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从蛮荒到帝国:美国文明的兴起

从蛮荒到帝国:美国文明的兴起

【摘要】:在殖民开发初期,前往美洲的移民无论是商人、自耕农、劳工、手艺工人,还是牛津和剑桥大学毕业的学者,以及极少数为了重振家族的名门后裔,几乎全部是英国人。到18世纪,英国人在美洲人口的增长,不再依赖移民的增加,而是由于定居者的家庭繁衍。大多数胡格诺派教徒到达新世界后继续以商人的身份经营原来的行业,他们十分反感英国人在美洲市场上的竞争。

在殖民开发初期,前往美洲的移民无论是商人、自耕农、劳工、手艺工人,还是牛津和剑桥大学毕业的学者,以及极少数为了重振家族的名门后裔,几乎全部是英国人。到18世纪,英国人在美洲人口的增长,不再依赖移民的增加,而是由于定居者的家庭繁衍。充足的廉价土地鼓励人们早婚,妻子和儿女由原来的负担变成经济资产。出生在罗得岛的玛丽亚·哈泽德在100岁时,有子孙500余名,包括儿女、孙儿女、重孙儿女和重重孙儿女,在她去世时,还有205名子孙健在,而她的孙女早已经当了15年的祖母。家庭旺盛的生殖力,使各殖民地不久之后就由这些出生在美洲的几代人支配,他们不了解英国,却把当地视为故乡。发动独立战争的国家领导人也大多出生于最老的世系:亚当斯家族在1636年登陆马萨诸塞,第一位华盛顿在1656年来到弗吉尼亚海岸,富兰克林的始祖从1685年开始在本大陆上从事微贱劳动。

在人数上仅次于英格兰人的苏—爱人,是为了逃避大不列颠政府的统治而前来,他们的祖先在17世纪时从苏格兰迁移到爱尔兰北部。当他们在那里的工业和宗教同英国当局发生冲突后,感到在爱尔兰没有希望的他们前往梅州寻找避难所。苏—爱人的移民浪潮是整个村落的迁移,因而更加壮大。迟来一步的苏格兰人在沿海地区没有立足之地,因而不得不走向边远地区,艰难的生活条件和谋求生存的紧张斗争使他们同旧世界的维系更加脆弱,更谈不上效忠英王,因此,人数占殖民地人口约1/6的苏—爱人成为一股难以对付的力量。

德国人出现在美洲舞台上的时间也比较晚,直到威廉·佩恩在17世纪后期敞开了他的殖民地大门,德国人才大量移入,但他们大多也是被迫深入内地。在那里,德国人保持着自己的语言、报刊、宗教和学校,他们对伦敦没有敌意,但也没有理由支持英王去反对自己的邻居。到1776年,他们的数量已超过20万。

法国的胡格诺派教徒则是因为南特敕令的废止而失去信教自由,被路易十四赶离国土的。大多数胡格诺派教徒到达新世界后继续以商人的身份经营原来的行业,他们十分反感英国人在美洲市场上的竞争。胡格诺派教徒所受的教育和英国的传统方式存在本质区别,在推翻英国统治的运动中,他们提供了超出自身比例的政治领导。

此外,还有人数众多的纯粹的爱尔兰人,他们属于凯尔特人,信奉天主教,他们成千上万地来到美洲。虽然在自己选定的土地上没有受到热诚的接待,但当美洲升起反叛的旗帜时,他们踊跃参加了军队。除了这些,还有为了逃避经济和宗教迫害的犹太人,他们从许多不同的国家来到这里,和胡格诺派教徒一样经营商业

在此期间,移民也开始在各个殖民地之间进行转移,清教徒尚未在康涅狄格站稳脚跟,就携带全部家当转移到长岛,之后又迁至新泽西。一个名叫法纳伊尔的法国胡格诺派教徒,先到纽约碰运气,之后又在罗得岛发展业务,并派儿子彼得前往波士顿。第二代殖民的血脉中,常常流着两个或三个民族的血液,一个英国人的姓名中,可能包含着荷兰人、瑞典人或苏格兰长老会教徒的姓氏。虽然人口的交流活动并不很多,但这种迁移却潜移默化地将多种民族气质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通称为美国气质的新混合物。(www.chuimin.cn)

当移民在沿海一带巩固了立足点以后,他们便开始向四面八方推进他们的事业。由于机械化设施不多,他们便顺着大自然安排的道路前进。走在前面的是皮货商人和猎户,紧跟在后头的是那些怀着好奇心理和冒险精神的注重实利的人物,最后才是渴望得到土地的农民

在北面,清教徒垦荒者从波士顿向内地不断进逼,直到在马萨诸塞和康涅狄格的边缘设置前哨据点。在纽约殖民地,人们以新奥尔巴尼为中心,从这里散布出去的农场再次向周围的每个角落扩散。位于两个繁荣的商业殖民地之间的新泽西很快就被移民所住满,1681年建立了新不伦瑞克城,4年以后又开始建立特伦顿城。

在南部,向西的进军速度更加惊人。随着奴隶劳动力的采用,富饶的沿海平原很快被占据,小农开始涌进高地地区,之后又逐渐发展到兰岭地区和谢南多厄河流域的山岭障壁。1654年时,只有一位弗吉尼亚上校住在肯塔基地区。40年后,移民们和田纳西森林中的印第安人开始进行商业交流。

殖民地区向内陆的推进,使得自耕农在美洲农业经济中的优势地位逐渐加强。这样的环境也激发出了新的心理,这里的男人和女人在精神上与那些住在纽约和马里兰大庄园里、住在南部宽广种植园里、住在旧世界乡村里的人全然不同。他们的生活趋势和思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地人民和英国政府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变得更加脆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