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军机大臣季芝昌的贡献与事迹

军机大臣季芝昌的贡献与事迹

【摘要】:军机大臣季芝昌季芝昌,原名震,字云书,号仙九,别署丹魁堂主。23岁和28岁时,季芝昌两次欲参加乡试,由于父亲罪遣问题被拒。季芝昌在调查盐务情况后,制定《变通盐务章程》7条,查实浙江仓库总计亏空银390多万两,谷12万石,米3000多石。道光帝去世后,季芝昌护送道光帝灵柩到慕陵下葬,并与诸王大臣受遗辅政。交篆两个月来,季芝昌的病情有所减轻。

军机大臣季芝昌

季芝昌(1791—1861),原名震,字云书,号仙九,别署丹魁堂主。清道光十二年(1832)探花,道光、咸丰年间的朝廷重臣,官至军机大臣、左都御史、实录馆总裁、闽浙总督。江阴城内中街人。

季芝昌像

季芝昌生于江阴的书香门第、仕宦之家。先祖季陵扈,官至宋太常少卿,南渡后,定居常熟浒浦。6传至季天麒,移居江阴。芝昌父季麟,始以拔贡举,后官至巨鹿县知县,为官慈惠。嘉庆十八年(1813),季麟奉檄按名捕白莲教支派天理教徒,解首犯送行省。他发现大多数参加者为穷苦农民,于是将籍册焚烧,使数以千计的人未被株连,可他本人由于“坐捕不力”受到弹劾,奉旨夺职被发配边疆,死于伊犁。

季芝昌出生时,因当日天空打雷,曾祖父为之取名曰震。后祖父为其改名芝昌。5岁起跟父亲识字读书,16岁县试第十名。18岁首次赴金陵参加第一次乡试,未能中举。19岁补廪膳生。23岁和28岁时,季芝昌两次欲参加乡试,由于父亲罪遣问题被拒。

嘉庆二十五年(1820),季芝昌应课江阴暨阳书院,才华初露,得到暨阳书院山长丁履泰的赞赏。道光元年(1821),季芝昌31岁,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先后任国子监学正、学录及助教。道光十二年(1832)正月,季芝昌参加会试,中第九十二名贡士。保和殿复试一等第六名。殿试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授职翰林院编修。

道光十三年(1833)四月,季芝昌充国史馆协修。七月,大考翰詹,道光帝阅季芝昌卷时,遣太监问阅卷者:“第一是此人否?”并用朱笔在名上写了一个“魁”字。后阅卷官定季芝昌为一等第三名。道光帝于勤政殿召见了季芝昌。这就是季芝昌自署“丹魁堂主”的由来。

此后,季芝昌升为翰林院侍读,提督山东学政。到达济南后,出按临清、武定、登州、莱州、青州、沂州、兖州、曹州、东昌、曲阜等府,举行科试和岁试,选拔人才。季芝昌3年后回京,先任咸安宫总裁,后为日讲起居注官。道光十八年(1838),他以侍读衔充任会试同考官。这一科所录取的有曾国藩、田雨公、钱振伦、万青藜、杨重雅等。

道光十九年(1839),大考翰詹,季芝昌又列一等第三,升为詹事府少詹事。具折入谢。道光帝召见谕曰:“阅卷大臣本拟汝卷第一,朕不知何故移至第三。汝得第一,不若第三,巧合上次名数也!”随后大笑(三次在朝中考试均得第三,也应季芝昌的字号仙九的“九”)。季芝昌《纪恩》诗:“九重知己温言逮,三度同符盛事传。”六月,季芝昌升为詹事府詹事,任江西乡试正考官。道光二十年(1840)正月,提督浙江学政。六月,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八月,母亲去世,奉柩回江阴丁忧。道光二十三年(1843),季芝昌任原官内阁学士,充大考翰詹阅卷大臣、考试试差阅卷大臣。六月,升礼部右侍郎。九月,充顺天乡试复试阅卷大臣。十一月,以礼部右侍郎提督安徽学政。十二月,调任吏部右侍郎。次年转为左侍郎。道光二十六年(1846),安徽学政期满回京。道光二十七年,季芝昌历任庶吉士散馆阅卷官、殿试读卷官、朝考阅卷官。署户部左侍郎,兼管三库事务。九月,充武英殿总裁。十二月,充经筵讲官。

