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洋洲篇-国外低碳环保新探

大洋洲篇-国外低碳环保新探

【摘要】:对于这片被称为“人类最后一块未被过度开发的土地”来说,最大可能地保持其原生态,是一项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皮特·霍奇森对此感到欣慰,他大力支持把可持续发展带入可实施的商业解决方案。当出租车驶入澳大利亚的南澳大利亚州首府阿德莱德市区的时候,你会突然感觉像一下子进入了一个美丽而散发着怀旧气息的欧洲城市。

新西兰是一块非常特殊的土地,在这里几乎能见到世界上所有的地理景观,还能找到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早已绝迹的动植物的踪迹。对于这片被称为“人类最后一块未被过度开发的土地”来说,最大可能地保持其原生态,是一项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

在抵达奥克兰机场前,飞机上就开始广播:“新西兰海关不允许擅自携带各类生物入境。”新西兰不像其他一些国家那样只做简单地例行检查,对外来生物的检查异常地慎重,很多宣传画特意标明诸如登山杖、沾了泥巴的鞋子等都将被拒绝入境,因为这些与其他土地“亲密接触”过的物品,很有可能成为“入侵生物”的媒介。

新西兰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员国,其主要产业结构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拥有浓厚的田园气息。无论是新西兰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畜牧业林业渔业,还是近年来逐渐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葡萄酒业、深海鱼油、蜂蜜等天然食品及保健品产业,都无一例外地与土地有扯不开的关系。甚至因《指环王》《纳尼亚传奇》等大片的制作而享誉世界的影视业,也有相当一部分归功于这块带给全球观众久违的世外桃源般感觉的土地,这里成为手握丰厚预算的大导演们首选的外景拍摄地之一。

说起新西兰人对自然资源的珍爱,也不是没有原因的。“随便问一个新西兰人最喜欢的经历,他(她)准会告诉你是一次户外活动——钓鱼、登山或是水上运动,这就是我们和土地的关系。而在毛利文化中,土地被看作人出生的原因,那是一种非常深厚的感情。”新西兰旅游局首席执行官乔治·希克顿的话正好解释了新西兰一大景观:从早到晚、从都市到乡村,随处可见跑步者。

“新西兰是一个很小的国家,我们的资源非常有限,所以我们不得不寻找新的能源解决方案,我们也不得不抓可持续发展,只有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技能,才能确保国家未来的安全。”在新西兰前经济发展部长皮特·霍奇森眼里,目前主要依赖石油的能源利用局面使得新西兰还未能达到“充分可持续”。在生物技术领域拥有优势的新西兰正在积极开发生物能源。“100%纯净”已经连续多年成为新西兰旅游局的口号,这个品牌形象同样被用在其他领域,如奶制品肉制品、天然产品、葡萄酒……“新西兰出品,被赋予了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形象,这给我们的产品带来了良好的口碑。”皮特·霍奇森对此感到欣慰,他大力支持把可持续发展带入可实施的商业解决方案。为了促使在世界葡萄酒市场异军突起的新西兰葡萄酒业更加生态化,他大声疾呼新西兰的葡萄酒业公司加入到政府资助的“葡萄酒业生态系统服务项目”中。在这个项目中,5000多种本土植物被植入葡萄园,使得土壤更肥沃,促进益虫生长,从而改善酒庄的生态系统。

很难想象,新西兰的农场主们承担了世界上最奇特的一种税——为他们饲养的牛羊所排放的屁缴纳“废气税”。因为政府认为,这些牲畜排放的甲烷和氮氧化物占全新西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一半以上,他们的主人必须对环境污染作出补偿。虽然新西兰在农业上的碳排放总量一直在增加,但自从1990年以来,每生产一吨产品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保持着持续下降的趋势,这主要归功于农场管理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新西兰前总理海伦·克拉克曾说过:“新西兰应该努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国家,这与新西兰独特的民族身份紧密相关。”在《福布斯》“世界最有权力的女性”排名中,海伦·克拉克位居第38位,她还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2008年“地球卫士”奖。获奖理由是她通过制定碳中和目标,让新西兰成为应对全球环境危机的挑战先锋。作为全球首个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国家,克拉克在新西兰推出了三项针对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措施:能源效率和能源节约策略、排放权交易制度、能源战略政策。这三项政策促使新西兰主要经济部门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2008年,在由新西兰主办的主题为“改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的世界环境日庆典上,“地球卫士”克拉克慷慨陈词地说:“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各国之间需要靠紧密地合作来制定解决方案。发达国家应该积极参与技术转让,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不再沿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旧有模式,因为这一模式让环境付出了巨大代价。”她希望,新西兰将超越“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的挑战,率先进入“低碳经济”——在社会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能。

