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农村电子商务法律问题及解决实例

农村电子商务法律问题及解决实例

【摘要】:然而四年前村里苹果虽然丰收了,果农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27.锄头换键盘,网络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新法宝——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例(二)

大连地区瓦房店市东马屯村生产苹果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独特的山区气候为优质苹果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四年前村里苹果虽然丰收了,果农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每年开春总盼着有个好收成,可是一到了丰收年头,苹果却卖不出去。有着多年苹果营销经历的农民老孙说。就在2003年秋季,大连市农委市场信息处的工作人员来到东马屯,同时还带来了果农陌生的网络应用技术。“小小的鼠标轻轻点击一下,就能够瞬间了解世界各地的苹果市场信息?”果农老赵和村里其他人将信将疑。当工作人员把一条东马屯苹果销售信息发布到网络上后,不到半个小时,就有几十条询问和求购信息传了过来。“真神了!这下苹果可不愁卖不出去了!”果农们全都信服了。现在,东马屯早已组建了自己的果业公司,他们通过网络常年与国内外客户保持联系。也是通过网络,东马屯苹果不仅销往广东、上海等国内各大城市,还走出国门,在新加坡、俄罗斯等境外市场十分抢手,成了国内外的知名品牌。夹河镇兴隆堡村的养猪户老刘与东马屯村民有着相似的经历。几年前,他在邻家村民老高那购买了100头仔猪,听说老高信息灵通,在猪出栏前他和老高通了电话,征求信息与建议。从网上查到猪价信息后,老高让老刘拖上几天再卖,结果他的猪多等了10天,就多卖了近一千元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技术与信息,使地球变小了、市场变大了、技术变近了,轻而易举地为大连数十万农民敲开了致富的大门,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

由于境内没有较大的工业企业,瓦房店市驼山乡的农产品一直以“绿色环保”闻名遐迩。虽然这几年的销量一直不错,但从发展的角度看还是受到信息不畅的制约。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驼山绿色果品生产协会的统一组织下,乡上配备了十多台电脑,分10个信息点,按区域位置配备上网,并以专业人员辅导的形式使农民学会运用电脑。通过每天浏览各类涉农信息网站和组织网上展销会,并进行网上信息查询与跟踪,驼山农民做成了一笔笔漂亮的网上生意。2005年,驼山绿色果品生产协会看到中华果都网发布的济南客户需要500吨套袋红富士苹果的信息,当天就与客户商定收购标准、价格、交货方式,三天就做完了一笔大买卖。同时,菲律宾客商、新加坡客商通过网络查询,与驼山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www.chuimin.cn)

在减少农民经济损失等方面,网络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甜瓜种植户小李曾经种了5亩甜瓜,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瓜蔓长到4米多长可就是不见结果。在网上查找技术资料后,小李得知这种情况是由于偏施氮肥、田间湿度大造成的。通过整枝、打嫩梢,后期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一个半月后,小李家的甜瓜终于结出了果实,一下子就挣了两万多元。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来了切实的经济效益,使当地的农民亲身体验到了现代科技和农业信息化的益处,他们形象地说:“把锄头换成了键盘,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们农民增收的又一大新法宝。”