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名高一新生通过网上留言表达对课改的不满。新教材与习题,新教材与学生的教辅练习不配套,已经成为这次课改的一大突出问题。目前,教辅市场上,打着高中新课改的旗帜,各种配套读物琳琅满目,但内容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差甚远。事实上,高中课改第一阶段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只是上述四个方面。尤其是高中课改,由于和高考的密切关系而显得尤为敏感。......
2024-01-31
6. 在新西兰读高中的选课问题
带女儿到新西兰读书,不知不觉已经两年有余了,从一开始的茫然无措,到现在的游刃有余,经历不少,收获更是多多。
感觉和国内高中不同的最大一点,就是选课问题。很多留学的中学生或者家长到了这里面临的也是这样的问题,我想详细介绍一下新西兰的中学教育体制和各种体制下的选课问题,以及选课的着眼点。
新西兰的中学教育一向被予以肯定,它和我国的中学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有几套并行的教育体制。目前就我所知,有剑桥考试、新西兰本地的NCEA考试、国际通用的IB课程考试、华德福教育体制、教会学校等几类,其中有些中学只拥有一套教育体系,例如我女儿上的AIC中学,只做IB课程;还有的中学拥有三套教育体系,例如有一所私校,有剑桥班,NCEA班,IB班;大量的教会学校是NCEA教育体系,只不过多了一门宗教是必修的,对本地生要求有宗教(一般是天主教)信仰,对国际留学生没有信仰要求;东区的著名高中麦克林则是NCEA和剑桥并行;奥克兰的男校头号公立学校也是一样,NCEA和剑桥并行;听说有所学校已经全部取消了NCEA考试而全部采用剑桥教育体系了;华德福学校则是NCEA和华德福教育并行。
总之,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不知道的人难免眼花缭乱不知如何决断,因为上的学校不同,选择的教育体系就不同,选课的方法也就不同了。下面分别简单介绍一下:
NCEA教育,这是当地中学最普遍的教育体系,在国际上也享有声誉,这个毕业证书被当地大学和澳大利亚大学所承认,可以凭此直接进行大学的申请。
华人留学生一般会认为此课程较容易,我问了一些留学生,都说数理化很简单。NCEA的课程可以自由选择,一共需要修5门功课,其中英文、数学是必选,剩下的可以随意。数学分为高标准和略低标准两种,不过如果你读大学的专业是和数字打交道的,一定要选高标准的了。同理,如果你决定读医学院,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是必修的。
大学不同的专业对于高中所学科目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最好在选课前先问清楚,以免到时候因为未选所需科目而错失入学资格。我有一个朋友的女儿,本来一心要去奥大读金融,可是在高中时选了经济课,未选计算课,结果奥大没有录取她。
一般来说,如果你或者你的孩子要学理工科,数理化是要选入的;如果学习文科,则可以不用再选择这些原本就不喜欢的理科课程了。
剑桥课程,目前国内也有不少学校在教,比较NCEA难一些,在奥克兰的中学,分班时需要考试看能否进入,一般来说,华人的孩子都会选择剑桥体系,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大学都认可这个成绩。对理科比较重视,物理和化学的难度较大。
IB课程,不再多言了。全世界通用,难度系数最高,挑战性也最大,比NCEA要求高的地方是,无论你是否喜欢科学,你都必须在生物、物理、化学里面选择一门功课,而NCEA则完全不受此限制。所以IB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不太适合偏科的同学读。
新西兰的高中从9年级开始到13年级,一共有五年之久,其中9年级、10年级被看成是高中阶段的低年级,学习还不太紧张,从11年级开始的三年,真正步入了紧张的高中行列,无论是NCEA,还是剑桥,还是IB,这三年都是冲刺阶段,其中,NCEA的每年都会进行全国统考,拥有三年修完的全部学分,才可以申请大学。
而孩子上到11年级的时候,也是开始进入青年时代,需要设定人生规划,学校也会开设一些诸如心理卫生、生理卫生的课程,在11年级的后半年的时候,也会让孩子自主选择12年级要上的课程。
真正的选课,是12年级开始的。基本上大致的方向就会定了,所谓的大致方向,无非是学文还是学理。
NCEA课程中12年级的可选择课程非常多,英文(当地生和国际生两种)、数学(难易两种)、Accounting(计算,好像就是学会计用的)、经济(学金融肯定要选)、历史、地理、体育、音乐、歌剧、表演、ART、立体绘图(这个好像是学建筑要选的)、旅游、摄影、日语、法语。在这些课程里,除了英文和数学必选之外,再选择三门功课来完成即可。这样看来,还是容易的,不过如果读医学,选择的课程要多些,必选的物理、化学、生物、数学一门都不能落。
那么如何选课?着眼点又是什么?
