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答应别人的事,切记言行一致

答应别人的事,切记言行一致

【摘要】:讲的就是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做人要信守承诺。当晚宾主双方尽醉极欢,商量好的事情一切都等第二天见面到上海办理。总之,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是取信于人的必由之路,是树立良好形象、维持良好人际关系、让生意越做越好的一剂常效药。

中国有一句俗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讲的就是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做人要信守承诺。无论在什么时代,也无论在什么地方,一个懂得信守承诺的人,一定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胡雪岩与王有龄一道赶往上海,为海运局上一任留下的运粮问题费尽周折。胡雪岩与王有龄经过一番努力,与松江漕帮老大尤五达成协议,先由松江漕帮在上海的通裕米行垫付十几万石大米,以解浙江海运局漕米难运之困。待下一步浙江漕米运到上海,再以等量大米归还松江漕帮。

当时的漕帮,人人都在谈漕运改为海运的事情。漕帮虽外在力量雄厚,根深蒂固,派头、场地都过得去。但作为龙头老大,心中自有一本难念的经。整个漕帮自乾隆年间开始一直借债度日。当时漕帮有一批粮,想卖掉这批货,换些现银,让众位下属心里有个安慰。但胡雪岩借米,还的仍然是米,而非现银。时下钱很紧张,但作为胡雪岩这位生客,而且又是师傅漕帮老前辈魏老太爷看重的人,实在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难处。

事实上,漕帮有难处胡雪岩早就知道,心中盘算着,做人总要为人设想,于是诚恳地请尤五说出自己的难处,有事大家一起商量。一番诚恳的心意表白出来,尤五心中对胡雪岩有了一个较好的印象,于是他用感激的声音答道:“爷叔,你老人家真是体谅!不过老头子已经有话交代,爷叔您就不必操心了。今天头一次见面,还有张老板在这里,先请宽饮一杯。明天我们照吩咐去办就是了。”

胡雪岩非常满意尤五的回答,心想正是因为自己的话“上路”,才有这样漂亮的答复。如果以为这样事情就成功了,那么也就只有这一次罢了。所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尤老五说的这些话,自然受魏老太爷的影响,既然说要帮他一定会算数。

但自己这方面,既已知他有难处,而且说出了口,却若以为有这样漂亮的答复就假装痴呆,不谈下文,岂不是成了“半吊子”?交情到此为止,没有下次了。

于是胡雪岩十分认真地说:“话不能这样讲!不然于心不安。五哥,我再说一句,这件事要你们这方面能做才做,要是有些勉强,我们宁愿另想办法,江湖上行走,不能做害好朋友的勾当。”

“既然爷叔这样说了,我若再不讲实话,就不是自己人了。”尤五终于将自己“当家人”的许多难处说了出来。帮里的亏空要弥补,倒还在其次,眼看漕米一改海运,使得江苏漕帮的处境异常艰苦,无漕可运,收入大减,帮里弟兄的生计,要设计维持,还要设法活动,撤销海运,恢复河运,各处打点托情,哪里不要大把银子花出去?全靠这十几万石大米。由于借给胡雪岩,不仅没有银款入账,将来还的还是大米。虽说以后浙江海运局还米过来正值五六月份青黄不接,可以赚一笔差价,但与自己这方面脱价求现的宗旨完全不符。

胡雪岩知道了这些,马上开了一张十万两的银票,即借十万两银子给尤五暂渡难关。当时由于漕运改海运,许多钱庄都去巴结河船帮,不敢对漕帮放款,怕担风险。尤五一来怕失面子,二来自己也想争口气,所以抱定“求人不如求己”的宗旨,不向钱庄借款,只求尽早脱货求现。(www.chuimin.cn)

如此一来,尤五释然了,非常欣慰,向胡雪岩连连拱手答道:“好极了,好极了!这样一做,面面俱到。说实在的,倒是爷叔帮我们的忙了,不然,我们脱货求现,一时还不太容易。”胡雪岩也相当高兴,这件事做得实在太顺利了。当晚宾主双方尽醉极欢,商量好的事情一切都等第二天见面到上海办理。

次日,胡雪岩把与尤五商量好的事情告诉了王有龄。王有龄也觉得欣慰,事情办得这么顺利倒真有点出乎意料。忽然,王有龄像想起了什么,若有所思,两眼望空,脸上的表情很奇怪,倒叫胡雪岩有些猜不透。一问之下才知王有龄忽然有了主意。原来王有龄素知粮价在青黄不接又加兵荒战乱年代一定会猛涨,于是放低声音对胡雪岩说:“我有个主意,你看行不行?与其叫别人赚,不如我们自己赚,借一笔款子来,买了通裕的米先交兑。浙江的那批漕米,我们自己囤着,等价钱好了再卖。”

胡雪岩死活没有同意。他说“说一句算一句”,也是这句话为他赢得了一个生意场上的好朋友。尤五后来对胡雪岩的生意帮助非常之大,胡雪岩的丝业、粮食运输、军火贩卖等无一不是承靠尤五的优先考虑,才做得那么顺利。更何况尤五身为漕帮老大,为胡雪岩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商业信息,也为胡雪岩赢得了不少面子,对胡雪岩的生意帮助很大。

胡雪岩深知在这种场合说出去的话是不能收回的。因此,就是明知改变原来协议,自己囤积,等战事一开,再卖出粮食一定可大赚一笔,也不能这么做。

“一句顶一句”这句话尤其是江湖上做事,含义更深远:答应了的事情或达成的协议,只要没到万不得已,就一定要遵守履行,不能随意反悔,特别是不能如王有龄所想的那样,情况不利自己的时候,求着别人帮忙,而到了情况可能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却又想按着对自己有利的方法办。

一般商人会觉得,王有龄的打算是无可厚非的,一来商人有钱赚就会变着戏法儿去赚,商人有商人的价值标准;二来漕帮此时本来就急于脱货求现以解燃眉之急,改垫付为收购,也许正合他们的心愿,也算不得全是不守信用。但这里还有一个扪心自问的问题。当时胡雪岩与魏老太爷的谈话中已言及自己的意向与办法,如今如果见到有利可图就想着一切按自己的打算做,显然是个“半吊子”。即使能让别人原谅自己,也不会有长期往来的朋友了。

如此重承诺的作风最适宜于在小范围的朋友圈里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试想,如果当时胡雪岩按王有龄所说的主意去办,不仅会被江湖上的朋友看不起,恐怕也会被张胖子以及其他下属人员暗中看不起,威信就会大打折扣,让人觉得胡雪岩仅仅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小奸商。

总之,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是取信于人的必由之路,是树立良好形象、维持良好人际关系、让生意越做越好的一剂常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