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江阴历代名人:爱国高僧巨赞巨赞

江阴历代名人:爱国高僧巨赞巨赞

【摘要】:爱国高僧巨赞巨赞,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巨赞在弟兄3人中居长。尚未成年的巨赞感到伤心极了。当地的土豪劣绅联名写状,向江苏省党部告发巨赞等人,省党部下达了通缉令。当时巨赞父亲因病去世,巨赞料理好丧事后,到石牌乘坐一艘载运黄石的船逃离江阴,经崇明前往上海。太虚法师的介绍信,使巨赞破例得到受具足戒。叶剑英对爱国僧人参加抗日表示欢迎。在巨赞等人的积极奔走呼吁下,不久,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正式成立。

爱国高僧巨赞

巨赞(1908—1984),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当代著名佛教高僧、佛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江阴东门外贯庄村人。

巨赞出身于农民家庭。父亲潘咏霓,平时务农,逢集市则常去集市充当秤手,替人称猪、茧、稻麦、柴草,收取一部分佣金。母亲徐氏,江阴石牌镇人,笃佛。巨赞在弟兄3人中居长。

巨赞法师像

1923年,母亲徐氏因病离开了人间。尚未成年的巨赞感到伤心极了。当风雨晦冥的时候,常常一个人跑到离家五六里路的山里去仰天痛哭。月白风清的晚上,则一个人兀坐在田塍上横吹短笛。有时候在梧桐树下,对月独酌,直至酩酊大醉。巨赞从小就显得多愁善感,有时看到小乞丐上门乞讨,不仅把省下来的一点钱尽数给他,还要替他难过半天。也就是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巨赞萌生了将来出家的念头。

巨赞先读私塾,后入贯庄小学读书。1924年,他16岁时考入江阴师范学校。学校地点在江阴城内东仓弄。在学校里,他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当时正是大革命北伐时期,巨赞爱好文学,思想活跃,与学校师生一起参与反帝反封建活动,组织排练话剧演出,与教师谢龙升等一起议论国事,针砭时政,受到校方警告。不久,谢龙升被校方登报开除了教职,巨赞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1927年,巨赞从江阴师范毕业。暑假期间,他从江阴前往常州,找到清凉寺应慈法师,提出了想要出家当僧人的请求,但未能如愿。他随即便去了上海,进入大夏大学读书,并秘密参加革命活动。1928年初冬,他从上海回到了江阴家中。

回江阴后,巨赞接任金童桥小学校长。这一阶段,他频频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并组织学校教员罢课,引起了反动当局的注意。当地的土豪劣绅联名写状,向江苏省党部告发巨赞等人,省党部下达了通缉令。当时巨赞父亲因病去世,巨赞料理好丧事后,到石牌乘坐一艘载运黄石的船逃离江阴,经崇明前往上海。由于有通缉令,上海也不能久留,便来到了杭州

1930年冬,巨赞住在杭州孤山广化寺,结识了同住在这里的北京大学教授熊十力。当时,熊十力正在撰写《新唯识论》。熊十力是一位贯通百家、融会儒佛的学术界泰斗。这时,有人建议巨赞跟熊十力先生读书做学问,或者到山东去跟梁漱溟先生学习,被巨赞谢绝。

1931年3月,太虚法师来到杭州,巨赞向他要求削发为僧,皈依佛教。经过交谈,太虚要他写一篇文章谈谈出家的动机和抱负。巨赞当时身边除衣服、雨伞外,只带有《老子》、《庄子》和《昭明文选》3部书。巨赞于是模仿《庄子》笔法,用骈文写出了1000多字的《出家志愿书》。太虚法师看了这篇《出家志愿书》后,赞叹不已,他觉得这位年轻人思想敏锐,才华出众,是有用之材。他在评语中说:“斯亦有志于道之士,得其师导,可臻上达。”承他介绍,巨赞终于如愿出家,从灵隐寺方丈却非法师披剃,取法名传戒,字定慧,后来改名巨赞。接着,巨赞又到句容宝华山隆昌寺去受戒。巨赞到达隆昌寺已是3月11日,当时寺院已经“封堂”(宝华山每年传戒2次,春期受戒者必须3月1日前入戒堂,过期不收)。太虚法师的介绍信,使巨赞破例得到受具足戒。却非法师的《萍栖诗抄》中有《答巨赞来书》诗云:

