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胡雪岩的处世智慧:发现问题的关键眼光

胡雪岩的处世智慧:发现问题的关键眼光

【摘要】:做老板更重要的本事是从人看不到的地方发现自己的财路。自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商业势力的大举入侵,中国一直是西方列强垂涎的大市场,国内商业以及伴随商业发展必然出现的金融业也随之获得发展。更何况当时的东南沿海也正是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总的说来,整个胡雪岩的经商之路都证明了他眼光的精明。

作为商人,首先要有精准的眼光,也就是要在茫茫商海中准确发现既适合自己去做,又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的门路;第二是要看得远,也就是不能总盯着一门一行,甚至把眼睛放在眼前利益之上,而是要在变幻莫测中看准大方向,心中要有“定盘星”。

做生意自然要“算账”。这里的算账不仅仅是指日清月结拨拉算盘珠子的算账,而是指如何在一把算盘上拨拉出购销存赚的转化、变化规律的算账,是指在一把算盘上拨拉出能提高经营效率、增加盈利的途径和方法的算账。不用说,商事运作中,如何准确把握和及时调整购销时机、数量和经营方式,如何降低商品流通费用、合理使用资金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力,这一切都是在精细的计算中算出来的。这样说来,“十三档算盘,盘进盘出,丝毫不漏”,也是生意人必备的本事。

仅仅只是会算账这对做生意来说是不够的。如果一个人只是会这些本事,哪怕他的确能够算出一些可以提高盈利的门道,最多也只能做一个很好的主管会计一类的白领,而不大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老板。做老板更重要的本事是从人看不到的地方发现自己的财路。对于一个老板来说,顶要紧的,又的确是他的过人的识见,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具有精明的眼光。

胡雪岩就是一个有既看得准又看得远的商务眼光的商人,比如他起步之初就想到要开钱庄,比如他在钱庄刚刚起步的时候又筹划着做生丝生意,比如他做生丝生意一上手就要开洋行。

胡雪岩一两银子的本钱都还没有就想自立门户做老板,这是一种气魄。而他一上手就要开办自己的钱庄,则更显见他的不同一般的敏锐的商业眼光。

胡雪岩要办钱庄,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熟悉钱庄这一行当,更重要的是他看准了开钱庄不仅是他能够安身立命的一桩生意,而且也是他可以大显身手不断开拓的一个稳定长久的财源,实在是大有可为。(www.chuimin.cn)

钱庄之所以大有可为,在胡雪岩看来原因其实很简单,第一,当时正在闹太平天国,闹小刀会,长江中下游以及湘、闽一带常有战事;兵荒马乱之中市面波动极大,一般的生意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但对于钱庄来说,市面波动大,银价起落也大,低进高出的机会也就多,银票汇兑进出之间都大有赚头,也就是胡雪岩自己说的,“只要看得准,兑进兑出,两面好赚”。第二,此时没有本钱不要紧,胡雪岩料定王有龄外放去做州县只是迟早的问题——他自信即使王有龄仕途不顺,自己也有能力帮他腾达起来。现在只要有个几千两银子把钱庄场面撑起来,等王有龄一放了州县,他的钱庄就可以代理王有龄那个州县的公库,也就是代理料理那个州县的公款往来。按照惯例,代理公库不付利息,这就相当于是白借了公家的银子作为本钱来做自己的生意。

这就是一种眼光,一般人在兵荒马乱市面不稳的年月,大约只会更多地想到如何能稳当一点保住自己已有的饭碗,哪里会想到这市面不稳之中还隐藏着有势可借、有机可乘的发财机会呢?其实,任何一个经济发展时期,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时期,金融业总是百业发展的龙头。自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商业势力的大举入侵,中国一直是西方列强垂涎的大市场,国内商业以及伴随商业发展必然出现的金融业也随之获得发展。据清夏仁虎撰《旧京琐记·卷九·市肆》记,到19世纪中叶,当时京畿之地已遍布专理银钱汇兑、金融往来的银号、钱铺、票庄、金店,另外烟蜡铺、布店、酒馆也有兼做银钱存储、兑换并发行钱票的。当时京城金融业以主营银钱存储的恒和、恒肇等四大恒银号和专理往来汇兑的山西票庄最为著名,京城“居人行使银票”以持四大恒者“为体面”,而山西票庄“交游市宦,最为阔绰”。当时金融业的兴旺,由此可见一斑。

胡雪岩所在的时代,虽内忧外患、战乱不断,但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也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是中国由小农经济向近代城市商品经济转型的时期。更何况当时的东南沿海也正是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据史料记载,在已经成为旧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虽然到上个世纪中后期已经有了英、法、日、美等国开设的银行数十家,但钱庄生意仍然是上海金融、贸易的支柱之一,每年在市面流通的庄票,在二十亿两以上,假如取消钱庄,进出口生意将陷于瘫痪。

总的说来,整个胡雪岩的经商之路都证明了他眼光的精明。无论如何,他的钱庄从一开张就显出极旺的势头,王有龄不久也真的就外放了湖州知州,让他如愿以偿得到了代理公库的好处。从此他的钱庄也如滚雪球般地发展起来,最终成为他驰骋商界东突西进建立自己庞大商业“帝国”的基础。

做事之前多思考,多规划,有了计策之后再行动,就像是加满了油的车一样,会跑的动力十足,会走得更稳更远。中国人讲究计谋,就是这个道理,未动先谋,以策运事,无往不利,一路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