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式创富智慧:杨澜四次成功转型

中国式创富智慧:杨澜四次成功转型

【摘要】:不断开发自己—杨澜的四次成功转型说起杨澜,不能不谈她事业生涯中的四次成功转型。杨澜以其自然清新的风格、镇定大方的台风及出众的才气脱颖而出。毕业后,杨澜如愿成为《正大综艺》的节目主持人。他总是鼓励杨澜尝试新的东西: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能在保守中成功!1997年回国后,杨澜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机会。短短两年,杨澜已经有了质的变化。第四次转型——阳光卫视的当家人。1999年10月,杨澜毅然辞去凤凰卫视的工作。

不断开发自己—杨澜的四次成功转型

说起杨澜,不能不谈她事业生涯中的四次成功转型。

第一次转型——央视节目主持人。在成为央视节目主持人以前,杨澜是北京外语学院的一名大学生,而且是一名有些缺乏自信的大学生。她曾因为听力课上听不懂而沮丧万分,直到后来听力水平提高了,她的自信才一点一点增长。她时常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有才华和极端聪明的人,可这一切好像并没有影响到她后来的成功。

1990年2月,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主持人。杨澜以其自然清新的风格、镇定大方的台风及出众的才气脱颖而出。但是,由于她长得不是太漂亮,在第六次试镜时还只是在“被考虑范围之列”。杨澜得知后,就反问导演:为什么非得找一个女主持人,是不是一出场就是给男主持人做陪衬的?其实女性也可以很有头脑,所以如果能够有这个机会的话,自己就希望做一个的聪明主持人。“我不是很漂亮,但我很有气质”,也就是这些话,彻底打动了导演;也就是这些话,使她扬起了风帆。

毕业后,杨澜如愿成为《正大综艺》的节目主持人。直到现在,她也一直坚持主持人不一定非得漂亮,头脑更为重要。进入央视后的杨澜感觉自己的前景不再那么迷茫了,她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传媒。而后靠着自身的实力与魅力,杨澜先后获得了“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等奖项。这样的荣誉、这样的知名度,是许多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

不知不觉,四年过去了。杨澜在这段时间里也逐渐成熟和稳重起来,她不仅开阔了眼界,更确立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一名真正的传媒人。但慢慢地,杨澜发现自己对这种重复性工作开始有点儿厌烦了。也许是一切来得太容易了,也许她觉得自己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最重要的是,她没有安全感:“一开始央视让我一下子进入一个殿堂,但是我往下一看,空空如也,下边的基础都不是我自己建起来的,是一个庞大的机构赋予你支持,我觉得特别不踏实,所以我得自己从下边垒砖头慢慢起来,这样才会踏实。”就是这种不安全感、不踏实感,让杨澜无所适从。她不敢去想,倘若有一天自己头顶不再有节目主持人的光环,那时的自己该何去何从呢……

第二次转型——美国留学生。

1994年,当人们还惊叹于杨澜在主持方面的成就时,她做出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决定:辞去央视的工作,去美国留学。

在事业最耀眼的时候选择急流勇退,这就意味着她要放弃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包括触手可及的美好未来。但资助她留学的正大集团总裁谢国民先生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觉得一个节目没有一个人重要。”这句话给杨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啊,趁着自己年轻,应该不断地挖掘未知的自己。

于是,26岁的杨澜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国际传媒专业。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着实比杨澜想象中要艰苦的多。有一次,她写论文写到半夜两点钟,好不容易敲完了,但是还没来得及存盘,电脑就死机了。当时无助的她就哭了,然而静静的宿舍周围,除了她的哭声,只有管道里的老鼠在爬来爬去。人生路上有许多苦难,眼泪只能是宣泄的一个渠道,擦干眼泪之后,剩下的路还得自己一个人走。最后,杨澜擦干了眼泪,重新来过,把论文完成了。谈起这段生活,杨澜不无感慨地说:“有些人遇到的苦难可能比别人多一点儿,但我遇到的困难并不比别人少,因为没有一件事是轻而易举的,需要经历的磨难委屈,一样儿也少不了”。(www.chuimin.cn)

苦难是人生的另一种财富。虽然那段日子比较艰苦,然而杨澜还是收获了很多很多。她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接触到了许多成功的传媒人和先进的传媒理念。业余时间,她曾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杨澜视线》——一个关于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专题节目。在这个节目中,她同时担当了策划、制片、撰稿和主持的角色,从而实现了自己从最底层“垒砖头”的想法。当40集的《杨澜视线》发行到国内52个省市电视台时,她借此实现了从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向复合型传媒人才的过渡,这也是她一次以独立的眼光去看世界。更重要的是,在这期间,她认识了先生吴征。作为事业和生活上的伙伴,在为她拓展人际关系网络和事业空间方面,吴征可以说居功至伟。他总是鼓励杨澜尝试新的东西: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能在保守中成功!正是吴征的支持和帮助,使得杨澜的道路越走越宽。

第三次转型——风凰卫视主持人。

1997年回国后,杨澜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机会。当时,凤凰卫视中文台刚刚成立,她便适时地加盟其中。1998年1月,《杨澜工作室》正式开播。

在凤凰卫视,她不只是主持人,还是当家人,自己不仅要做选题,还要负责预算,组里所有的柴米油盐都必须精打细算。这种经济上的拮据,对杨澜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使她知道如何在最低的经费条件下,把节目尽量完成到什么程度。随后的两年时间里,杨澜一共采访了120多位名人。这些重量级的人物构成了杨澜未来职业发展的一部分,不少人在节目之后仍与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除了给她带来一些具体的帮助之外,精神上的获益也不可忽视,与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嘉宾交流,使她的信息量获得了极大地丰富。

短短两年,杨澜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她拥有了世界级的知名度、多年的传媒工作经验,以及重量级的名人关系资源,对于她而言,进军商界所欠缺的只是资本而已。而吴征,正是深谙资本运作的高手。

第四次转型——阳光卫视的当家人。

1999年10月,杨澜毅然辞去凤凰卫视的工作。至于其中缘由,媒介众说纷纭。作为当事人的杨澜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从风凰卫视退出后,她曾一度沉寂。直至2000年3月,她突然之间收购了良记集团,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地借壳上市,准备打造一个阳光文化的传媒帝国。

由电视界转向商界,是一个巨大的转变。那么杨澜究竟为何会向商界转变呢?她表示投身商界不是简单地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实现自己过去不能实现的媒体理念。相信,阳光卫视在杨澜这个深谙传媒之道的高手带领下必将走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