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卖好”的意思,就是说故意表现出给人好处,让对方感激自己。很多成功商人的“卖好”做法,都能够使自己受益匪浅,因为“卖东西”得到的是有价的财物,而“卖好”换来的是弥足珍贵的人心。“卖好”有很多种方式,但无非是在别人最为难的时候卖给其人情最为奏效。唯有如此,才能俘获人心,获得利益。总的来说,能够在关键时刻“卖好”,让人能够得到的回馈往往是无价的。......
2023-12-02
察言观色是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技能之一,深谙此道,就可将一切人情往来操纵自如。不会察言观色,等于不知风向,便去转动舵柄,弄不好还会在小风浪中翻了船。言辞能透露出一个人的品格,表情眼神能让我们窥测他人内心,而且人的衣着、坐姿、手势都在无形中展示着他的品格特征。
在晚清时期,清政府早已腐败不堪,一个人要经营势力,离不开银子,大多数官员都是眼盯钱袋。胡雪岩深谙此道,自然也从不吝惜银子,甚至到了有索必给、有“求”必应的地步。比如浙江藩司麟桂调署江宁藩司,临走时在浙江亏空的两万多两银子需要填补,又一时筹不到这笔款项,便找到胡雪岩请他帮助代垫。胡雪岩二话没说便爽快地应承下来,以至麟桂派去和胡雪岩相商的亲信也“激动”不已,称胡雪岩实在是“有胆识”“够朋友”,并要他一定不要客气,乘麟桂此时还没有卸任,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反正惠而不费,他一定肯帮忙。
胡雪岩做得却也实在“漂亮”,他没有提出任何索取回报的具体要求,只是希望麟桂到任之后,有江宁方面与浙江方面的公款往来,能够指定由阜康钱庄代理。这一点点要求,对于掌管一方财政的藩司来说,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事实证明,胡雪岩是有眼光的,最终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益。
一品顶戴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使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对胡雪岩既早闻其名,也早有戒备,他甚至接到许多状告胡雪岩的禀帖,决定一律查办,指名严参。这位素有“湖南骡子”之称的总督,在胡雪岩前去拜见时,甚至都不给他让座,很是“凉”了他一把。而胡雪岩终于还是得到了左宗棠的信任,甚至被引为知己,左宗棠由此成为胡雪岩在官场比王有龄更有力量的靠山。后来也正是因为左宗棠的大力举荐,胡雪岩才得到朝廷特赐的顶戴。
胡雪岩是怎样取得左宗棠的信任的呢?
第一,向左宗棠献米献钱。胡雪岩回杭州,带去的有一万石大米和十万两银子。本来这一万石大米有一个名目,那就是当初杭州被围时,胡雪岩与王有龄商量,由胡雪岩冒死出城到上海采购大米以救杭州粮绝之急。胡雪岩购得大米一万石运往杭州但无法进城,只得将米转道宁波,现在杭州收复,胡雪岩将这一万石大米又运至杭州,并将当初购米款十万两银子当面交与左宗棠,等于是他既回复了公事,以此证明自己并非携款逃命,另外又无偿献给左宗棠一万石大米。那十万两银子则是胡雪岩为了敦促攻下杭州的官军自我约束,不要扰民,而自愿捐赠的犒军饷银。胡雪岩献出十万两银子,是要换个秋毫无犯。(www.chuimin.cn)
第二,主动承担起了筹饷的重担。左宗棠几十万兵马东征镇压太平军,每月需要的饷银达二十五万之巨,当时朝廷财政支出,用兵打仗采取的是“协饷”的办法,也就是由各省拿出钱来做军队粮饷之用,实际上是各支部队自己想办法筹饷。胡雪岩听到左宗棠谈起筹饷的事,毫不犹豫就表示自己愿意为此尽一分力,而且当即就为筹集军饷想出了许多可行的办法。
胡雪岩所做的这两件事真可谓是对“症”下“药”,如此一来也是一下子“药”到“病”除。所谓对症,是因为粮食、军饷,都是左宗棠此时最着急也最难办的事。杭州刚刚收复,善后是一件大事,而善后工作要取得成效,第一位的是要有粮食,另外,当时镇压太平军实际是左宗棠与李鸿章协同进行,太平军败局已定,左宗棠当然想争头功,这个时候,粮草军饷也是当务之急。没有粮饷就无法进一步展开攻势,而且一旦“闹饷”,部队无法约束,也就势成“乌合”,还会酿出乱子。胡雪岩的到来,使左宗棠这两件让他头痛的事情一下子迎刃而解,哪里还有不赏识他的道理?用左宗棠的话说,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不但杭州得救,肃清浙江全境他也有把握了。
胡雪岩在生意场中如鱼得水,跟他善于抓住弱点,进而投其所好的心计和手腕是分不开的。
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时时刻刻都在看人脸色。在职场上懂得察言观色是知趣与明智;与朋友交谈懂得察言观色是知情识趣,善解人意;与亲人相处懂得察言观色是关爱和体贴的表现。总之察言观色是任何领域都不能缺少的,它是人际沟通的双赢法宝。
世上最难测的是人心,世上最难知的也是人心。作为一个商人,利是从人手里来的,无论是顾客还是伙伴,都是打交道的对象,自然也是攻心的对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人心也如此,即使难知难测,也有那一个弱点,那一个一触即溃的软肋。点中那处软肋,人心不攻自破。仔细观察人心,找准人的软肋,自然让你在与人交往中无往不利。
有关每天学点胡雪岩处世经商智慧的文章
大家都知道“卖好”的意思,就是说故意表现出给人好处,让对方感激自己。很多成功商人的“卖好”做法,都能够使自己受益匪浅,因为“卖东西”得到的是有价的财物,而“卖好”换来的是弥足珍贵的人心。“卖好”有很多种方式,但无非是在别人最为难的时候卖给其人情最为奏效。唯有如此,才能俘获人心,获得利益。总的来说,能够在关键时刻“卖好”,让人能够得到的回馈往往是无价的。......
