窖移栽、土壤改良测土施肥、田间处理不适用烟叶订单生产等适用技术和一体化作业模式,烟叶生产已经在精益生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例如,通过推广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实现原有的“分户分级、把烟收购”向“专业分级、散叶收购、流水作业”收购分级一体化转变,减少了工序,缩短了流程,提高了效率,有的烘烤工场做到了采收、烘烤、分级、收购作业一体化,实现了烟叶采烤分收不落地,极大提高了烟叶等级纯度;通过土壤改良测土施肥实现了由原有的“过量施肥、粗放作业”向“精准配肥、定量施用”的转变;通过田间处理不适用烟叶订单生产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烟叶“优化结构、精准供应”,保证了市场需求;通过推广补光育苗井窖移栽,实现了烟苗的提早移栽、早生快发,有效解决了烟田有效生育期问题。
图88 重庆市巫溪县文峰基地单元推行“采—编—上”一体化服务
但整体上较零碎,并不系统,难以有效解决品质和结构性矛盾,以及生产粗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只有通过烟叶精益生产,把烟叶生产全过程、各环节串联起来,既形成一个大的系统,也在各个过程、各个环节内形成一个个小的技术体系,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真正走上品质特色化和结构最优化的道路,真正走上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高效农业道路,真正由粗放管理向集约经营转变,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彰显品质,从而最终赶超外国烟叶生产水平。
94.烟叶精益生产与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有什么关联性?
图89 山东省诸城市程贾基地单元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
现代烟草农业实施六年来,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一基四化”的总体要求,从试点探索、典型引路到全面推广,从概念提炼、实践总结到模式集成,从“整村整乡试点”“整县推进”到“整县推进、单元实施”,从以烟水工程建设为主到八大基础设施综合配套,从常规项目建设向水源工程、土地整理和全程机械化高层次推进,从“三化建设”同步开展、有机结合到深度融合,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内涵不断深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生产关系明显改善,有力促进了烟叶生产方式转变。
但由于分散种植、粗放经营、小农作业方式依然存在等原因,生产关系的调整还不能完全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例如,通过推广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部分环节业务流程得到了理顺,但是整个烟叶生产业务流程仍然有待进一步梳理,生产工序仍待进一步优化,“无效”或“无价值”的工序仍然较多,导致生产成本仍然较高,工位作业的概念尚未被烟农所接受;尽管通过大力推进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合作社运行架构初步完善,专业服务有效开展,但是总体上整个合作社服务效率偏低,成本较高,合作社服务触角很难精确到具体的种植单元,合作社专业服务与基地单元组织管理、规模种植主体培育无法精准对接,烟叶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还需提高。例如,冬耕深翻、密集烘烤、平衡施肥、统防统治等都是行业多年主推的适用技术,但是由于实施主体的缺位或者“不作为”,导致技术落实很难到位。因此,提升生产力水平,转变作业方式是关键内容,而作业方式的持续改进,就要靠技术进步,靠机械化,靠精益生产。
因此,需要通过实施精益生产方式,按照工业化的思路和方法抓烟叶生产,抓单元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创新运行模式,创新管理方式,形成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一套完善的工作体系,促进现代烟草农业再上新水平。
95.烟叶精益生产与烟叶生产转型升级的关系?