在如何选课方面,华人家长和洋人家长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洋人不存在太大的就业压力,即使不工作也可以拿学生贷款继续读书,而且即使工作,他们的要求也不高,超市的理货员他们都干得津津有味,丝毫不觉得低人一等。而国人的等级观念就不一样了。
我遇到的绝大部分华人家长,选课的着眼点无非就是两个字:就业。
这也难怪,不就业,就不能拿到工签,拿不到工签,就不能解决身份,不能解决身份,就拿不到终身的福利保障,换句话说,孩子留学几年的银子就白花花的溜走了。——这样的想法,几乎是每个华人留学生父母的思维定势。
于是,为孩子选课,就变得功利和简单起来。无非就是选一些容易找到工作的,或者毕业后工作起薪比较高的专业来读。好处是:尽快解决身份。可能的坏处是:无视孩子的兴趣。即使选择的专业目前看起来吃香,毕业后也未必吃香,未必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还有一种方法,先解决现实问题,选一个大家公认的容易移民的课程来读,移民后再去读自己心仪的专业。好处是:两不耽误。可能的坏处是:移民后很少还会有人还能坚持自己的梦想。
不但就业,还需要考量就业的等级和好坏。华人家长最喜欢的就是医生和律师了,因为在西方国家这两个职业是挣钱最多的,也是地位最高的。
除了上述现实选课法,剩下的无非就是着眼于孩子的兴趣了。
问题是,孩子自己能确定自己的兴趣所在吗?(www.chuimin.cn)
我的看法是:未必。
一般来说,成熟和不成熟的区别点在于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和对于自己的把握。一个十六岁的孩子,估计很难确定自己的兴趣,他很有可能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却不一定能够确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起码我的女儿就这样告诉我:我不确定今后的职业,我不能想象现在就让我确定今后几十年的发展方向。
我听了之后觉得有道理。她没有经历,没有生活的历练,她根本不知道未来等待着她的会是什么,如何来选择将来的职业?现在那么多著名的导演、演员、歌手,甚至是作家,哪一个是十六岁就开始选定的?很少。
不要说孩子,即便是家长,自己的职业有可能还变来变去呢。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的选课,关键在于排除她不喜欢的,然后不要把她所选的专业和将来的职业挂钩就行了。
例如,她选了ART,是不是一定要做设计师?她选了旅游,是不是一定要做导游?她选了摄影,是不是一定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摄影师?
我看未必。这些课程都会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也会成为她今后走上社会的一项不错的爱好和技能。这就够了。
至于选择之后,她就读大学什么专业,到了大学她会越来越清晰的。人的一生,不就是在不停的舍弃不停的选择中成就的吗?
