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中国文学的母题,认识中国须从认识中国的乡村开始。作为从泥土中来的“地之子”,吕翼的身上承载了太多乡土的负担,他的满腔悲悯,他的绚丽青春,他生命中的悲喜歌哭,全都挥洒给了乌蒙山腹地的这片土地。长篇小说《土脉》,是吕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列入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是省作协与玉溪峨山县联合组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学创作”的成果之一。“土脉”隐喻的是大地之根,是生命落脚的地方。......
2023-12-02
宋家宏的张爱玲研究成了这个领域绕不过去的独特存在,为他的文学批评赢得了广泛赞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张爱玲作品及相关领域学科成果的艰辛阅读,无形中为他提供了一种观察文学史的独特视角,为他树立起评价文学水准的标高,形成了他开阔的文学视野和苛严的批评标准。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他把研究的目光投向了云南这片深情的红土地。他说:“我始终认为,一个从事当前文学批评的评论家,如果缺乏对中国以至世界一流作家作品的深入理解,而且是超越于别人的理解,就难以在内心深处建立自己的参照系,艺术标准就会混乱,对当前文学的批评也就难有深度,难以形成影响。张爱玲研究对我形成自己的参照系,对我评论云南作家作品是有重要作用的。”一方面,他仍然醉心于现代作家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他的目光又回观本土与地域,这是故土对他发出的无声召唤,是这块红土高原所孕育的悠远的文化魅力熏陶使然,或言,这是身居云南的文学研究者摆不脱的宿命。
对“昭通作家群”的批评是宋家宏云南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分子,尤其是其中屈指可数的以评论见长的写作者,宋家宏见证并参与了这个群体在那贫瘠的寒荒岁月中艰难又不乏温情地守护着心灵的缪斯,对他们的困顿、奋争、挣扎感同身受。其中对夏天敏、潘灵、雷平阳、樊忠慰等人作品的追踪阅读,并在《文艺报》等着名报刊上发表文章,使人们对这个群体创作的整体精神走向有了明晰的认识。需要指出的是,宋家宏对昭通作家的研究并非单纯地以表扬评论达到推介的目的,他从一开始关注这个群体的写作,就把他们放置于全国的文学背景下来考量,在这个群体还处于迷茫的探索期时,便及时地以前沿性的理论评析来为他们的文学突围寻找前进的标杆,使他们在增强自信的同时也自觉规避写作中可能存在的误区。由于是对自己熟悉的对象发言,他的评判常常因爱之深而愈显苛严,因此很多昭通作家存在这样的心理:既想得到宋家宏的评论,又怕被他评论!
研究本土文学或隐或显会遇到一些非文学因素的干扰,宋家宏的云南文学研究起步之初就有着鲜明的建构意识。他不是以“遵命文学”的形式说些不得不说的违心话,以此作为沽名钓誉的资本,而是清醒地知道,对文学批评这一种相对“速朽”的文体而言,如何在有限的语境中坦诚自己的观点,建构自己独特的美学体系,是文学批评家存在的价值所在。在2011年9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阐释与建构--云南当代文学专论》一书中,集中呈现了他对云南文学的研究成果,开创了将云南文学研究置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大背景下的综合研究与文本研究相结合的新格局。从宏观上说,宋家宏提出了一系列让人耳目一新的理论概念,如“边地小说与主流文化”、“云南当代文学的两个传统”、“20世纪云南文学”、“云南四代作家群”等。这些概念的内涵是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连的,总结起来,就是从云南文学的历史传统出发,打通现当代文学之间的通道,将云南文学百年发展史全景式的统一在“20世纪云南文学”的大背景之下,并根据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历程,研究云南文学的转型路向及与外界保持的张力关系。宋家宏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分野和创作特点,归纳出“云南四代作家群”这一概念,清晰有效地呈现出20世纪云南作家各个阶段的创作特征、作品得失和文学史意义,以及代际之间存在的沿袭、赓续和内在的超越关系。他在对作品进行历时性的纵向研究和共时性的横向比较中,发掘出对当前及今后仍具有借鉴作用的文学资源,为重提“边地与民族”、“城市与现代”等云南文学经验奠定了坚实的立论根基。他逐步完成了云南当代文学“两个传统三次浪潮四代作家”的宏观体系建构,而更为宽泛的“全球化语境下的西部文学”概念,则是他对被误解和压抑了的西部文学内在精神的重新审视,在与中原强势文化进行对比辩驳中,廓清长久以来对西部文学约定俗成的印象判定,为西部文学再一次摆脱困境,实现精神突围建立起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论参照。这是他将云南文学研究继续深化的成果,是地域文学研究的又一次理论发展。(www.chuimin.cn)
宋家宏赞赏印象派批评,并对其多有吸收与借鉴,但他的文艺批评并不是简单的印象点评,细致的文本解读是他一以贯之的批评自律与牍尺。他恪守独立的批评立场,悉心贴近作家的心灵,以平等对话的姿态走进文本,走进作家创作的深层心理。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审美解读,实现文学文本的再度创造,在阐释与评析的过程中,与作家一同建构独立自足的文学世界。他的博识、谦逊、坦率、体恤,令人深为感佩。在其批评视野中,走进了李乔、彭荆风、李霁宇、胡廷武、蒋吉成、范稳、存文学、于坚、张庆国、杨鸿雁、胡性能、杨佳富等云南文坛的中坚力量。云南文学界有成就的中青年作家,很多都得到过他的评论,对一些崭露头角,但暂时没有多大影响的青年作者,他也能敏锐地发现其创作潜力,并给予及时的理论观照,如余继聪、艾傈木诺、谢轶群、任洋等,他都写了评论。在文体选择上,他根据批评对象的实际,充分运用作家论、作品论、文学现象论、文学思潮论等传统的文体形式,以自己所擅长的随笔体批评进行评论。他曾对文学批评大家李健吾、鲁迅、弗吉尼亚?伍尔夫等人的批评文章做过潜心研读,从他们感性、丰饶、富丽的批评文字中借鉴灵动、自由的因子,在写作中崇尚主体审美感受的阐发和个人灵性的舒展,使得批评文字远离僵硬枯燥的“八股”体式而重获朝气与活力。这种“理性思考,感性表述”的写作方式在《走进荒凉》中就有了充分的体现,在云南文学的评论中显现出别样的风采。