近年来,在烟草行业“高投入、高补贴、高消耗、高成本、高风险”模式的刺激下,烟农积极性高涨,种植规模和生产水平稳步提高,烟农收入持续较快增加,烟叶产业现代化步伐显著加快。但与此同时,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土壤严重酸化、烟叶烘烤能耗偏高、物资管理粗放、基础设施规划不尽科学、建后管护不够到位等生产资料浪费问题愈发严重,烟叶种植热情高涨与烟区布局调整加速、烤房总量过剩与布局不均衡、规模化水平提升与专业化服务需求不旺等资源配置不合理所导致的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从而催生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的“木桶效应”,并形成了烟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制约和影响了烟叶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提升。
图90 山东省诸城市探索烟秆粉碎替代煤炭技术研究
因此,应以实施烟叶精益生产为依托,通过精良的技术、精准的作业、精细的管理,尽量减少物资、农药、化肥等方面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大力推广田间机械化,加快机器设备研发,实现“机器作业”替代“人工作业”;通过大力推广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实现烟叶生产可循环、生态、安全。只有通过烟叶精益生产,以“零浪费”为目标,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向管理要效益,加快推进烟叶发展由粗放管理向集约经营转变,实现烟叶生产转型升级,才能更好地提高种烟效益,增加烟农收入,推动烟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96.烟叶精益生产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烟叶精益生产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品质、满足需求;改变粗放经营、减少浪费;控制用工和成本、提高效率;控制污染、保护生态。从要素的精益化和过程的精益化两个方面理解,烟叶精益生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精良技术”是核心。按照技术的精益化、集成化、体系化要求,进一步深化和探索培育壮苗、小苗深栽、测土施肥、优化结构、散叶烘烤等先进技术的精益化。同时加强烟田基础设施、两个工场、农业机械化、烟站等建设,实现技术装备精益化。
(2)“精准作业”是关键。按照生产的流程化、标准化要求,探索实施烟叶生产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化运作、工序化操作。
(3)“精细管理”是基础。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要按照管理制度化、精细化要求,健全良区良种良法配套体系、工作制度、管理规范和评价体系等,细化岗位标准、过程控制和绩效评估,形成评价、改进、优化、提升的精进机制,特别是“两个工场”要引入工厂化的管理,提升精益化水平。
(4)“精确信息”是手段。按照生产的信息化、信息的有效性要求,加强烟叶生产信息采集,建立健全基本烟田、生产过程、烟叶质量等信息数据库,综合运用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等手段,促进信息资源互联互通、融合共享,实现组织生产、控制质量、减少浪费、保护生态的目标。
图91 机耕手正驾驶自动化农机具在烟田里作业
(5)“精密组织”是保障。按照精心组织、周密计划的要求,实现基地单元烟叶生产的组织精益化。基层站要以片区(网格)为单位,组织技术推广、专业化服务、技术指导、生产管理等具体活动;合作社要按照育苗工场分区制、烘烤工场班组制、专业分级工位制要求,开展专业化服务。
(6)“精干队伍”是支撑。按照人员精炼、队伍精干的要求,打造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精业务的烟叶基层管理队伍;培养一支理念新、技术过硬的烟叶技术员队伍;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业务精的职业化烟农队伍;培训一批熟练操作的专业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合作社产业工人队伍。
97.实施烟叶精益生产的主要切入点有哪些?
精益生产方式源于工业化的生产,引入农业生产领域,并不神秘深奥,关键是要以精益生产为指导,选择好切入点。
图92 山东省诸城市现代化的烟农专业合作社
(1)全面推广GAP规范。GAP是属于精益生产范畴的良好农业操作,是在专业化分工、流程化作业、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维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成本,实现产品优质安全。要以特色烟叶单元为依托,全面推行GAP规范,各单位要精心组织实施,通过抓好GAP,把精益生产方式逐步引入烟叶生产。
