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5月,殷夫与鲁迅先生取得联系,得到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培养。出狱后,经济上得到鲁迅先生的资助。19日,经地方法庭审讯,殷夫被强行移交到国民党警察局,与林育南等36人一起被囚于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监狱。鲁迅先生闻讯后,以极大的悲愤写下了《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两年后,鲁迅先生又写下不朽名篇《为了忘却的记念》,表示深沉的悼念。......
2023-07-15
出版家李小峰
李小峰(1897—1971),原名荣弟,字小峰,后以字行,笔名林兰、C.F女士等。出版家。江阴青旸镇南街人。
李小峰像
李小峰的祖父在青旸镇上开一家布店,因不善经营,亏损倒闭。家中没有固定收入,生活艰难。父亲李晴峰读了几年私塾,就到一家绸布店当学徒,后来在一家小油坊当账房,一个月薪水10多元,入不敷出。李小峰6岁丧父,12岁丧母,由长兄李志云抚养。他在青旸凝秀小学毕业后,考入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学习。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在北京大学,李小峰成了李大钊、鲁迅、周作人的学生。1919年,他作为北京大学学生,参加了五四运动,常在北京的报刊上发表文章。李小峰和孙伏园等北大学生成立新潮社,新潮社的社员还有宗甄甫、傅斯年、罗家伦、康白情、杨振声、何思源、俞平伯、郭绍虞、顾颉刚、汪敬熙、叶圣陶等。他们于1919年1月出版了《新潮》月刊。李小峰先担任《新潮》月刊的校对和记录工作,后任总干事。孙伏园参与编辑《晨报副镌》后,李小峰负责《新潮》月刊的全部编印出版工作。《新潮》月刊与北大的《每周评论》、《国民》等,配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新青年》,共同掀起了青春中国的启蒙思潮。
随后,新潮社推出《新潮文艺丛书》。新潮社出书以宣扬学术、传播文化为宗旨,从著译到发行,完全自主,因而能在出版界率先革新,印出一批兼顾内容和形式的好书。在鲁迅的具体策划下,出版了冰心的诗集《春水》、鲁迅翻译的童话剧《桃色的云》、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周作人翻译的《我的华鬘》、李小峰翻译的童话集《纺轮的故事》、孙伏园翻译的《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集》。
1923年暑假,李小峰以第一名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地有几所学校发来聘书,请他去执教。李小峰考虑再三,谢绝了外地学校的聘约,把主要精力放在处理新潮社的事务上,同时从事翻译,以兼课费及稿酬所得补贴生活。
1926年北新书局出版的鲁迅著作《呐喊》
1924年11月17日,《语丝》周刊创刊号出版。《语丝》周刊由鲁迅、刘半农、周作人、钱玄同、谢冰心、林语堂、孙伏园、李小峰等16人发起成立的语丝社主办,由孙伏园、章川岛、李小峰轮流担任编辑,李小峰负责出版发行。《语丝》周刊发表的作品篇幅短小,注重社会批评和思想评论,鲁迅经常在《语丝》发表精悍犀利的短文,同一些封建复古主义者展开论争。
1924年底,李小峰在孙伏园的陪同下拜访鲁迅,并拟成立书店推动新文艺运动。鲁迅当即表示赞同,并将译稿《苦闷的象征》交给李小峰。该稿后收入《未名丛刊》,次年出书。
1925年3月,李小峰与夫人蔡潄六、大哥李志云、孙伏园凑集了资金,以《新潮社文艺丛书》和《语丝》月刊为出版基础,创设了北新书局。李志云任经理,李小峰负责组稿、编稿、出版。取名北新,含有“北大新潮社”和“北方新式书局”之意,鲁迅对北新书局的出版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北新书局的新文化书刊很受读者欢迎,并且逐渐形成了品牌。
由于北新书局多出版《语丝》和鲁迅等写的进步书籍,且常有中共地下党人在这里秘密集会,当时入主北京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下令查封了北新书局,同时通缉李小峰。李小峰得到消息,先避入苏联大使馆,随后又潜返他堂姐家,转而绕道大连南下上海。从此,北新书局的中心自北南移至上海,北新书局上海分店因北京总局被封而升格为总局。李小峰的二哥李仲丹任经理,李小峰负责编辑出版,继续出版《语丝》、《奔流》、《北新》等期刊和鲁迅、郁达夫、蒋光慈等人的作品。(www.chuimin.cn)
由于业务发展,1928年初,北新书局迁到七浦路的一个2层楼的大四合院中,共30多间房屋,有编辑部、出版社、批发部、仓库和员工宿舍。书局在福州路文化街设立门市部。