浮生逢末劫,据事应三斟。
破瓦伏凉鼠,瓜田避盗心。
立身问美玉,择木似良禽。
莫昧于来去,古人耻拾金。

辞意恳切,可以反映出当时却非和巨赞的关系。

皈依佛门的巨赞,先后来到杭州、南京、重庆、厦门等地,悉心攻读经文,研究佛学。他从法相唯识的研究开始,把一本十支和所有注疏都细细看过,做了很多笔记。其间经人介绍,到南京支那内学院,得到了佛学大师欧阳竟无的指点。又应约到四川汉藏教理院教书。巨赞先后花了五六年时间,将三论般若、天台、贤首、禅、净,以及大小乘经论,都博览一遍,前后攻读了7000多卷经书,解决了500多个问题。他每看一本都做笔记,对每一个问题的思考和解答都留有记录,积稿盈箱,字数达数百万之多。巨赞除了研治先秦诸子、宋明理学外,还学习外语,读马克思、恩格斯、康德、黑格尔等人的著作。他曾在《佛教公论》杂志上发表《先自度论》、《为僧教育进一音》的文章。弘一法师评价说:“叹为稀有,不胜忭跃,求诸当代,未有匹者。”巨赞用笔名万均在李澄原主办、无锡出版的《论学》杂志发表了《评熊十力所著书》一文,对《新唯识论》提出批评。巨赞将此文寄给寓居北京的熊十力,熊先生并没有进行反驳,而只是复信说:“是用心人语,非浮士口气。”

1938年,巨赞应湖南南岳华严研究社社长宝生邀请,前往该社讲学。当时田汉、冯乃超、杜宣等人也在南岳,同巨赞于上封寺相会。经过田汉等人介绍,叶剑英在南岳会见了巨赞。叶剑英对爱国僧人参加抗日表示欢迎。当时,正逢周恩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任的身份来到南岳,给国共两党联合举办的游击干部训练班学员作报告。在祝融峰顶的上封寺,巨赞、演文等拜会了周恩来,取出佛教救国协会的简章,请周恩来指教。周恩来说:“你们的行动是正义的,定会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巨赞说:“我们准备向全国佛道界发出倡议,动员佛道教徒投身战斗,为抗日作贡献。”周恩来称赞说:“全国数十万佛道教徒团结起来,那就‘法力无边’啰。”接着,巨赞请周恩来题词,周恩来接过笔,默想片刻,写下了“上马杀贼,下马学佛”8个字。

在巨赞等人的积极奔走呼吁下,不久,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正式成立。叶剑英参加了成立大会并讲了话,八路军高参薛子正兼任救难协会战事训练班军事教练。会上,巨赞作了《佛道走出寺观,投身抗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的讲话。训练班结业前,巨赞与演文召集青年30多人组成“佛教青年服务团”,巨赞任副主任兼宣传股长。巨赞辗转奔走于福建、香港、广东、湖南等地,宣传和组织佛教徒参加抗日救国活动。一次,巨赞在湖南常德向群众演讲,被常德警备司令部抓去审问。稽查处长沈醉责问他说:“你一个出家人为什么要到处宣传国民党不抗日?”巨赞见他那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就胸前合掌,从容地念了声“阿弥陀佛”,然后不急不慢地说:“出家人不问政治,无党无派,但国土沦丧却是事实。如果贵党抗战,我偌大的中华何至于败在小小的日本之手?我等出家人何至于流离失所?”一席话,说得对方哑口无言。沈醉恼羞成怒,上去打了巨赞两个耳光,把他轰了出去。

当局的威逼和恫吓,并没有使巨赞屈服,反而更坚定了他拥护共产党参加抗日的意志。他说过,佛门弟子并不是超然世外的,应当爱国卫国。他曾作诗云:(www.chuimin.cn)

九州沉陆滋蛇豕,绝脰刳肠亿万夫。
文物忍看沦敌手,江山默祝复康衢。
挥戈反日思良将,袒臂高呼待硕儒。
寄语山林深密处,倾危大厦要君扶。

巨赞积极参加抗战救亡活动,引起了反动当局的不满,对他下达了通缉令。在进步人士的掩护下,巨赞于1940年秋转移到广西桂林,住在月牙山寺襟江阁。他在担任广西佛教会秘书长期间,创办并主编《狮子吼》月刊,继续宣传抗战救亡的爱国理论和佛教革新运动。左翼文化人士也常常来到这里聚会,巨赞与夏衍、田汉、欧阳予倩、聂绀弩、朱蕴山、郭沫若、柳亚子、方孝宽、盛成、端木蕻良、廖沫沙、关山月、尹瘦石等时相往来,过从甚密。巨赞还常常应邀参加当时颇负盛名的爱国诗社漓江雅集,与许多左翼文化人士集会议事,并互有酬唱。巨赞还以辎哉、育之、如是斋主等笔名,在《大公报》、《广西日报》、《小春秋》、《救亡日报》上发表了一批文章。

抗战期间巨赞主编的《狮子吼》月刊

巨赞的一些知心朋友,如在长沙曾与之相处的徐特立,认为巨赞颇有才华和能力,是国家栋梁之材,当和尚太可惜。徐老抄录元代先当和尚后还俗当上一品大官的刘秉忠的《朝中措·书怀》一词,奉劝巨赞舍戒还俗。在桂林,田汉、李焰生等人也持有同样观点。巨赞想:干革命有多种渠道,佛教工作也要有人去做。多年来,自己对佛教有了感情,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也很有意义。便婉言谢绝了朋友们的好意,并赋诗一首言明心志:“亡羊自昔多歧路,脱俗方为中道行。夏绿春红何足惜,要以冰雪验人生。”

