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自省批判:知识分子的价值启蒙

自省批判:知识分子的价值启蒙

【摘要】:启蒙与批判是知识分子最核心的价值选择,激昂的入世情怀与崇高的道德使命是其主要的生命理想。宋家宏深谙“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的伦理内涵,在他近年的批评活动中,融入了大量的社会文化时评。注释:①谢轶群:《坚守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边疆文学?文艺评论》2012年第1期。

  宋家宏的文学批评不仅着力探究文学作品内在的审美内涵,对文学批评本身的文体形态、文体价值和批评家自身的素质建设问题,他也作了积极的思索。他以自身的批评姿态矫正评论写作中常见的误区和弊端,如友情批评和广告批评等,以批评实践来丰富其写作艺术,以随笔体形式规避与抵制文学批评的“八股体式”等。《重建云南文学批评》、《应高度重视批评家的自身建设问题》、《推动云南青年文艺评论家成长的几点想法》等文章,贯注着他始终如一的自审、自省与自律意识,以及对云南文学批评界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现状的忧心忡忡。他是一个有着清醒价值判断的批评家,当商业浪潮席卷文坛,他依然以孤绝的姿态守护着文学批评家的尊严。在近年的写作中,他又有着潜隐的转型和发展迹象,主要体现在《反腐文学的潜价值:呼唤体制创新》和《刘震云笔下的国民心理本相》等长篇论文中,他在尝试着以更宽泛、更前沿的文本解读与理论思考来努力实现自我超越。

  启蒙与批判是知识分子最核心的价值选择,激昂的入世情怀与崇高的道德使命是其主要的生命理想。宋家宏深谙“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的伦理内涵,在他近年的批评活动中,融入了大量的社会文化时评。与纯文学批评相比较,社会文化时评的影响力、穿透力要更强大得多,它尖锐地切入社会生活的内核,对引导、改造国民的思想有着更直接的启蒙作用。同时,社会文化时评对一名批评家的道德、良知和勇气也是极大的考验,它往往抵达社会的敏感地带,触及人们生存生活的切肤之痛。如果说《郭敬明夸鲁迅:谁的悲哀》、《浩然:谎言时代的应声虫》、《从鲁迅说到反省》等批评文章还处于文化评说的范畴,那么《烈女邓玉娇掀开的社会危机》、《人心坏了,何以救心》、《培养公民还是培养奴才?》、《21世纪何以重现中世纪奴隶》就以凌厉惊骇的气势,逼近真相的发问,直追死穴的批判,凸显一名批评家独立健全的批评人格和良知。这些文章发表后,读者为他刚劲泼辣的文字风格和尖锐犀利的思想锋芒而喝彩!青年批评家谢轶群认为:“宋家宏老师是一位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他有数十年研究文学和文化的深厚学术功底和专业成就,也有关怀社会文明现状和进程的深沉理念、宏阔眼光、现代意识,以及思想传播技能。在这个现状纷纭、思潮激荡、期待与迷惘同在的社会转型期,他一直秉持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操守,为学生、为文坛、为社会大众提供着鞭辟入里、闪烁着现代文明之光的思想资源。他对‘文革’和红卫兵精神的批判、对出版和文化管理体制的审视、对公民意识的呼唤、对落后于时代的现象和思想的揭示和抨击,对世道人心走向的关注,使他的声音越出校园和课堂,一次次出现在震荡海内外的各种公共事件中。”①

  认真勾勒宋家宏的文学批评之路,可以探究出这代批评家的精神探索历程与心理轨迹,从中管窥中国新时期三十年文学批评的艰难转折与奋进。三十年间,文学风浪激荡奔涌,批评主体几经沉浮,批评精神纷纷裂变。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潮理论和风起云涌的良莠作品,宋家宏以他厚实的理论学养、敏锐的艺术直觉和悲悯的人生情怀,前沿而不趋新,稳健而不保守,在精神之境的漫游中塑造着一名理想主义者独立求索的生命形态。

  注释:(www.chuimin.cn)

  ①谢轶群:《坚守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边疆文学?文艺评论》2012年第1期。

  (原载《边疆文学·文艺评论》2009年第9期;收入《审美与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丛谈》,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