1931年2月,李小峰的朋友来告知,淞沪警备司令部已列举北新书局罪状,报请中央军委查封并惩办负责人。他们列举的罪状有出版鲁迅著作,宣传共产主义,代售共产党地下书店书籍,攻击政府,危害民国等。李小峰等无可奈何,只能借高利贷,凑足3万元,托中间人送去警备司令部。随后,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派人来宣布:北新书局出版发行宣传赤化书刊,姑念认罪态度较好,从轻判处书局经理李志云徒刑5年,缓刑5年。书局自即日起停止营业1个月,查获书刊,全部没收。北新书局遭受巨大打击,为了生存,只能改变方向,多出与政治无关的书,如教学参考书、工具书等。北新书局后由赵景深、姜亮夫任主编,进步书籍出得少了,但并没有中断。
1年以后,北新书局出版了民间故事《小猪八戒》一书,又遭国民党行政院下令查封,被迫将北新书局改名为青光书局。再过了1年多以后,才恢复北新书局名称。
李小峰的北新书局曾经是鲁迅著作的最早、也是最多的出版者,出版的鲁迅著作,包括鲁迅编校、选定、题序的图书,总数有数十种之多。据《鲁迅日记》载,李小峰共访鲁迅123次,书信256封;鲁迅共访李小峰80次,书信224封;两人同桌共餐34次。由于国民党实施查禁书籍和查封书店的文化统治措施,许多书店转变出版策略,改出版政治风险小的图书。这时,鲁迅对北新书局也有微词。一度,鲁迅对李小峰拖欠版税颇有意见,以致聘请了律师。后经郁达夫的调解,北新书局分期还清了拖欠。鲁迅仍然不失公允地评价北新书局,他说:“不过我要说一句话,我到上海后,看看各出版店,大抵是营利第一。小峰却还有点傻气,前两三年,别家不肯出的书,我一介绍,他便付印,这事我至今记得。虽然我所介绍的作者,现在往往翻脸在骂我,但我仍不能不感激小峰的情面。”后来,鲁迅坦率地对李小峰表示,北新书局“近来好像已不为读书界所重视,以这么多年的辛苦造成的历史而至于如此,也实在可惜”。1934年2月,国民党当局在上海厉行查禁和审查制度,北新书局受到查禁的书中就有鲁迅的《而已集》、《三闲集》、《伪自由书》。北新书局出版业务陷入低潮,鲁迅也与李小峰日渐疏远。
北新书局的出版宗旨,是要争取全国第一流的作者和作品。在出版鲁迅著作之外,还出版了《郁达夫全集》、冰心的《寄小读者》、周作人的《谈虎集》、柳亚子的《曼殊全集》、郭沫若的《创造十年续编》等。此外还有林语堂、刘半农、赵景深、许钦文、蒋光慈、柔石、徐志摩、沈从文、阿英、夏衍、冯至、焦菊隐、陈学昭、曹聚仁、李健吾、陈伯吹等人的著作。但由于北新书局在抗战中连连受挫,李小峰的这一出版宗旨渐渐难以得到实施。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新书局在上海“孤岛”度日如年。1943年,李小峰、赵景深赶往安徽,继续艰难地从事图书出版业。他们打算去成都,因交通堵塞,停留在安徽立煌县(今金寨县),于是就在当地编印一些中小学课本,主要是赵景深编的《初中混合国语》(共6册),还有英文教材和《北新活页文选》。
抗战胜利后,李小峰回到上海。在他居住的霞飞路四明里,腾出一间房屋,作为北新书局办事处,北新书局的业务得到恢复,在各地相继设立了许多分店。李小峰还与其他书店联合,组织了五联书店(包括北新、广益、大中国、新亚、中联),仍以出版教科书为重点。1948年曾打算到台湾去开设分店,因台北门市房索价太高,没有成功。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北新书局着手出版李大钊的《守常文集》等书籍。同时策划出版《达夫全集》,编委成员有郭沫若、刘大杰、李小峰、郑振铎、赵景深、郁飞,终因种种缘故,未能刊行。新中国成立后,李小峰于1950年应邀去北京出席全国出版会议和民间文学座谈会。北新书局于1954年与广益、大中国、人世间联合成立四联书店,李小峰任副社长兼代理总编辑(总编辑名义上由顾颉刚担任)。1955年公私合营,成立了上海文化出版社,李小峰任私方代表兼编辑部第一副主任。
李小峰是农工民主党在出版界的负责人之一,为上海市政协委员。他在主持四联书店和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工作期间,十分重视通俗文学的整理出版,团结了赵景深、赵清阁、陆澹庵、何满子、胡山源、秦瘦鸥、孙席珍、严独鹤、方诗铭、翁达藻等作家、学者,编印了一批中国古典文学的普及读物、明清小说和通俗历史故事。1957年,李小峰被错划为右派,降为一名普通编辑。1959年11月右派摘帽。1962年,调至上海文献出版资料编辑所,撰写《新潮社的始末》、《鲁迅先生与北新书局》等回忆录,1963年退休。
1971年9月3日,李小峰因脑溢血逝世,终年75岁。死后葬于无锡青龙山。
有关江阴历代名人的文章
1929年5月,殷夫与鲁迅先生取得联系,得到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培养。出狱后,经济上得到鲁迅先生的资助。19日,经地方法庭审讯,殷夫被强行移交到国民党警察局,与林育南等36人一起被囚于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监狱。鲁迅先生闻讯后,以极大的悲愤写下了《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两年后,鲁迅先生又写下不朽名篇《为了忘却的记念》,表示深沉的悼念。......