2023-12-02
“投其所好”实际上就是一种引导和激发的过程。胡雪岩有这样一句话:“观察别人的想法,且善于投人所好,是做生意的一大奥妙。”胡雪岩深知这一点,自然也就明白如何去投其所好。而我们若想达到让他们情愿这个目的,就必须去迎合他们的兴趣,也就是投其所好。我们投他人所好笼络对方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细察对方心理,我们才能了解对方的喜好,从而做到投其所好,笼络对方的心。......
2023-12-02
胡雪岩与王有龄重逢,因资助王有龄留下的恶名自然就消除了。这就是气魄,一种强烈地要在商场上自立门户、纵横捭阖、开疆拓土、驰骋一方的气魄。可以说,这种强烈的自立门户,打下自己一片江山的气魄,正是胡雪岩能够时刻注意去发现财源,不断开拓自己的财源的基础。总之,一个人要有这种自立门户的气魄,机会不可错过。......
2023-12-02
“戒欺”,作为一种做人的境界,一直为所有正直之人所赞赏和推崇,其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再次,要“戒欺心”。很显然,这块“戒欺”的牌匾实际是给药店档手和伙计们看的。这里的“修”,是指中药制作过程中对于未经加工的植物、矿物、动物等“生药材”的炮制。这个道理,胡雪岩自然是心知肚明,这也才有了那方“戒欺”匾上“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的警诫。从这里,我们真可以看出胡雪岩在“戒欺”立业上的用心良苦。......
2023-12-02
清代巨商胡雪岩既善于经商,也善于用礼物经营自己的关系网。他总是能在不知不觉中利用礼物来牵线搭桥,和对方建成朋友关系,对方帮助他也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由此,左宗棠成为胡雪岩有力的靠山。现在杭州收复,胡雪岩将这1万石大米运至杭州,且将当初购米款两万两银子面交左宗棠。因为每一份“礼物”都可能会使你结识一个朋友,从而拓宽你的人脉;每一份“礼物”都可能将你的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2023-07-26
胡雪岩知道,生意场上向来是小险小利,大险大利。在近代中国,胡雪岩就是这样善于看到风险中的商机,并且能将这些商机牢牢抓住的人。当时,胡雪岩就是靠着冒险精神在上海做生丝生意的。他知道上海的洋商都需要生丝,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物品的价格自然就会上涨。但是,胡雪岩既然决定做这件事情,这中间的风险,他也是相当清楚的。最后的结果表明,胡雪岩成功了,漂亮地完成了这次冒险,不仅是同行,就连洋人也对他刮目相看。......
2023-12-02
所谓“哄市面”,就是向公众宣扬自己的生意实力。阜康钱庄开业之初,胡雪岩设计了两个“小插曲”,为自己的店铺壮大了门面,向公众展示了实力。这种猜测在同行中传开,会将刚刚挂出招牌的阜康钱庄的实力“哄”得很大,从而向公众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在同行中声名鹊起,生意也就跟着来了。“白兰地”开进美国告诉我们,向公众宣扬实力、制造轰动的效应是可以借势造出来的。......
2023-12-02
胡雪岩知道自己是一个生意人,不必让别人敬而远之,让别人都敬畏自己。但是胡雪岩明白,这自然就等于是自己让魏五驳了别人面子,虽说是魏五说的话,但是目的却是为了自己。胡雪岩却认为还是留给这个人面子的好,如果不如此,自己定然是放在了和太平军不死不休的位置上,这样也把魏五放进了麻烦里。胡雪岩给了别人面子,同时也无意间给自己留出了一条路,可见给别人留面子也是能给自己赚取利益的双赢之事。......
2023-1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