道光二十八年(1848)八月,季芝昌调为户部仓场侍郎。季芝昌上任后,协同满族侍郎德诚,经过周密调查,发现通坝这个粮食总交汇处有很大弊端,对粮官勒索渔利等积弊进行整顿。他上奏,建议经办漕运之地方督抚速饬所管粮道,传集各帮在通坝办事的头丁,督令细开通坝用账,然后上报仓场衙门按款严查,分别应裁应减,勒石永遵。此议得以允行。

十一月,季芝昌奉旨与定郡王载铨筹办长芦盐务,兼查天津府属仓库。长芦盐区在渤海沿岸,是北起山海关南至黄骅县盐场的总称。明代设盐运司于长芦(今沧州市),清康熙后改驻天津,但名称未变。季芝昌发现在长芦盐场及相关盐务中,有私盐侵渔、加斤计利等现象。他上奏揭发这些弊端,并大力革除杂款陋规,减轻盐商负担;制定缉私章程,打击私盐;芦盐销运,由官办改为商办;尽改票盐,先税课后引用,对于天津府库进行妥善管理。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整顿措施,长芦盐务面貌为之一变。

道光二十九年正月,他又与大学士耆英赴浙江查阅营伍,并清查仓库,酌办盐务。赴浙途中,顺道查询东河(河南、山东境内的黄河与运河)、南河(江苏省长江以北的黄河与运河)的节浮费、裁冗员事宜。因耆英患病留清江浦(今江苏淮安市),季芝昌单独赴浙江。朝廷改命季芝昌在浙专清查盐务、仓库事,毋庸阅伍。季芝昌在调查盐务情况后,制定《变通盐务章程》7条,查实浙江仓库总计亏空银390多万两,谷12万石,米3000多石。季芝昌对钱粮缴纳完成的官员给予优奖,而将挪用银3万两以上之富阳县知县杨璨基、嘉兴县知县仲来、秀水县知县贾椿龄、嘉善县知县刘秀钰革职。

季芝昌才学出众,办事果断,因整顿吏治、清除积弊能力出众,得到道光帝的赏识。道光二十九年(1849),季芝昌出任山西巡抚,刚到太原接篆,又被召进京,署吏部右侍郎,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署管理户部三库事务。随后,授户部左侍郎仍兼署吏部右侍郎。

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道光帝一病不起,自知大限将至,急召宗人府宗令载铨、军机大臣穆彰阿、季芝昌等,公取匣,宣示御书:皇四子奕立为皇太子。道光帝去世后,季芝昌护送道光帝灵柩到慕陵下葬,并与诸王大臣受遗辅政。

二月,季芝昌充实录馆副总裁,修撰《宣宗成皇帝实录》,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充拔贡朝考复试阅卷大臣,赐紫禁城骑马。十月,又任实录馆总裁之职。

这一年,季芝昌的儿子季念诒参加会试、殿试,考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www.chuimin.cn)

咸丰元年(1851),太平天国烽烟燃起。为防止南方动乱蔓延,朝廷派季芝昌出任闽浙总督,领兵部尚书衔。六月十六日,季芝昌冒着大雨启程,八月二十六日到达福州受篆,兼署福建巡抚事务。闰八月初九日,季芝昌突患晕厥症,自己觉得短期难以恢复,便向朝廷奏请开缺调理。十月初八日接到上谕:“季芝昌著毋庸开缺,赏假一个月,安心调理。闽浙总督著裕瑞暂行兼署,福建巡抚著布政使庆瑞暂行护理。”交篆两个月来,季芝昌的病情有所减轻。