2023-07-15
国民党襄城县党部书记、中统特务分子李子明早就对李峰积极抗日怀恨在心,此时接到密令,迫不及待地把诬陷李峰的黑材料送往国民党河南省党部。苗俊峰、李子明二人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捏造李峰“通共和贪污”等罪名上报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李峰接到公文,知道此去许昌凶多吉少,立即面见中共襄城县委负责人商量对策。从此,襄城县以李峰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县长与中共襄城县委建立的联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体。......
2023-08-26
时县内吸食烟毒的豪绅二人,依法治罪予以监禁;许昌专员公署侦缉队贩运毒品,经查获后,排除一切干扰,依法判处死刑。抗战形势的急剧变化,徐州、开封相继沦陷,襄城已处抗战边缘地带,县委决定当时工作以武装集训为重点,为开展游击战做准备,李峰欣然同意。......
2023-08-26
10月15日下午,绍兴鲁迅纪念馆滨海塞纳省雨果博物馆友好博物馆签约仪式在绍兴鲁迅纪念馆贵宾室举行。这是绍兴鲁迅纪念馆继与希腊卡赞扎基斯博物馆、丹麦安徒生博物馆缔结友好馆后又一力作,也是绍兴鲁迅纪念馆开门办馆、走向世界的又一举措。绍兴鲁迅纪念馆馆长陈斌向法方介绍纪念馆概况。愉快的交流活动结束后,绍兴鲁迅纪念馆和滨海塞纳省雨果博物馆代表正式签约缔结友好博物馆。......
2023-11-30
正因如此,多年来,每讲《林黛玉进贾府》我都要先调查一下学生此前通读《红楼梦》的情况,但所得到的结果却越来越让我失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林黛玉进贾府》而言,最理想的教学结果是,通过课堂“解剖麻雀”,让学生学会阅读《红楼梦》的方法,发现《红楼梦》的魅力,爱上甚至痴迷《红楼梦》。对于《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篇的学习,抓住林黛玉的行走路线就特别重要。......
2023-07-21
《龙王》采用的是中国京剧和日本歌舞伎联合演出的形式。后龙王率大军直捣陈塘关,威逼李靖交出儿子哪吒,否则将引来洪水淹城。而海彦夫妇受神谕指示,冒死设法让哪吒起死回生。《龙王》中李光饰演哪吒《龙王》中李光饰演哪吒《龙王》中李光饰演哪吒《龙王》中李光饰演哪吒后来演出的结果并非如此。......
2023-07-31
8月24日,他被杀于安庆狱前,年仅24岁。鲁迅二姨父母郦拜卿、鲁莲的女婿。两人往还虽多,但后来鲁迅对他的印象并不好。1926年6月中旬,鲁迅胃病发作,挚友许寿裳对此甚为关心,立即请侄子许世瑾到鲁迅寓所诊治。7月9日晚,“季巿邀往大东食堂夜餐,同席钦文、广平及季巿之子侄三人”,其中有许世瑾,这也是他出现在《鲁迅日记》中的最后一次。......
2023-11-30
论鲁迅晚期创作文化场的变化[1]作为中国文学巨擘的鲁迅晚期为什么没有再产生一部像《阿Q正传》那样的伟大作品呢?2.鲁迅晚期创作文化场出现变化绝不是偶然的,如果按照一般说法将鲁迅定居上海的最后十年称为晚期,那么在此之前鲁迅的文化场处于什么状态呢?......
2023-07-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