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修女的女儿:穿越人类心灵的美丽蝴蝶

修女的女儿:穿越人类心灵的美丽蝴蝶

【摘要】:一个修女的女儿:那只穿越了人类心灵的美丽蝴蝶生命精髓她的故事,是人类精神的胜利,是善良战胜疾病、痛苦甚至死亡的胜利。巴布拉是第一批被庇护的孩子之一。法拉诺之家的工作人员让玛丽把这一消息告诉巴布拉。她的客人都是喜欢她的玛丽的朋友。最后,玛丽找到圣玛利托儿中心,她把巴布拉的情况仅告诉了中心主任和巴布拉的老师。1990年9月,玛丽正式提出收养巴布拉。女修道会担心,收养意味着使一个修女永远成为妈妈。

一个修女的女儿:那只穿越了人类心灵的美丽蝴蝶

生命精髓

她的故事,是人类精神的胜利,是善良战胜疾病、痛苦甚至死亡的胜利。

1988年1月,3岁半的巴布拉到达纽约阿尔巴尼区的法拉诺之家时,抱着一只玩具熊正在车里睡觉。这里正在下雪,街上的积雪已经很厚。身着毛茸茸粉红色衣服的小姑娘,在皑皑白雪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艳丽可爱。法拉诺之家的一位工作人员把她抱进屋里,从此,这里便成了她临时的家。

巴布拉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妈妈安吉丽娜因艾滋病晚期住进医院,爸爸正在监狱服刑。她自己则被艾滋病毒感染。人们都对艾滋病患者敬而远之,就连巴布拉这样的孩子都无人同情。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阿尔巴尼天主教管区开办了法拉诺之家。在这里工作的全部是修女。巴布拉是第一批被庇护的孩子之一。

那天,可忙坏了修女玛丽,她一直工作到很晚。大约晚上10点,她接到担任主管的朋友莫林·乔伊斯修女的电话:“你回家之前必须来看看巴布拉,这小姑娘太可爱了。”

看到正在熟睡的巴布拉,玛丽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小姑娘躺在床上睡得很安详,金棕色的头发,圆圆的脸蛋,红红的面颊,怎么也想不到她会是一个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她看上去简直就像一个完美无缺的小天使。

玛丽第一次加入女修道会时年仅17岁。当时,爸爸极力反对她做修女,他期望女儿遵循自然规律,结婚成家,生儿育女。然而,玛丽感到主在召唤她,她义无反顾地成了一名见习修女。获得学位之后,她开始在一所小学教学。但家庭和孩子对她的吸引力太大了。加入女修道会10年之后,她决定对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

27岁这年,玛丽毅然离开女修道会。她想遇到一个合适的男子,结婚成家并生儿育女。这时,她遇到迈克,一位同行老师。相恋近两年之后,迈克提出他们该考虑他们的婚事了。经过一番良心上的自我反省,玛丽决定重返她的宗教团体——女修道会。1979年末,玛丽又回到女修道会。她立誓要为慈善事业奉献一切,在玛丽的感召下,迈克也加入到慈善服务这一高尚的行列。在欢迎仪式上,她接受一枚银戒,这意味着她将献身于宗教事业。她从圣保罗大主教的信中为银戒找了一句铭文:“让爱成为你生活的根基。”

然而,1988年1月,玛丽过完40岁生日一个月之后,她又犹豫起来。她在修道会工作得很好,可她心里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情愫。

巴布拉到达的那天,玛丽刚巧也来到法拉诺之家吃晚饭,她常常到这儿来吃饭。巴布拉提出要借玛丽的手镯。小姑娘把手镯放在头上,看上去就像王冠。然后,她宣布:“我是王后,你是公主。我们住在城堡里,一条紫龙保护我们。”

第二天晚上,巴布拉让玛丽给她讲故事。讲着讲着,巴布拉突然说:“我太想我的妈妈了。”玛丽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我知道你妈妈也想你。”她说。当她们快要分别时,巴布拉问玛丽:“你能抓着我的手直到我睡着吗?”玛丽给巴布拉唱起摇篮曲,不一会儿,她就安详地睡着了。玛丽轻轻地松开巴布拉潮湿的小手。但小姑娘突然哭起来。“我害怕,”她说,“不要离开我。”那天夜里,玛丽没有回家,就这样握着小姑娘的手一直待了一夜。玛丽内心感到很平静,好像她找到了她应有的位置。

1988年3月19日,巴布拉的妈妈撒手人寰,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法拉诺之家的工作人员让玛丽把这一消息告诉巴布拉。

“你是说我妈妈死了,上天了?”巴布拉问道,“这是不是就是说我再也见不到我的妈妈了?“”是的,”玛丽说,“但她再也不受罪了,她的在天之灵会一直看着你。”

春天对巴布拉是黑暗而悲惨的。后来,她想出一个主意。她要给妈妈举办一个晚会让她看。她的客人都是喜欢她的玛丽的朋友。(www.chuimin.cn)

于是,巴布拉在她的房间里挂了许多气球,并准备了一个大大的蛋糕。她还用卡纸板做了一块墓碑,上面写着妈妈的名字。巴布拉向来宾娓娓讲述起她想象的妈妈所在的天国中的故事。来宾们听了孩子的故事都很感动,纷纷议论该给孩子找一个能扶养她的家庭。

后来,法拉诺之家为巴布拉找到一位身妇女。可该妇女抽烟抽得厉害,巴布拉很不习惯。而那位妇女也不欣赏小姑娘的幽默:巴布拉经常像她的迪斯尼人物戈飞玩具那样讲故事、唱歌。法拉诺之家发现她们两个在一起不合适。