我看那些商人,不一定都是从小就学商科的。
抱着这个观点,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在选择课程的时候,会轻松很多。把自己喜欢的,愿意付出精力的课程选好,放弃那些自己认为不可救药的。这是聪明人的想法,千万不要在最后两年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较劲儿,那样你会输得很惨。
要把一门你不爱的课程学好,花费的经历和无奈的痛苦比较学习自己酷爱的课程要困难十倍。
所以,现实的选课有现实的选法,可以一步到位,也可以步步为营。不现实如我这样的选课,也有不现实的选法,完全按照孩子的兴趣来,不去想今后毕业找不找得到工作,我坚信无论她学什么专业,只要足够优秀,女儿绝不会活活饿死自己——因为寻求谋生手段和从事自己爱好的工作是有区别的。
这样一想,其实选课的问题挺简单的。关键在于自己的着眼点,需要补充的一点还有,你是为谁来选课?
作为孩子,最好不要这样想:我是为妈妈爸爸来选课。
作为父母,最好不要这样想:我是为了孩子将来的饭碗来选课。
选课的当事人,是自己,选课的目的,也是为了自己。有的孩子觉得父母花了那么多钱,所以会放弃自己的心愿,违心地听从父母的建议,结果越学越郁闷,上了大学也不开心,更别说为此而花精力好好读书了。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将来好找工作,多挣钱,非要选一个大家看起来热门有面子的课程,结果孩子苦不堪言,最后的结局一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人生的选择无处不在,选课是孩子和家长面临的第一道关卡,希望大家有良好的心态,选择出自己心仪的课程。
写给父母的话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选择自己的专业?
* 无论是国内还是在国外的陪读,都要落实到实处,做父母的要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绝不是仅仅简单地督促功课。
* 有时候孩子面临选择时会有自己的局限性,作为家长要理智慎重分析问题,和孩子探讨,最终达成一致,切忌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主张,哪怕是正确的。
* 对青春期的孩子,要多用:你的意见如何呢?少用:按我说的做。
* 专业的选择一般是大学之后的事情,国外很多大学第一年都是基础教育不设专业,所以不必要急着确定专业。
* 从孩子的特长和兴趣选择专业,而不是社会需求。
有关静待花开:从中等生到港大才女:一位小留学生的陪读妈妈手记的文章
这是一名高一新生通过网上留言表达对课改的不满。新教材与习题,新教材与学生的教辅练习不配套,已经成为这次课改的一大突出问题。目前,教辅市场上,打着高中新课改的旗帜,各种配套读物琳琅满目,但内容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差甚远。事实上,高中课改第一阶段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只是上述四个方面。尤其是高中课改,由于和高考的密切关系而显得尤为敏感。......
2024-01-31
选课指南设计的基础:对制度的态度选课指南可分为文本与制度两个层面。首先,选课指南制定过程本身应该具有长远的规划意识。各校对这些问题应该先有个统一的规定,并且在选课指南中说清楚。......
2024-01-31
但是,在全面考虑中突出重点是必要的,尤其是要抓住高中新课程理念变化对新高中教材的新要求。我们认为,高中新教材研究和编写应着重关注和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2024-01-31
学校需要成立学分认定委员会,并建立一套学分的认定办法和管理制度,确保新课程实验顺利实施。所以,我们只有积极面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勇做新课程实验的先锋。......
2024-01-31
我国高中教育的规模在迅速扩大,目前有14900所普通高中,在校生数从1981年的715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1405万人,约占同龄人的24%。从数量上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已经从面向少数人的为升学作准备的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并呈现出强劲的普及高中教育的发展趋势。这是时代发展对高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这是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定位,这一定位,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提到重要位置。......
2024-01-31
新课改的两大理论支柱: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调节身体运动及用巧妙的双手改变物体的技能。......
2024-01-31
我省一些地区的土地流转,已有村委会代行集体经济组织的做法出现,但该组织在其中的作用其实不明确,且因缺乏内外监督体系,极易滋生腐败问题。北京海淀区某村户村民以村委会假造《土地流转合同》,将理应发包给他们的土地流转给村委会为由,将村委会告上法庭,要求确认流转合同无效。农村土地通常因其特殊性质享有国家补贴,而经过土地流转后,此补贴利益的归属容易出现现实问题。......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