2005年,宋家宏从云南人民出版社调至云南大学成立“云南大学云南文学研究所”,他的云南文学研究从此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研究所成立伊始,便广泛向社会征集云南作家作品,丰富云南作家文库。为加强文学批评人才,尤其是青年批评人才的组织与培养,他呼吁并参与筹建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成功策划了“首届云南省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为集结评论队伍、展示云南文艺批评实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引导青年文学批评力量进入全国性的研究方阵中,他主持开展“云大评刊”活动,通过集中讨论与短评的方式,积极引导在校学生参与当代文学批评。2009年,“云大评刊”与国内知名度颇高的“北大评刊”在左岸文化网同时刊载,受到了当代文学批评界的热议与好评,开始出现品牌效应。云南大学的许多青年学子不禁感叹:没想到自己竟以这样的方式走进了中国当代文学!
有关批评的体温的文章
乡村是中国文学的母题,认识中国须从认识中国的乡村开始。作为从泥土中来的“地之子”,吕翼的身上承载了太多乡土的负担,他的满腔悲悯,他的绚丽青春,他生命中的悲喜歌哭,全都挥洒给了乌蒙山腹地的这片土地。长篇小说《土脉》,是吕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列入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是省作协与玉溪峨山县联合组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学创作”的成果之一。“土脉”隐喻的是大地之根,是生命落脚的地方。......
2023-12-02
施战军的文学批评起步于东北,成长于齐鲁大地。读施战军的文学批评,我们何尝感受不到他所心仪的批评家所具备的那些引人入胜的美学风采。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中,文学批评的处境颇为尴尬,既有来自创作界的质疑与不满,又受到学术界的轻视与鄙夷。施战军一直为文学批评的地位正名,并以自己华赡丰美、及物入理的批评风采,矫正着文坛对文学批评的误解。文学教育、批评写作和书刊编辑,成为他寄心文学的三种生命形态。......
2023-12-0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童年经验对艺术家一生的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夏坚勇从小饱尝了饥饿和受人歧视的痛苦滋味,内心滋生的深刻的痛苦体验和悲剧意识沉积为主要的生命经验,并转换为艺术创造的心理张力。④夏坚勇:《湮没的辉煌》,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5月版,21页。⑥夏坚勇:《旷世风华--大运河传》,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7月版, 第2-3页。......
2023-12-02
如果说,史小溪散文最具特色的地方是采集了陕北特有的文化元素以展示其鲜明的地域特性,那么沿着这条民俗文化的肌纹深入挺进,不难发现,在民俗表层掩盖下的,是作者强烈的历史归属感与文化认同心理。......
2023-12-02
曹晓宏出身教师世家,其母执教杏坛多年,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尊师重道之风对其精神人格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杏坛丹心赞》表达了他对业师骆小所先生教育业迹的由衷敬仰之情,也抒发了自己寄情杏苑的志向。2007年5月,曹晓宏创作出《调寄贺新郎》:万仞横空立。曹晓宏教授的百余首古体诗词,艺术质量均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准之上。......
2023-12-02
年轻的贺绍俊大学毕业来到《文艺报》,与他的同事潘凯雄共同演出了连续几年的“潘贺双打”,驰名文坛,这是贺绍俊走上文学批评舞台的第一次华丽演出。这一时期所作的关于当代文学批评的研究,初步奠定了随后出炉的《文学批评学》一书的理论雏形。......
2023-12-02
如李生被城里女友抛弃后,骗取了同样来自乡下的女孩小彦的信任和好感,把她作为身体泄欲的对象,以这样的方式来达到他“报复”城市的目的。小说人物的聪慧、勤奋、隐忍和无伤大碍的狡黠,合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现实处境,既有作者的个体记忆,又是对一代人集体形象的表征。......
2023-12-02
尤其当我们的国家遭遇耻辱或灾难时,他更是以激越的笔触,书写出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灵悸动。望神州、众志已成城,狼烟灭。幸国之有砥柱兮,凝众志为壹心;感情之恸中枢兮,倾热血于黎民。诗人此时的心绪已较一年前平静,此词尽管没有《国有殇》中那种激情浩荡、一泻千里的的冲决之态,但平静语调中依然积郁着深沉的感情,表达了对我们民族多难兴邦的期冀。......
2023-1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