(2)先行抓好两端的精益生产。一端是苗,包括育苗和移栽;一端是烤,包括烘烤和分级。漂浮育苗技术、小苗深栽技术和密集烘烤技术已经实现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要进一步精益化。育苗和移栽要统筹思考,合理确定播种时间,解决适时提前移栽问题。积极推广密集烤房散叶烘烤技术,进一步优化工艺和操作,并把烘烤与采收、分级、收购环节结合起来,在烘烤工场推行“采烤分收一体化”业务模式,做到烟叶不落地,减少工序,缩短流程。
(3)大胆探索,着力突破土、肥、水、药的精益问题。这是烟叶精益生产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环节。土的问题,主要是我国耕地少,连作、复种指数高,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不少地方土质也不好。要积极推广白云石粉施用、稻草还田、种植绿肥等措施改良土壤。水的问题,既要注重解决好烟水工程的配套性,更要注重根据烟叶生长期需水规律,科学灌溉或及时排水,还应积极探索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方式。肥和药的问题,集中反映在用量大、效用低、浪费多,对土、水也造成了一定污染。要坚持科学测土,实施配方施肥、减量施肥、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解决大肥、大水问题。要充分发挥预测预报网络作用,开展专业化植保,推行精准施药方式,做到用好药,用对药,少用药。多用饼肥等有机肥、生物肥,推广黄板诱蚜、两蜂一虫等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尽量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重点要围绕提升烟叶品质,加强土、水、肥、药的系统研究,积极探索滴灌带肥的先进方式,促进水肥耦合。例如,以色列农业全部采用了滴灌带肥的方式,并运用计算机精确测算和控制水肥用量,实现了土、肥、水的精益生产,节水、节肥效果明显。希望从现在开始,积极探索实践,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烟叶土、肥、水、药的精益生产。
(4)围绕减工降本增效,解决好合作社、机械化的精益问题。合作社关键在于精密组织,经理人和专业队人员要精干,每项服务流程要优化,专业队操作过程和关键环节作业要精准,促进自身减工,提高效率和效益。“5+4”环节的专业化服务要覆盖到每一户烟农、每一块烟田,真正实现大面积减工、全程减工、全体烟农减工。机械化要提高精准作业水平,科学设置专业队,合理农机调配,不断扩大机械化作业环节、作业面积,增加有效作业天数和时间,加强农机专业队培训,促进农机与农艺融合,保障精准作业,发挥农机使用效益。通过合作社、机械化的精益,把减工计划落到实处,把亩均用工降至最低。
98.如何将烟叶精益生产与GAP管理相结合?
GAP管理自身就属于精益生产的范畴,是在专业化分工、流程化作业、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维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成本,实现产品优质安全。要依托特色烟叶基地精心组织实施,通过抓好GAP,把烟叶精益生产理念逐步引入烟叶生产。
(1)实现烟叶精益生产理念主体间、过程里双向覆盖。应通过抓好GAP管理,将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流程优化、工序生产、工位作业、班组管理、技术改进等理念渗透到烟叶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从两个工场到田间管理整个业务流程的优化,消除不必要的流程工序,形成各个流程工序的作业规范。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将烟叶精益生产的理念渗入到行业员工、服务主体(合作社管理人员及产业工人)乃至经营主体的思想意识当中,使其自觉地按照精益生产的理念进行生产服务,最终实现烟叶生产主体、过程双向覆盖。
图93 使用诱捕器诱捕蛾虫
(2)实现GAP管理与烟叶精益生产的有效对接。GAP管理自身涵盖了土壤和水分管理、种苗管理、大田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农药管理、采收烘烤、包装储运、非烟物质控制等方面的内容,烟叶精益生产在同样强调这些内容的同时,更加注重作业方式的精细,即通过工序化生产、工位化作业、班组织管理、精准化考核,将GAP管理的内容落到实地。因此,应在GAP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流程优化,切实做到工序化生产、工位化作业、班组制管理、精准化考核。
99.如何实现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分级工场的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实施的前提条件是规模化、批量化的生产与订制,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分级工场规模生产、批量生产、订制生产特征明显,最具备实施精益生产和精准作业。因此,要加强三个工场的管理,抓好育苗、烘烤、分级的精益生产。(www.chuimin.cn)