“要是我不信教的话,”玛丽向莫林修女吐露,“我就把巴布拉扶养起来。”莫林告诉她,她可以把自己的这一想法向女修道会的主教说一说,这对她不会有什么损失。玛丽对莫林的直率感到惊奇。玛丽早就想做妈妈,巴布拉也需要一个妈妈。

然而,玛丽知道,修女什么都可以做,就是不能做妈妈。教规是不允许这样做的。玛丽这样做也违背她自己入会时立下的誓言。

但使玛丽惊奇的是,几天之后,女修道会主教给她回复:“修女可以做养母。”于是,1988年7月初,巴布拉来到玛丽家与她生活在一起。对于玛丽此举,朋友高兴,亲戚谨慎,外人好奇。玛丽对他们回答却是一样的:她爱我,我爱她。巴布拉无亲无家,我们相依为命。

作为一个有工作的母亲,白天玛丽需要有人关照巴布拉。玛丽领着巴布拉找到一家托儿中心,但中心主任说接收她不合适。此外,他说:“这里的孩子都在准备入学,患有那种病,她甚至连学都上不了。”玛丽克制着自己的怒气,抓起巴布拉的手走出托儿中心。

玛丽领着巴布拉一连走了3家日托中心,没有一家愿意接收可怜的巴布拉。最后,玛丽找到圣玛利托儿中心,她把巴布拉的情况仅告诉了中心主任和巴布拉的老师。小姑娘在那里非常高兴。圣诞节那天,中心排演圣母马利亚诞生剧,巴布拉在剧中扮演天使。她十分喜欢这个角色。她说她妈妈在天国的名字安吉丽娜听起来就像天使。巴布拉画了许多天使像。她说她梦见她能自由自在地飞翔。

1989年初,玛丽收到第一张母亲节贺卡。贺卡上是巴布拉画的画,并大大地写着:“妈妈,我爱你,巴布拉。”

第二年秋天,巴布拉开始上幼儿园。玛丽每天去接她,巴布拉一见到她,就喊着朝她跑来:“妈妈!妈妈来了!”每当听到这种喊声,玛丽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1990年9月,玛丽正式提出收养巴布拉。女修道会担心,收养意味着使一个修女永远成为妈妈。“我太爱这个孩子了,我们已不能分开。”玛丽说。同年10月23日,收养仪式举行。“我没有想到我会有这么高兴的时刻!”玛丽说。人们为巴布拉带来许多好吃的食物、鲜花和礼品

然而,巴布拉的病情在慢慢地发展。1991年末,当巴布拉7岁时,血液化验显示,她的T细胞数量明显下降。药物对她已不起作用,她已从艾滋病毒携带者发展到艾滋病患者。1992年巴布拉8岁生日那天,她问妈妈她们可否去迪斯尼乐园玩玩。就在这时,她们的朋友托尼进来,他提出开车送她们去迪斯尼乐园,算是他送给巴布拉的生日礼物

迪斯尼乐园阳光明媚,到处欢声笑语。托尼和玛丽轮流推着巴布拉坐的婴儿车。他们尽可能让巴布拉看够玩够,他们还不时让她与米老鼠照相留影。

不到一年,巴布拉就不能站立了。她的体重减少到不足12公斤,整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昏昏沉沉地睡觉。很快,她不再说话,需要吗啡来镇痛,呼吸要靠瓶装氧气。玛丽六神无主,无能为力。躺在女儿身边,抚摸着她的脸蛋,亲吻着她的头发,玛丽声音很低地对她说:“上帝爱你,天堂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天堂里的妈妈在等你。”1993年6月19日,巴布拉停止了呼吸。紧紧地抱着女儿的尸体,玛丽说:“你从一个爱你的地方走向另一个爱你的地方。”

巴布拉的葬礼在阿尔巴尼区大教堂举行。小姑娘5年前孤身一人来到这里。今天数百人在聆听霍华德·哈伯德教主对巴布拉的美好回忆。他说,在他的办公室里,他保留着一张她的照片。“巴布拉短暂的一生,的确是一个奇异的爱情故事。”霍华德主教说,“她的故事,是人类精神的胜利,是善良战胜疾病、痛苦甚至死亡的胜利。”与巴布拉一起埋葬的有她的第一套教服和她心爱的玩具熊。在她的墓碑上除了她的名字和生辰忌日,还专门刻了一只蝴蝶。巴布拉喜欢蝴蝶。她去世前的那个夏天,玛丽的一个朋友送给她一只棕褐色的蝴蝶茧。巴布拉把它放在一个坛子里,每天都要看看。茧慢慢变黑,巴布拉以为它死了,很是担心。她赶紧去叫妈妈。当她们回到家时,蝴蝶已经破茧而出,翅膀都快干了。当蝴蝶飞起时,母女俩手拉着手看着蝴蝶越飞越远,直到从她们的视线中消失。

巴布拉去世一年多之后,玛丽仍然感到很消沉。她不再祈祷,不再去教堂。为了从失去女儿的悲痛中走出来,她前往威斯敦一个小女修道院静修。在静修的最后一天,玛丽来到附近一座池塘。她看到两只黄色蝴蝶在水上追逐。玛丽闭上眼睛,想起巴布拉,想起没有死的那只棕褐色蝴蝶,想起巴布拉的飞行梦。她睁开眼睛,只见十几只蝴蝶在她身边飞来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