闽省山海交错,民贫地瘠,盗贼滋多,尤其是漳州、泉州等地闽海洋面,海盗蜂起。季芝昌到任后,联合浙江巡抚常大淳、福建巡抚王懿德,重用海盗反正人员黄富兴,罢免避匿迁延浙江属定海镇总兵周士法、黄岩镇总兵汤伦、温州镇总兵池建功,加紧在浙闽洋面围捕海盗。是年底,布兴有、陈亚福等560余名海盗畏罪投诚,浙闽洋面海盗基本得以肃清。

除围捕海盗外,季芝昌还积极整顿闽省盐务。闽省与他省不同,他省如盐引加斤和食盐降价皆可弥补盐商亏损,而闽省盐商本来负担较重,商盐滞销。斤愈加,积滞愈多;价愈减,成本愈亏。季芝昌以为惟有严辑私盐,使商盐日见畅销;酌减浮费,使商本渐获充裕;官办盐课,从严考核;商办盐课,立法稽查。

咸丰二年六月,季芝昌兼署福州将军,因地方安定而赏戴花翎。季芝昌奏请朝廷拨款5万两,借支2.8万两,建造大型战舰,配铸炮位。当时,清政府同太平天国作战,军费开支浩大,户部建议推广捐例。捐银300两可作为附生,贡监生捐银5000两可为军功举人。季芝昌与福建巡抚王懿德联合上奏:“读书应试要按国家需要而定额,严格录取,科名才受到足够重视,无才能的人不能混入其中。而一旦开捐钱获科名的先例,不但使朝中减少良才,而且使学业荒疏的人心存侥幸,贤士上进之心受损,对于国家官吏治理有害无利,对于朝廷求贤也是损失。”奏议没有被咸丰帝采纳。

同年七月,季芝昌因病请假。八月,病情加剧,恳请开缺。咸丰帝温言挽留。十月,季芝昌因病告请辞官,获准。由于他捐备楚、粤军饷1万两,咸丰帝赏戴花翎。十二月,琉球国王世子派人来闽,请求清廷同英国商谈从琉球撤兵。季芝昌与王懿德上奏:“该国纳贡称臣,最为恭顺,臣等若不为之上达,非所以仰体我皇上优恤外藩有加之至意。”疏上,咸丰帝转派两广总督徐广缙与英人交涉。

咸丰三年,季芝昌回乡办理团练。太平天国军攻克苏州、常熟后,季芝昌避居南通。咸丰十年十一月三十日(1861年1月10日),季芝昌在南通去世,享年70岁,葬于江阴长山。原江苏学政祁隽藻撰《闽浙总督季公家传》,曾国藩撰《闽浙总督季公墓志铭》。

光绪二年(1876),时署闽浙总督的文煜奏言:季芝昌剿海盗,整吏治,尚清廉,疏河道,革盐务之陋规等种种善政,为民称颂。光绪帝赐季芝昌谥号文敏。光绪四年(1878),奉旨入祀浙江名宦祠。光绪十六年(1890),奉旨入祀山东名宦祠。

季芝昌著有《丹魁堂诗集》7卷、《感遇录》1卷、《丹魁堂诗集外集》4卷、《丹魁堂自订年谱》1卷、《律赋》2卷、《试帖》2卷等。

在季芝昌《丹魁堂诗集》中,可以读到他吟咏江阴的诗。如:

青旸道中

少小经行地,停桡熟路寻。
篱新知竹茂,岸矮觉潮深。
富教须兼策,商农孰共任。
吾宗多野处,望重秀民心。

刘 伶 墓

一抔疑与绿芜平,典午风流尚指名。
颂酒文章传仅在,清谈时世醒何营。
入林大抵齐贤达,荷锸由来澈死生。
若使妇人同穴葬,可储五斗解君酲。

季芝昌《丹魁堂诗集》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