(1)注重工序工位设计,推进作业标准化。要对烟叶育苗、移栽、采收、烘烤、分级、收购等涉及三个工场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梳理,并将各个流程分解成若干个工序,细化工序,核定工位,落实班组,摒弃不必要的工序,消除浪费的工序与无效工作。建立三个工场的流水线、单件作业模式,依托育苗工场实现“育苗移栽一体化”,按照烘烤工场功能配置实现“采烤一体化”、“采烤分一体化”或“采烤分收一体化”,依托分级工场(收购站点)推行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实现“分收一体化”。同时,建立每个工序的作业标准与作业节拍,通过实施一人单工位或一人多工位,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不断推进三个工场工序化生产和标准化作业。
(2)注重推动技术进步,推进技术精良化。加快育苗、烘烤技术工艺改进,优化冷凉地区育苗设施工艺,发展湿润育苗、补光育苗、封闭育苗,优化烟苗营养、生长调控、病害防治技术,加快育苗机械器具研发配套,提升基质装填、单粒播种、剪叶、炼苗自动化、机械化水平;烘烤方式由传统挂杆烘烤向烟夹烘烤、散叶烘烤、专业烘烤转变,优化烘烤工艺路线,减少烘烤能源消耗;分级方式由传统的“一人三工位”向“二人二工位”、“三人三工位”专业化分级转变,收购方式由传统扎把收购向散叶收购转变,不断推进育苗、烘烤、分级技术精良化。
图94 烘烤工场工人运用烟夹进行专业化编烟服务
(3)注重“数字工场”建设,推进管理智能化。积极吸收借鉴物联网技术先进成果,开发利用育苗工场、烘烤工场远程监控系统,构建育苗管家、烘烤管家专家系统,实现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内温湿度、光照、水分、二氧化碳浓度等的自动监控、传输、反馈,实现整个育苗、烘烤过程的智能化控制。积极开发利用分级工场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各个分级工位作业时间、分级量、重分比率、磨损率等的科学测量与鉴定,实现整个分级过程的流水线生产、看板式作业、准时化操作。
(4)注重能源替代探索,推进能源清洁化。积极探索育苗工场内基质替代、半基质替代等先进技术,充分利用烟株残体、玉米秸秆等,开发生物煤炭、生物燃气等清洁能源,变废为宝,发展循环农业;通过烤房设备改造,利用沼气发电做烘烤用电或分级工场照明用电,或用生物燃气做烘烤燃料,替代传统烘烤能源。
100.烟叶精益生产如何实现土、肥、水、药的精准施用?
土、肥、水、药的精益施用是烟叶精益生产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环节。
(1)土的问题。通过茬口调查、地块调查等,建立植烟土壤地块档案,全面掌握烟田土壤基本情况。通过土壤检测,结合气象资料,建立土壤肥力档案,全面掌握植烟土壤类型、质地、肥力等基础数据。要积极推广白云石粉施用、稻草还田、种植绿肥等措施改良酸性土壤,将土壤改良作为烟区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要推广烟田冬耕深翻和高垄栽培,改良土壤结构,解决茬口及病害问题。
(2)肥的问题。坚持科学测土,推广因前茬施肥、因肥力施肥、因移栽方式施肥,实施配方施肥、减量施肥、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解决过量施肥、粗放施肥问题。要多用饼肥等有机肥、生物肥,注重饼肥与微肥施用,既要注重氮、磷、钾等主流元素的合理搭配,更要注重微量元素的适量供应。注重条施与穴施等施肥方式的合理搭配,切实提升肥料效率。
图95 河南农业大学工作人员在对“烟草施肥专家决策系统”进行维护
(3)水的问题。着重烟水工程的配套性,加强规划,实现与其他基础设施的合理搭配,发挥最大效益。要根据烟叶生长期需水规律,浇好定根水,保证长期水源供应和成熟期水分需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切实做到科学灌溉。积极开发烟草种植远程控制系统,根据土壤墒情实时进行灌溉。探索推广喷灌、微喷灌、滴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方式,切实做到节约用水。
(4)药的问题。充分发挥预测预报网络作用,推行精准施药方式,做到用好药,用对药,少用药。要实行烟草与绿肥,烟草与小麦、玉米的轮作,推行冬耕深翻、高垄栽培、深挖排水沟等,寓防治于农事操作中。要注重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推广黄板诱蚜、两蜂一虫等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尽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要将植保与揭膜培土,去除底脚叶,处理不适用烟叶等田间操作结合起来操作,尽量减少田间操作,减少病害传播机会。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推行专业化植保,搞好统防统治,做好包装回收工作,切实做好农药安全施用。
101.烟叶精益生产如何实现光、热、水、气的精准施用?