这样的愿景并非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且,这事关420万新西兰人的民族身份——“绿色洁净”作为被新西兰人认同的“国家标签”,早已成为新西兰人生活的一部分。当一些国家刚刚开始使用环保袋的时候,“可持续发展”对于新西兰人来说,已经是一个深入人心的观念。新西兰的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政府还为中小学生学习资源和土地的知识设立了专门的经费。

当出租车驶入澳大利亚的南澳大利亚州首府阿德莱德市区的时候,你会突然感觉像一下子进入了一个美丽而散发着怀旧气息的欧洲城市。街道两旁古木参天,宏伟的维多利亚建筑与对面的现代玻璃建筑交相辉映。一列列可爱的旧式有轨小火车交错而过,偶尔街头会驶过一辆写着“由太阳能驱动”几个醒目大字的绿色巴士。“优雅之城”果然名不虚传。

但是,如果你不了解澳大利亚,你根本不会相信它居然是澳大利亚最干旱的州。这里经常一连好几个月都没有雨。那么,为什么这座城市还是如此郁郁葱葱呢?在一幢被称为南半球最大的六星级绿色建筑里面,南澳州水资源产业联盟CEO乔伊·菲林揭开了谜底:“我们不可能像其他国家那样拥有众多的河流和丰富的雨水,所以我们必须考虑其他水源。(www.chuimin.cn)

我们经常使用两种水源:

一是循环用水,它是经过南澳州的水处理技术净化的废水。这里一些葡萄的种植就使用了这种再循环的净化水。

二是雨水,我们收集街面上的雨水,然后将之导入湿地,利用大自然净化雨水,最后我们将这些水抽到地面使用,这样做,我们既不需要人工的净化工艺也不需要建造大坝来储水。这项技术也是在阿德莱德发明的。谁让我们这么缺水呢?这让我们更加富有创造力。”

世界上缺水的地方往往有两种结局:一种是因缺水而渐渐失去生命的光泽,一种则是与自然愈战愈勇,练就新的竞争力,而南澳洲无疑是第二种。从南澳洲的水龙头流出来的水都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政府为了保证饮用水的清洁安全,从水龙头流出的饮用水需要经过多达700项的检测,并定期向公众提供水质监测报告。南澳州政府所制定的“饮用水指导规则”如今已被联合国采用。

可就在30年前,南澳州还曾经因为河流受到污染而无法提供安全的饮用水。

菲林所领导的水资源产业联盟是一个旨在推动南澳州水资源技术出口的产业协会。协会拥有240多个会员单位,其中包括水资源技术产业链中所有的参与对象——大学、政府、技术公司、咨询公司、IT软件公司,涵盖了教育、政策、技术、制造、研究等一切与水资源有关的方方面面。

而11年前,人们甚至不将这个产业看作是一个产业,只是一家公司做水管,另外一家公司做净化产品,还有一家公司做电子控制产品。正是感觉到了这样的产业分散局面的缺点,并且意识到水资源产业将成为未来的重要产业,南澳州政府制定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计划:将这些公司聚拢在一起,成立产业“联盟”,撮合这些过去单兵作战、规模不大的公司一起去“征服”外面的世界,并且帮助新成立的企业实现技术商业化。

水资源产业联盟的运营费用一半来自南澳州政府的资助,另一半则来自旗下会员的会费。在过去的10年里,南澳州水资源技术出口每年增长30%,出口额从2500万澳元增长到4亿澳元。

“未来10年,将会更好。”菲林非常自信地说。在美国,大部分农田的灌溉系统与位于阿德莱德的中央灌溉系统紧密相连,这些农田依靠南澳州出口的“土壤润化导向技术”,在地下安装电子导管,再通过卫星传播信息,从而听从阿德莱德的控制系统的指令。这项占据90%的世界市场份额的精准灌溉的系统既节水省电,又能让农作物免于“水淹”之苦。

这项技术,中国已经引入。中国的黄河保护委员会每年都会派20个经理去南澳州学习10个月,除了在南澳州的大学学习水资源管理课程,他们还会被带到某一个水资源公司里现场观摩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