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从蛮荒到帝国:美国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从蛮荒到帝国:美国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摘要】:在这个时代里,爱国主义是文学的主旋律。对于他那时代的一切激进潮流,霍姆斯是持反对意见的,他还反对废奴主义者的主张。在文学家的作品里,涉及美国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的杂志也纷纷效仿,直接剽窃当代外国的评论性文章、论文和文艺批评。许多美国作家受当时社会的影响,转而向外国寻求题材和格律。戏剧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与此同时,国外的戏剧也大量涌入,形成百花齐放的态势。

在这个时代里,爱国主义文学的主旋律。从共和国时代到第二次对英战争,到如今美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美国作家认识到了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和号召力。

不少小说家都在作品中利用美国题材来宣扬新的自由权,最著名的莫过于库珀。在读了一本英国小说之后,受到启发的他在1820年写了一部纯属美国风格的爱国作品,随后一跃成为当时最著名的作家,国内外很多评论家都给了他很高的评价,巴尔扎克称之为自然的历史家。

当然,库珀的作品中也反映了这个时期保守的农业思想,这在西姆斯的作品中也能发现。对于正在保护耕种业的奴隶制,他认为可以避免工业主义的侵袭,是合情合理的,所以他的作品更加符合南部的读者。

工业已经很发达了,可在文学领域还很少有小说家敢于正视工业的作用。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表达了他对社会制度总的看法,划分为4个层次,分别是逍遥自在的富足、相当不错的舒适生活、往往容易漠视宗教的豪富地位和动辄陷于不道德行为的赤贫状态。对于他那时代的一切激进潮流,霍姆斯是持反对意见的,他还反对废奴主义者的主张。

华盛顿·欧文像霍姆斯一样,尽量不加入论坛上的激战。年轻的时候他自称拥护汉密尔顿将军的主张,晚年则力挺丹尼尔·韦伯斯特。他不同意“平民政治”的观念,不同情杰克逊队伍中的农民和工人。

纳撒尼尔·霍桑和库珀、霍姆斯以及欧文的政见恰恰相反。他出身贫困,同情杰克逊的民主党。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是非常真诚和民主的。对于贵族的话语和行为,他向来是不信任的。对于和他意见相左的党派和人士,他更是毫不吝啬笔墨,大肆讽刺挖苦。

比他更加激进和富有激情的,是惠特曼。他出身低微,和底层劳动者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他的作品,不但歌颂了美国,也歌颂了劳动阶级。在他看来,那个阶级奋发有为、富于战斗精神,自己就是他们的代言人。

戴维·亨利·索罗和惠特曼一样,都十分维护农工阶级。他的主要作品是《沃尔登》。索罗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对宗教信仰和各种政府行为也加以抵制。他的身上,似乎更加能体现美国人那种自由奔放的精神。(www.chuimin.cn)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虽然不是一个哲学家,但是他的见解常常入木三分。1841年,在波士顿发表的《论保守派》的讲演中,他指出,保守派和革新派的斗争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必然的,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有体现。各个政党之所以争论不休,主要还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各有功过。

对政治和社会现象,爱默生是抱着现实主义思想的,在神学问题上也是如此,自然和传统神学的观念格格不入。他并不认可正统的基督教传统,因此对新的科学、特别是进化论的意义及其对生活和文学的影响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文学家的作品里,涉及美国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宗教及人类命运、美国人日常生活等各种问题,都可以在他们的作品中找到体现。

在新英格兰,才能卓越的霍桑对生活方式和道德展开了深入研究。他是民主党人,对上流社会高尚人物、地位高和有名望的人的行为进入了剖析,并对新自由主义展开了研究,堪称反映日趋崩溃的社会制度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诗人埃米莉·迪金森隐居在阿默斯特镇,她的作品反映了清教解体过程的另一方面。美国人进行冒险活动的物质背景和若干地区的风俗习惯也在不少作品中得到体现。

除了美国本土作家繁荣的创作之外,英语的使用也让美国人对英国人的思想有了更加直接的感知。不少杰出的英国作品在美国受到追捧,加上当时没有版权保护,国外的小说、剧本、诗歌、历史和文艺评论等多种作品被美国出版商一并拿来,大肆出版。美国的杂志也纷纷效仿,直接剽窃当代外国的评论性文章、论文和文艺批评。直到1891年,随着美国对国际出版法的认可,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

许多美国作家受当时社会的影响,转而向外国寻求题材和格律。朗费罗宁愿选择惠特曼所唾弃的优美风格,遵循传统的行文典范。威廉·卡伦·布赖恩特的大部分诗篇也远离政坛和市场。

戏剧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在知识界,已经没有了清教徒的清规戒律。机械因素帮助戏剧园地实现扩大。得益于铁路的发展还有轮船航运的增长,巡回演出不再是困难的事情,这使得美国的戏剧得到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外的戏剧也大量涌入,形成百花齐放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