光、热、水、气精准施用主要是解决烟叶生育期和大田有效生长时间问题,主要体现在育苗、移栽、采收时间安排等方面。
(1)育苗的问题。积极推广漂浮育苗、封闭育苗等先进育苗技术,进一步优化增温补光技术方案,加强光温水汽管理,着力解决好缩短播种出苗时间问题,确保做到早出苗、早成苗、出壮苗,保证壮苗移栽。
图96 重庆市彭水县探索“封闭式育苗”技术
(2)移栽的问题。推行按时移栽、提早移栽,不同烟区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切实做到按时移栽,确保烤烟田间生长期在120天左右。特别是东南烟稻连作区、高山冷凉地区,更应考虑提早移栽问题,切实做到连续15℃以上温度达到7天以上进行移栽。科学规划移栽天数,同一种植单元(烟方)、同一海拔高度、同一县域移栽时间要综合考虑,确保同一区域烟叶田间长势一致。要积极推广膜下移栽及井窖移栽技术,实现提前移栽,提高移栽速度和集中度,促进早生快发,保障大田生长时间。同时,育苗和移栽要统筹考虑,合理确定播种时间,解决适时提前移栽问题。
(3)优化结构问题。根据土壤肥力、肥水情况进行科学打顶,推行中心花开打顶与见花打顶相结合,确保烟叶合理吸收养分;注意打顶时间与打顶尺度,将打顶与抹杈紧密结合,确保打顶安全;综合考虑品种、营养状况、土壤地力、气候、密度和栽培条件等,科学确定留叶数。
(4)采收的问题。根据大田烟叶成熟面积、成熟叶数、烤房容量、烘烤进程等进行准确测评,指定详细采烤计划;根据品种、环境条件、营养水平、着生部位的不同科学确定烟叶成熟度,进行适时采收;根据烟叶田间成熟度、气候条件确定最佳的采收时间;采收、夹持、装炕要做到同质同采、同质同夹、同质同层,实现同品种、同部位、同成熟度、同采收,以提高烘烤质量。
102.如何实现烟站、合作社、种植主体的精准对接?
烟叶精益生产既是技术问题,更是组织问题、管理问题。精密的组织与精细的管理是烟叶精益生产能够顺利实施的保证。
(1)合理划分单元组织架构,做实行业一条线。按照“基地单元—收购片区—服务单位—种植单元”框架做实基地单元组织架构,依据服务半径、地域分布和交通条件等,1个基地单元设3个左右收购片区,每个收购片区设5个左右服务单位(1个烟叶技术管理员),每个服务单位含5个左右种植单元。其中,每个收购片区覆盖面积5000亩左右,每个服务单位面积1000亩左右,每个基本种植单元200亩左右。
(2)合理划分合作社组织架构,做实合作社一条线。按照“合作社—综合服务队—作业班组—产业工人”框架构建合作社组织架构,按照1000亩左右1个综合服务队,1个综合服务队设1个育苗班组、1个机耕班组、1个植保班组、5个烘烤班组、1个分级班组,其中1个烘烤班组10座左右烤房,1个育苗班组覆盖1个大棚。
图97 烟叶精益生产组织架构图
(3)合理培育职业烟农,做实规模种植主体一条线。平原烟区应着力培养200亩左右家庭农场,山地烟区应着力培养50亩左右种植专业户或200亩左右联营农场,充分发挥大户带头作用,实行家庭农场、种植专业户、联营农场内统一作业、统一考核,提高烟叶田间管理组织化程度。
(4)切实做好三条线精准对接,确保技术落地。要切实做好基地单元、合作社、规模种植主体之间的“一一对应”,实现1个基地单元对接1个专业合作社,1个综合服务队对接1个服务单位,实现育苗、机耕、田管、烘烤、分级一体化专业作业;1个烘烤班组对接1个种植单元,服务1个家庭农场、联营农场或若干种烟专业户,逐步实现移栽、采收、烘烤、分级、收购一体化、流水作业,实现烟叶精益生产触角深入到每块烟田。
103.如何实现工序、工位的精准界定与主体的精准考核?
推行烟叶精益生产,要对基地单元内工序、工位进行科学合理测算与合理配置,实现工序的精准界定以及工位、班组工作量的精准测量,确保工序与工序精准对接、工位与工位之间、班组与班组直接工作量对等以及工序、工位、班组之间的合理配置。同时,要建立三个绩效考核体系,确保管理服务落到实地。
(1)建立以服务单位(一个烟叶技术员服务范围)为单位的基地单元考核体系,着力发挥烟技员在服务单位内协调综合服务队、作业班组与家庭农场、种烟专业户对接的骨干作用。
(2)建立以作业班组为单位的合作社核算体系,要有具体班组负责人及班组分工,要有详细的班组工作制度和操作标准,要以班组为最小的财务核算单位及细致的考核制度,既满足班组成员个性化需求,又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组成员技能,提升管理效能。
图98 烟叶精益生产育苗工场作业工序及工位图
(3)建立以家庭农场或联营农场为单位的烟农诚信档案。要把种植单元(200亩左右)内烟叶田间整齐度、适用技术落实、专业化服务开展、烟叶等级纯度等纳入诚信档案,并与专业服务补贴、相关优惠政策倾斜进行挂钩,切实打造家庭农场主或职业烟农集群。
104.如何实现烟叶精益生产与田间机械化的结合?