1942年,巨赞离开桂林,卓锡桂平西山,任龙华寺住持。他在潜心研究佛学的同时,还常常向信教群众演讲,呼吁佛教徒在这民族存亡、国难当头的时刻,要同仇敌忾,紧密团结,抗日救国。救苦救难,除暴安良,也是大慈大悲的菩萨行为,完全符合佛教大乘精神。

1944年,抗战到了最严峻的时刻,长沙、衡阳、桂林、柳州相继陷落,巨赞离开桂平,来到北流,任教于迁至这里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抗战胜利后,巨赞回到杭州灵隐寺,任浙江省及杭州市佛教会秘书。1947年,他撰写了介绍灵隐寺历史的《灵隐小志》。此后,他又创办武林佛学院,出任院长。这一期间,巨赞还风尘仆仆,往来于台湾、香港、澳门之间,致力于讲学、考察佛教情况,加强佛教界的联络,呼吁改革佛教教务。为了迎接新中国诞生,巨赞应潘汉年的要求,草拟了新中国佛教改革方案,送往党中央所在地石家庄。1949年4月巨赞从香港出发,来到北京,结束了他的云水生涯。

巨赞与北京佛教界人士经过1个多月的考察和讨论,由巨赞执笔,以北京佛教同仁的名义,为改革全国佛教,上书毛泽东主席和各民主党派,大意是:人民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是五千年历史最光辉最伟大的一页,对此,佛教同仁欢喜赞叹,踊跃爱戴。佛教将从此站出来,建立他自己生龙活虎的新生命。佛教的本质应与时代精神相吻合。书中提出“生产化”、“学术化”两个口号,作为改革佛教一切制度的目标。

1949年9月,巨赞作为宗教界民主人士代表之一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10月1日,巨赞和赵朴初一起,作为佛教界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以后,巨赞定居北京,爱国爱教,努力工作。他与周叔迦先生在北京开办大雄麻袋厂,组织僧尼参加生产劳动,提出“寓修持于劳动中”的口号,受到社会好评,为各地寺庙组织僧尼参加生产劳动树立了榜样。他还参与发起成立现代佛学社,并且任《现代佛学》主编。1952年,巨赞参加了中国佛教协会的发起和筹备工作。协会成立以后,担任副会长兼副秘书长。中国佛学院成立后,他担任副院长。在收回广济寺、筹备成立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佛学院等问题上,巨赞多次上书党中央有关领导,并收到毛泽东主席的亲笔复信。

在“反右”斗争中,巨赞受到不应有的审查,忍辱负重,检查了多次,几乎被打成右派。十年动乱期间,巨赞因莫须有的罪名,身陷囹圄7个春秋,肉体精神备受折磨。但是,他牢记周恩来总理的教诲,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1975年,巨赞出狱后,仍超然物外,泰然自持,有着“不婚不宦情如洗,独往独来无所求。收拾乾坤归眼底,一肩担却古今愁”的磊落胸怀。

巨赞的冤案得到昭雪时,已进入古稀之年。1981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巨赞继续当选为副会长兼副秘书长。1983年6月,他当选为政协全国第六届委员会常委。年逾古稀的巨赞继续兢兢业业,致力于佛教宣传和学术工作。他担任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佛教部分的编审工作,还主编佛教刊物《法音》。他多次出国访问,还频繁接待各国佛教界的友好使者来访,他曾留下“风月同天法运长”的诗句,增进了中国佛教界和世界佛教界的交流和合作。

1984年4月9日,巨赞因患脑神经萎缩等症医治无效,不幸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4月27日下午,巨赞法师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公墓礼堂举行,邓颖超、李维汉、帕巴拉·格烈朗杰、叶圣陶等送了花圈,习仲勋、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刘澜涛、杨静仁、屈武等参加了追悼会。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主持追悼会,并送了“薪尽火传,法身久住;空澄海印,心月长明”的挽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正果法师致悼词。4月28日在北京广济寺举行巨赞法师追悼法会。骨灰安放在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

为了缅怀一代宗师,1994年春,由彭冲、觉光、夏衍、朱穆之、明旸、饶宗颐、关山月等180多位知名人士发起,在巨赞法师故乡江阴筹建纪念堂。1994年10月,巨赞纪念堂在江阴君山建成开放。1998年,江阴贯庄村重修巨赞法师故居。2008年,江阴在贯庄修建了巨赞故居、纪念馆和佛教文化公园三位一体的赞园。

江阴贯庄巨赞法师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