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修德、修誉,成为德高望重的管理者

修德、修誉,成为德高望重的管理者

【摘要】:从这些简简单单的“家事”,却体现出管理者道德的缺失。管理者之所以产生这些道德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管理者自身修养,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利益的驱使。自以为在家庭中的行为只是属于“家事”,跟自己的工作根本没有联系,但是一个人是一个整体,肯定是不能简简单单用“工作”和“家庭”把自己分割开来。但是,社会风气毕竟只是影响的因素,真正要为自己道德问题负责的还应该是管理者本身。

管理者要想谋求与员工、顾客、利益相关者的全力合作、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就需要认识到自身道德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则,以德促使企业和自身的长足发展。

现代社会,管理者产生的道德问题很多,但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在家庭内部产生的道德问题。管理者(尤其是男性)在事业小有成就的情况下,往往会追求享乐主义,寻求刺激,产生“婚外情”或“一夜情”,进而造成家庭的破裂。也有的人往往工作中的压力难以排解,在家庭里发泄自己的情绪,久而久之,家庭暴力就会产生,并且愈演愈烈。除此之外。还有在能力范围许可的情况下,却对自己的父母不尽赡养义务。从这些简简单单的“家事”,却体现出管理者道德的缺失。

2.在企业内部产生的道德问题。在企业内部,管理者在对待员工的问题上有时会有欺骗或者不公平的现象。例如,在承诺某些条件后却未履行,或者根据私交远近而决定员工的薪水或者晋升人选,不能公平对待每一个员工。盲目追求利润,不顾员工生存和工作环境,侵犯员工的隐私、专横的对待员工,等等。

3.在社会中产生的道德问题。管理者在对待诸多社会上产生的道德问题往往已经触及法律,例如挪用公款,行贿受贿,为自身利益不择手段的种种做法也可称为道德问题。

管理者之所以产生这些道德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管理者自身修养,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利益的驱使。

1.自身修养。因为自身修养而引起的道德问题占绝大多数,或者说所有管理者道德问题的产生都少不了自身修养的因素。有很多管理者是由于文化水平不高,也有的为了职位晋升只注重了文化或者学历的提升,却很少对自己的道德问题考虑。自以为在家庭中的行为只是属于“家事”,跟自己的工作根本没有联系,但是一个人是一个整体,肯定是不能简简单单用“工作”和“家庭”把自己分割开来。

2.社会风气的影响。诚然,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原本是伤风败俗的事情变得越来越无伤大雅。社会风气有不良的方面,它使许多人的思想起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但是,社会风气毕竟只是影响的因素,真正要为自己道德问题负责的还应该是管理者本身。(www.chuimin.cn)

3.利益的驱使。为了能够使自己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贪婪,很多管理者对“不义之财”伸出了手。这些人往往是被一时利益蒙蔽了双眼,只图自己享乐,置他人的利益于不顾。

以上的三个原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彼此互为因果,相互联系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领导者产生道德问题的原因都是比较复杂的。

管理者通过权利、个人威信影响力在管理活动和组织信念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管理者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作为管理者应该是具有吸引力、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享有极高声誉的人,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将深刻影响到他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并且一旦管理者道德问题出现,必定会对人力资源管理造成不良影响。

1.管理实现难度增大。由于道德问题而使管理者在广大员工中威望下降,管理难度必然增强,命令下达后执行的速度和完成结果也一定会下降。,而且如果有员工因为管理者的不公平对待而跳槽,对企业也会带来一定的损失,如果跳槽的是技术人员还有可能产生企业技术机密的流失。

2.对员工道德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管理者的道德问题也一定会使员工在潜意识里认为管理者的某些做法并不是那么不可接受,长此以往,广大员工在遇到一些道德问题时也会仿照管理者的做法,而使整个企业的风气下降,管理混乱,进而形象受损。

针对领导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首先,社会风气的整体提高对领导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社会风气的提高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很大的努力和付出。其次,领导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领导者能够获得大家认同的价值观念来增强大家的道德意识,促使员工也能自觉地守法遵德。威信的影响要比权利影响重要得多。管理者的道德素质和他在员工中的威望是成正比的。因此,管理者在加强自身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应该注意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使自己在员工中具有更高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