要围绕“全程覆盖、科学配置、先易后难、单元实施、有序推进”的总体思路,以普及推广田间机械化为抓手,切实提高精准作业水平。
(1)加快农机设备研发。通用机械和相对成熟的专用机械以及平原、坝区要重点推进,起垄、施肥、覆膜、移栽等环节的机械化作业要重点突破,打顶、采收等环节待机械成熟以后再实行机械化作业。建立全国性的烟用机械试验网,加快研发与推广进程,积极组织科研攻关力量,重点针对山地、丘陵烟区耕地特性,加快推进适宜山地、丘陵烟区烟用机械研发,因地制宜研制、推广适合丘陵、山地烟区作业的新机具、新产品。
(2)提高农机利用率。不断创新合作社农机化运行模式,合理配置机械、匹配动力,提高机具配套比,并充分利用已有农机和社会农机,加强农机调度,减少重复购置,避免机械闲置;注重复式作业机械推广使用,倡导一机多用,减少购机数量,降低购机成本。
图99 现代化的烟农农机具维修维护中心
(3)提高农机作业效率。科学确定农机作业半径,合理编排机组,减少空驶距离,增加有效工作时间;积极开展土地整理,消除田间障碍物,扩大连片作业面积;强化日常维护,保证农机状态,减少田间准备和调整时间;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机手操作水平。
(4)健全农机服务体系。建立农机操作技能培训平台,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制订农机专业队运行规范和农机保养规程;认真核定成本,合理制订价格,保证合理利润;构建以农机厂家为主体的维修服务网络,以地区或大县为单位合理布局维修点或零配件集中供应点,确保便捷维修;合理配套农机存放场所,综合利用育苗棚、编烟棚和烟叶收购场地等,在闲置期用于农机存放。
105.应按照何种思路推进烟叶精益生产?
烟叶精益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解决的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其面临的瓶颈与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仍然众多,也就注定了精益烟叶生产管理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从最初的精确信息采集、精准作业、精细管理等烟叶精益生产的实践与探索,到实现烟叶流程优化、工序化生产、工位化作业、班组制管理,这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系统、艰巨的工程,到最终实现整个烟叶生产工业化、智能化、精益化,更是还有漫长的路还要走。因此,应秉着“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生态条件和地形地貌,在平原、山地、丘陵、坝区选择若干个基地单元进行烟叶精益生产试点,根据试点情况总结出适合平原、山地、丘陵、坝区的烟叶精益生产的运作模式,在验证和完善的基础上进行全国推广。
106.烟叶精益生产需要着力构建哪三个体系?
烟叶精益生产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管理层面的问题,涉及技术革新、管理创新、作业革新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着力构建三个体系。
(1)作业标准体系。应在流程优化的基础上形成各个流程详细的作业规范,并将工序、工位、班组的概念渗入到各个作业规范当中去。同时,也应将各项先进适用技术渗入到作业规范当中,确保技术可行、可落地。
(2)作业方式体系。着力实现工序的精准界定以及工位工作量的精准测量,确保工序与工序精准对接、工位与工位之间工作量对等,同时实现基地单元内育苗车间(育苗工场)、生产车间(田间作业)、烘烤车间(烘烤工场)工序、工位的合理配置。
图100 何泽华副局长与烟农专业合作社经理亲切交谈
(3)组织管理体系。着力实现基地单元、合作社、种植主体等组织架构的精准设计,并实现三者之间的精准对接。同时,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实现三者管理效率的提升。
107.烟叶精益生产如何真正做实实施主体约束?
精益生产主要源于工业企业,其组织实施均为在职工人,从公司高层到工场普通职工均为公司员工,从而保证整个业务流程、单一环节操作能按照精益生产的要求有效实施。但烟叶生产主体为广大烟农,烟草公司很难有效管理烟农,而且由于烟叶生产中不可控因素(如极端气候等)较多,从而导致烟叶产品与实施主体业务操作之间很难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导致实施主体的约束性、业务操作的量化、奖惩机制的有效性均较差。因此,应通过做实烟农专业合作社,建立班组制作业体系,通过合作社“5+4”环节的专业化服务将烟叶精益生产覆盖到每一户烟农、每一块烟田。同时,通过对各项专业服务流程进行优化,操作过程和关键环节作业进一步细化,确保烟叶精益生产落到实地。
有关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百问百答的文章
第五部分生产方式现代化49.生产方式现代化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生产方式现代化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开展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建设,全面提升设施装备水平;创新生产组织形式,推动适度规模种植。图48重庆市烟田机械化作业现场图50.基本烟田建设标准是什么?图49重庆市彭水县润溪单元白果坪烟田土地整治现场建立电子档案。每公里机耕路覆盖基本烟田400亩以上。......
2023-12-02
第一部分历史渊源篇1.全国首次提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是在什么时候?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土地流转的意愿。图4重庆市武隆县和顺镇青木池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安排部署,重庆市武隆和顺、彭水小厂、黔江临鄂、巫山笃坪成为首批全国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并新增万州为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市级试点。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的安排部署,重庆市明确把黔江列为“整区(县......
2023-12-02
第二部分概念性质篇8.什么是现代农业?图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用图现代烟草农业属于现代农业的范畴,具备现代农业的基本属性,但又具有其独特性。改善烟区生产条件,提高烟田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烟叶基地单元“三化建设”具体是指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原料供应基地化是“三化”工作平台,是深化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提高原料保障水平的重要任务。......
2023-12-02
第三部分原料供应基地化14.工商双方如何签订合作协议?图17重庆市黔江区水市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运作模式规划。根据卷烟品牌原料质量需求,提出基地单元烟叶数量、等级结构、等级合格率以及风格特征、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质量、安全性等质量目标需求。根据卷烟品牌原料需求、产区烟叶风格特色和地形地貌划分基地单元,开展......
2023-12-02
“精益生产”源自于《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是麻省理工学院教师们用来称呼产生于丰田汽车公司的特殊生产方式。精益生产的出现为日本汽车工业赶超欧美汽车业创造了可能性。在市场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美国式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弱点日趋突出,与此同时,丰田公司精益生产方式为日本汽车工业发挥了神效,使得丰田迅速赶超欧美汽车制造企业,丰田精益生产开始真正为世界瞩目。......
2023-12-07
第四部分烟叶品质特色化25.标准化生产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图24重庆市彭水县龙射基地单元冬耕清残现场26.市、区县、烟站、合作社在标准化生产中应具体发挥何种作用?图27重庆市酉阳以政府行文形式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政策引导。图28重庆市万州区建立三峡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上平台方便农村土地流转具体到烟叶基地单元,土地流转除适用上述五项原则以外,还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原则。......
2023-12-02
2020年,襄城县全程机械化扩大至5个试点,覆盖5000亩烟田,实现烟叶育苗、整地、施肥、起垄、移栽、中耕、培土、打顶、植保、灌溉、采收、烘烤、拔杆等生产环节100%机械化作业,亩均用工量降至7.5个。2020年,襄城县在全县20座以上烘烤工场,示范推广采烤一体化2万亩,辐射烤房1000余座,服务烟农136户;引进热泵能源烤房,探索环保、减工、降本烘烤方式;同时开始对辖区内3529座燃煤烤房进行改造,年底完成改造2355座,有效减少了大气污染。......
2023-08-26
牛耕的推广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原来中原地区使用称为耒耜的脚踏耕具。古人的名和字往往有相连关系,孔丘的学生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可知当时牛耕已较普遍。对积肥、施肥的重视,这也是提高农业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产量的提高 随着铁农具的应用、牛耕的推行、耕作技术的进步、灌溉工具的改进和肥料的使用,农业产量自然也有了提高。当时各个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生产水平不同,产量是有差别的。......
2023-08-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